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书生之计(1/1)

等书生坐下了之后,镇南侯看向他的断臂之处,问道:

“你的伤势不要紧吧?”

听闻此言,书生躬了下身子。

“已经无碍,谢王爷关心。”

镇南侯点了点头,随后对着还站着的众人摆了摆手。

“都先坐下。”

“是!”

众人应声,随后齐齐坐了下去。

等众人都坐下了之后,镇南侯看向书生问道:

“刚刚你应该都听到了,你以为如何?”

书生知道镇南侯问的是起兵造反一事,于是站了起来,开口道:

“禀侯爷,属下认为,不行!”

书生一出口就否定了刚才众人的提议。

见此,先前意见一致想要起兵的众人不禁都皱了下眉头,有人刚想开口,却被镇南侯给摆手拦下。

“说说你的看法,为什么不行?”镇南侯看着他问道。

“是。”

应声之后,书生开口道:

“现在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起兵一事,已经被潜入侯府的那人知道,说不定消息已经在去往帝京的路上了。”

“那又如何!太虚云城也有我们的人,我就不信他这么快,去往帝京必定要经过太虚云城,我现在就去传令,让人封锁西南几城,我看他怎么传去消息!”

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先前最先开口的武将便打断了他。

书生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

“你当雷钰不存在吗?封锁他的太虚云城,我看你是嫌命长了。”

“你!”

被怼了一句,武将有些气急。

“好了!”

镇南侯开了口,制止了武将还想要说的话,看向书生道:

“你继续。”

“是。”

书生应声,随后继续道:

“刚刚我说到,消息很可能已经在去往帝京的路上,所以皇帝知道这事也是迟早的事情,说不定明天就会调兵南下,欲成事,不能急。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缺少一个正当的理由,若是率先起兵,必定被会天下人打上反贼的罪名,所以我们不能主动起事。”

听到这里,众人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镇南侯眉头微皱,这就是他所担心的,他可不想被打上当发贼的罪名,他看向书生,再次问道:

“依先生之意,我们该如何?”

“等。”书生吐出一个字来。

“等?”

众人都有些疑惑。

“不错。”书生点了点头,随后又继续道:

“我们现在不缺兵不缺粮,并不惧帝京那边,只是缺少一个正当出兵的理由。

帝京那边很快就会知道,说不定很快就要出兵南下,但他们得知这事终归只是从潜入的那人的口中得知,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天下人也不会直接站到他们的那一边,所以我们不需要着急,到时候,我们可以打着陛下被妖言惑众,清君侧的旗号出兵,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水到渠成,大事,可成!”

等书生说完,众人的眼中都闪过钦佩之色,他们确实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主位上的镇南侯也是点了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些,但是他不能说,至少不能从他的口中说出来。

追随他的人提议起兵,他若是说不行,会打压自己的士气,所以他不能说,现在书生说出来了,正合他意。

想到这里,镇南侯开了口。

“既然如此,那便依先生之计,传我令,没有我的命令,各部不准擅自行动,解除封城,等帝京的消息。”

“是!”

众人恭敬应声,随即便各自散去。

......

玄境台。

此时,陆瑾川和杨淼正在杨淼的房间内。

“发生什么事了?”

杨淼看着陆瑾川问道。

“事情,我已经查出来了。”

陆瑾川淡淡开口。

听闻此言,杨淼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虽然也有过猜测,但没有想到竟然是真的。

“你将消息传回帝京了?”杨淼再次问道。

“没有。”

陆瑾川摇了摇头。

“我只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没有拿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杨淼点了点头,随后拿出了一块石头出来,在陆瑾川疑惑的目光下对着石头道:

“云梦泽玄境台掌境千户杨淼,有事禀报掌境使大人。”

说完之后,杨淼等待了一会,石头传来了声音。

“讲。”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陆瑾川听出了这道声音的主人,屠九幽。

“九叔,镇南侯有意谋反,戮邪都尉郁望舒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陆瑾川注意到了他对屠九幽的称呼。

“知道了。”

石头传出淡淡的声音,随后便归于平静。

杨淼收回了石头之后便皱着眉头思考,忽地感觉有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看过去,发现陆瑾川正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杨淼以为陆瑾川是奇怪那块石头,于是开口解释道:

“别想了,这块石头我也只有一块,比我给你的那块要强上几百倍,能无视距离通话,但一年只能用一次。”

听见杨淼的解释,陆瑾川点了点头,也没有去说自己是奇怪杨淼对于屠九幽的称呼。

......

帝京,玄境台。

高坐于阁楼之上的屠九幽站了起来,身形消失不见,等再次出现之时,已经是在皇宫文华殿的门口。

见到屠九幽出现,站在门口的两名小太监连忙行礼。

“见过屠大人。”

“嗯。”

屠九幽点了点头,随后就这样静静的等着。

小太监轻轻的敲了敲门,随即走了进去。

不一会,红袍老太监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小太监。

“屠大人。”

老太监朝着屠九幽行礼。

“高公公。”

屠九幽也朝着老太监行了一礼。

虽说他只是一个太监,但却不是普通的太监,是当今皇帝的贴身太监,对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对皇帝的态度。

伴君如伴虎,谨慎一些,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陛下在里面,请跟我来。”

“好。”

屠九幽点了点头,随即跟在老太监的身后走进了文华殿。

走进文华殿,来到屏风之后,老太监朝着坐在案桌后处理奏折的赵天明无声行了一礼之后便走出了文华殿,并将大门给关上,又遣散了其余的小太监,一人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