第537章 切换开始(1/1)
空旷的空间里还残留着淡淡的装修气味,但整齐排列的临时桌椅、墙上巨大的显示屏、角落里嗡嗡作响的服务器机柜,都昭示着这里已准备好迎接一场大战。
新建中的松山湖南方工厂D3大楼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为供应体系切换保障总指挥中心。
2017年12月1日,后勤保障组在这里举办项目开工会,围绕医、食、住、行四个要素,以及平时保障、应急应对、正式切换24小时保障三类典型场景,做了详细的保障部署。
从场地选定、临时布场、准备就绪到最终入驻,仅仅历时6天。
2017年12月9日,D3大楼一层临时布置的礼堂座无虚席,甚至走廊里都站满了人。
渡河ERP中国区切换总动员大会在这里举行。
没有鲜花,没有红毯,只有前方悬挂的鲜红横幅:“积小胜成大胜,众志成城,坚决夺取ERP作战胜利!”
罗俊涵站在台上,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沉稳而充满力量:
“同志们!两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天,我们齐聚西山湖,不是为了庆功,而是为了出征!
前面是华兴自研ERP必须渡过的天堑!
我们没有退路!退路就是死路!
唯有向前,唯有胜利!”
然后大家一起宣誓:
我们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我们深谋远虑,死磕细节,万事俱备方能雷厉风行;
我们稳扎稳打,坚韧不拔,供应铁军切换步步为赢;
积小胜成大胜,众志成城,坚决夺取ERP作战胜利。
三百个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庄严的宣誓词在空旷的毛坯空间里激荡回响,带着破釜沉舟的悲壮与必胜的信念,直冲尚未封顶的天花板。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也砸在西山湖冬日黄昏的暮色里。
12月11日,鹏城总部,集团IT战略会议室。
窗外是鹏城繁华的夜景,车流如织,霓虹闪烁。
室内却异常安静。
赵坤、罗俊涵、李峰、秦广妹和陈默一起坐在桌子左侧,右侧是左梦安和他的供应链天团。
这是中国区正式切换前的最后一次周例会。
议题已近尾声,所有风险预案反复推演,似乎已无懈可击。
陈默的目光缓缓扫过对面几个业务负责人,最终落在左梦安身上。
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会议最后,我提一个要求。”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却格外清晰。
“正式切换开始时,分管制造、采购、物流的三位供应链副总裁,”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以及左总和我本人,都不允许进入D3指挥中心现场。一步都不行。”
“什么?!”这句话把王振国的黑人问号脸都干出来了,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惊呼出声。
葛长汝和翟金鹏也满脸错愕。
左梦安眉头微蹙,看向陈默的眼神带着探询。
“陈总,这...”罗俊涵也懵了,下意识地想开口。
作为现场总指挥,他慌得一批,太需要高层坐镇带来的定心丸了。
陈默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惊疑的脸:
“我们去,除了给现场切换团队制造额外的心理压力,还能做什么?
技术问题我们插不上手,业务决策有预案在先。
这两周,项目组在D3做了三轮全真模拟演练,从数据迁移到故障回退,每个环节都像真实切换一样压测过。”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对团队的信任,“我们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了。现在需要的,不是我们在场边指手画脚,而是放手让他们去执行!左总,您说呢?”
左梦安深深地看着陈默,足足有几秒钟。
他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近乎冷酷的理智。
最终,他缓缓点头,嘴角勾起笑意:
“陈总说得对。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我们几个老家伙,就在后方,静候佳音吧。”
他转向罗俊涵和李峰,“俊涵,李峰,按你们的计划,放手去干!天塌下来,有我和你们陈总顶着!”
罗俊涵和李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和一种被彻底托付的沉重责任。
两人挺直脊背,齐声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2017年12月18日,夜。
西山湖,D3大楼。
这座临时改造的指挥中心此刻灯火通明,却异乎寻常地安静。
三百多名核心专家各就各位,没有人交谈,只有键盘敲击声汇成一片低沉而密集的沙沙声浪,如同暴雨前压抑的虫鸣。
巨大的主屏幕上,数据流如同星河般无声地奔涌、汇聚。
空气里弥漫着高度紧张的静电感,每一次呼吸都小心翼翼。
秦广妹坐在总控台前,后背挺得笔直,手心却一片冰凉湿热。
她看了一眼时间:23:58。最后两分钟。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指挥中心入口处,那里空空如也。
陈总和左总他们,真的没来。
一股孤军奋战的巨大压力,混合着被绝对信任的滚烫感,狠狠攫住了她的心脏。
“所有外围系统流量切断确认!”
“老ERP系统关账完成!”
“数据湖最后一次增量迁移启动!”
一道道指令通过内部通讯频道冷静下达,声音平稳,却绷紧如弦。
时间跳到12月19日的00:00:00。
“渡河ERP系统,中国区切换,正式启动!”罗俊涵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寂静的大厅,沉稳有力,如同发令枪响。
无形的发条瞬间拧紧到了极致。
屏幕上的数据流陡然加速,无数进度条开始同步向前艰难爬行。
负责各个模块的工程师们死死盯着自己眼前的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像钝刀子割肉。
廖乙林站在数据湖监控大屏前,双眼熬得通红。
他亲自坐镇最核心也是最脆弱的环节。
“增量校验批次C7,比对完成,100%一致!”耳机里传来报告。
“好!释放批次C8数据迁移!”廖乙林声音嘶哑。
提前构建的“ERP伴侣”发挥了巨大威力,几千个集成点的切换指令被批量执行,如同精密的齿轮组悄然咬合,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