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磨盘认友(1/1)
罗艺,字廉庵,父亲名叫罗允刚,曾是北齐名将,因功被封为燕公,世袭爵位。
罗允刚早逝,罗艺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燕公之位,他武艺高强,善使一杆滚银枪。夫人秦氏是亲军护卫秦旭的女儿,夫妻二人成婚二十年,尚未生子,颇为忧心。
后来,罗艺夫妇得知秦旭父子被杨林围困,最终战死殉国,秦夫人悲痛欲绝。
不久,又听闻杨坚篡夺北周皇位,建立隋朝。
罗艺心中愤恨,决定起兵复仇,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河北冀州等地。
就在这时,探子来报:“隋朝派靠山王杨林,率五万大军前来迎战!“
罗艺毫不畏惧,立刻整军迎敌。
杨林的先锋大将是:四太保张开和七太保纪曾。
二人正率军前行,忽见前方罗艺的兵马挡住去路,张开拍马向前,见阵前大将面如满月,胡须浓密,英武不凡,知道此人必是罗艺,便挺起蛇矛,直刺罗艺心窝。
罗艺举枪相迎,战不数合,突然变招,左手抽出银花锏,猛地砸向张开后背!
“砰!“张开猝不及防,被一锏打得口吐鲜血,伏在马鞍上败逃。
纪曾见状大怒,挥舞大斧冲来,罗艺假装败退,纪曾紧追不舍。
罗艺看准时机,忽然勒马,故意让战马前蹄一软,纪曾以为得手,举斧劈下!
谁知罗艺早有准备,回身一枪,直刺纪曾咽喉!
“噗!“纪曾当场落马身亡。
这一招,正是罗家枪的绝技——“回马枪“!罗艺乘胜追击,连杀数里。
杨林大军赶到,听闻张开被锏打重伤,纪曾被一枪挑死,勃然大怒,立刻催动大军,在九龙山扎营。
次日,两军对阵,杨林亲自出马。
罗艺见杨林白面黄眉,三绺胡须,手持长枪,威风凛凛,便高声喝道:“杨林!你贪心不足,灭北齐、废周主,今日我必灭你隋朝,以报家国之仇!“
杨林却笑道:“罗将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如今隋朝顺应天时,一统北方,再灭南陈,四海臣服。将军虽有旧仇,但齐朝已亡,何必执着?不如归顺大隋,我可保你世袭燕公,永镇燕山,如何?“
罗艺沉思片刻,道:“要我降隋,须答应我三件事!“
杨林问:“哪三件?“
罗艺道:“我虽降隋,但麾下兵马仍归我统领,永镇燕山,不受朝廷调遣;我只听调遣,不进京朝见皇帝;凡我管辖之地,生杀大权由我自行决断。”
杨林大笑:“这三件事容易,我全答应!“
于是,下令退兵十里,罗艺见杨林守信,也退兵十里。
杨林又道:“将军,若不信,我可随你回燕山府,亲自上奏皇帝,待圣旨下达后再回朝。“
罗艺大喜,便与杨林并马同行,回到燕山府,设宴款待。
杨林立刻写奏章,派使者送往长安,隋文帝见奏,当即派大臣带着圣旨前往燕山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公罗艺,刚勇廉明,可镇守冀北。今加封为靖边侯,统领本部兵马,永守燕山,听调不听宣,生杀自专,世袭爵位,钦此!“
罗艺接过圣旨,大摆宴席,厚待杨林,又赠杨林金银绸缎。
次日,亲自送杨林出城十里,方才返回。
——————
秦琼三个人,一路往下行走,随随便便地走着,一路上秦琼说了些个拳脚武艺的事,三人说得很是投机。
进了河北地界,正顺着大道由南往北走,秦琼三人正在树林中歇息,忽然看见一个年轻人在树上系绳子要上吊。
秦琼急忙上前救人,那年轻人被救下后,坐在地上痛哭流涕。
秦琼问道:“这位兄弟,有什么难处,值得寻短见?“
年轻人擦了擦眼泪,说道:“在下复姓上官,单名一个狄字,是山东登州靠山王杨林府上的管事。前些日子,有人送了我家王爷十颗稀世珍珠,王爷想把这宝贝献给越王杨素,便派我独自进京送礼。“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可如今这世道,山贼横行,我一个人哪敢带着这样的宝贝走远路?我跟王爷说,能不能派兵护送,可王爷说,这点小事不值得兴师动众,让我乔装成普通人,悄悄上路,免得引人注意。“
上官狄越说越委屈:“我本想推辞,可王爷的脾气,说一不二,谁敢违抗?没办法,我只好把珍珠装进锦囊,围在腰间,独自出发。谁知走到西边那座山时,突然冲出一伙山贼,把我拦住。我说我只是过路的,求他们放行,可他们不信,硬把我拽下马,搜走了锦囊,随后一哄而散。“
他绝望地摇头:“丢了王爷的宝贝,我回去怎么交代?横竖都是死路一条,不如自己了断算了!这位恩公,您虽然好心救我,可要是找不回珍珠,我还是活不成啊!“
秦琼听完,沉思片刻,问道:“如果....我能帮你找回珍珠,你还寻死吗?“
上官狄苦笑:“您说笑了,珍珠都被山贼抢走了,怎么可能找回来?“
秦琼转头对金甲、童环说:“二位贤弟,你们看着他,别让他再做傻事,我去去就回。“
上官狄一愣:“恩公,您要去哪儿?“
秦琼指了指西边的山:“珍珠不是在那儿丢的吗?我去会会那帮山贼。“
上官狄大惊:“那山上都是亡命之徒,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
秦琼笑道:“无妨,我自有办法。“说完,大步走出树林,直奔那座山而去。
走近山脚,秦琼抬头一看,只见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茂密,地势险恶。
他刚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嗖“的一声,一支响箭从山上射下来,落在他脚前。
原来,绿林好汉占山为王,都会在山上设暗哨,若有行人经过,便射下一支响箭作为警告。
如果是懂规矩的人,就会捡起箭,箭头朝上,向山上喊话,表明身份或来意。
若是不懂规矩的,山上的人就会直接冲下来劫掠。
秦琼虽不是绿林中人,但在山东时经常和江湖人士打交道,自然明白这些规矩。他弯腰捡起响箭,箭头朝上,朗声说道:“山上的弟兄们,辛苦了!在下姓秦名琼,字叔宝,从山西而来,前往北平,路过贵宝地,特来拜见寨主!“
秦琼站在山脚下,不一会儿,就见山石缝隙里钻出不少喽啰兵,探出半个身子喊道:“秦二爷来啦!您稍等,我们这就去通报!“说完,几个喽啰缩回身子往山上跑。
没过多久,就听山上“咣、咣、咣“一阵锣响,百十个精壮喽啰排着队走下山来。
紧接着,两匹骏马冲下山坡,马背上坐着两条大汉。
秦琼定睛一看,这二人身高近丈,膀大腰圆,头扎武士巾,身穿箭袖衣,腰系鸾带,外罩英雄氅,威风凛凛。
一个黑脸,一个紫黑脸,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声如洪钟:“对面来的,可是秦二哥?“
秦琼连忙抱拳:“正是在下秦琼,不知二位好汉...“
那黑脸大汉抢步上前:“小弟屈突星!“紫黑脸大汉也拱手:“小弟屈突盖!给二哥见礼了!“两人说着就要下拜。
秦琼赶紧搀住:“二位寨主,使不得,秦琼受不起啊!“
屈突星回头对喽啰们喊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秦二爷行礼!“
众喽啰齐声高喊:“拜见秦二爷!“
秦琼连连还礼:“不敢当,不敢当!“
屈突星热情地说:“二哥,我们总瓢把子,早就传信说您要来河北,特意嘱咐我们要好好招待。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二哥上山一叙!来人啊,备马!“
喽啰牵来一匹骏马,屈突兄弟陪着秦琼来到山寨大厅。
刚坐定,屈突星就吩咐:“快摆酒席,给二哥接风!“
不一会儿,酒菜上桌,香气扑鼻,秦琼被让到上座,三人举杯畅饮。
酒过三巡,秦琼感激地说:“先前在二贤庄时,承蒙二位兄弟关照,秦琼在此谢过了。“
屈突星大手一挥:“二哥这话就见外了!您和我们总瓢把子是什么交情,跟我们就是什么交情,何必客气!“
秦琼笑道:“既然二位兄弟这么看得起我,那愚兄就不客套了。“
屈突盖关切地问:“二哥,听说您摊上人命官司了?到底怎么回事?“
秦琼叹了口气,把误伤人命、单雄信托李密求情、最后被判发配北平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屈突星追问:“那现在押解您的两个差人在哪儿?“
“我让他们先到前面镇上等着了。“秦琼解释道,“看见这座山,我特意来拜会各位好汉。对了,还没请教这山叫什么名字?“
屈突星答道:“多谢二哥挂念。这座山归北路的王君可大哥管辖,名叫磨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