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断层式领先(1/1)

方知砚自然也知道庞秀芬的担心。

但正如庞秀芬所说,方建业和方建军早就分家了。

自家母亲所受的欺负,本质上来源于那个没用的爹,好吃懒做的哥哥姐姐以及狠心的奶奶。

至于庞秀芬,两人并没有什么恩怨。

庞秀芬的父亲庞麦,跟方知砚更是接触不多了。

在方知砚看来,也就是个普通病人罢了。

因此他并未多说什么,只是看向那呼吸科主治。

“你继续说,然后呢?”

“诊断结果是左侧气胸加脓胸。”

郭子仪迅速开口,同时诧异地扫了一眼方知砚跟庞秀芬。

没想到两人竟然认识,难怪一上来就点名要方知砚看。

“后来我们做胸腔闭式引流,闭式引流针沿着左侧第二肋间扎入病人体内时,喷出了大量的淡黄色液体。”

“所以我猜测,病人有可能是食管气管瘘。”

“而且病人全身情况很糟糕,普通手术行不通,只能采用微创介入。”

“微创介入,整个江安市你的技术是最好的,只能来中医院找你了。”

听到这话,方知砚眉头一皱。

病人情况确实比较麻烦。

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得先解除病人的症状。

他略微思索,便开口道,“准备手术,先解除气胸的状况。”

“好。”急诊的人点头应了下来,迅速准备。

方建业和庞秀芬两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抓着方知砚的手。

“知砚呐,你可一定要帮帮忙啊。”

“放心吧,我知道,在我的眼中,所有病人一视同仁,我会好好救治的。”

说着,他匆匆转身进入了手术室。

消毒,铺巾,麻醉,进针,送导丝。

方知砚手中的中心静脉单腔导管足足有二十厘米长。

可前前后后,他只花费了三十几秒的功夫,就将整个导管完全送入了病人的体内。

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郭子仪是有些懵逼的。

不是?

见鬼了,这么快?

这还是人该有的速度吗?

这也太离谱了吧?

他扭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麻醉师,想要感慨一声。

方医生的速度好快,角度好精准啊!

可那麻醉师看都没看他一眼。

郭子仪又扭头,想要跟旁边的护士交流几句。

可护士对此也是习以为常的模样。

不是?

郭子仪蒙了。

天知道此刻他想要跟别人感慨发泄一下心中震撼的想法有多么的浓厚。

可这些麻醉师,护士,就好像早就见惯了这场面一样,一点都不惊讶。

拜托!

三十几秒,二十厘米的导管,全送进去了啊。

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怎么感觉好像就我一个土包子呢?

郭子仪有些泄气地转头,重新看着方知砚的动作。

这种落后,土包子的感觉,只有自己曾经送病人转院去省城的时候才有过。

可现在在中医院也能感受到了。

好哇,真好!

与此同时,方知砚重新完成了胸腔闭式引流。

这一次,并没有淡黄色的液体喷出来。

难度仿佛降低了一些。

可,方知砚面沉如水。

他的表情,更加凝重了。

因为引流瓶内,没有气体出来。

这是什么情况?

等等!

难道是肺不张?

郭子仪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病人情况这么凶险吗?

他神情凝重的盯着方知砚,希望方知砚能够找出原因。

要知道,病人出现气胸的情况,那就代表他的胸腔压力很大。

肺被压缩得很扁,所以病人呼吸困难。

胸腔闭式引流,就是让胸腔减压,肺能够恢复,扩张,变成原先的样子。

可现在胸腔减压了,肺却没有扩张。

那就是肺不张的状态。

先前也说过,病人可能有食管瘘。

那就代表着郭子仪之前救治可能刺穿了胃和胸腔膜。

不对,不对,不是这个思路。

方知砚摇了摇头,重新换了一个角度。

肺压缩得很厉害,胸腔积气不多,那就证明肺不张是后期并发症。

是什么导致的肺不张?

堵塞?

还是,无创通气的禁忌症?

等等!

方知砚瞬间反应过来,他再度查看了一下病人的病历,紧接着表情一下子难看了。

“病人糖尿病高渗昏迷,你给他通气?”

他压制着心里的怒火,十分愤怒。

郭子仪一脸懵逼。

“咋可能,病人没有昏迷!”

“没有昏迷?”方知砚冷笑了一声。

郭子仪说再多,那也没有用。

事实就这样发生了。

病人糖尿病高渗昏迷,然后人民医院那边判断失误,给他进行无创通气。

从而引起气胸,肺不张。

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郭子仪脸色惨白一片,说不出话来。

尽管他有心辩解,可现在的事实就是方知砚所说的情况,想狡辩也没用。

有了思路,治疗就没那么麻烦。

方知砚吩咐提高病人的呼吸末正压,逐步增加至能改善氧合且患者耐受的水平。

利用正压撑开塌陷肺泡。

同时调整吸气压力,保证足够的潮气量,避免通气不足导致肺泡萎陷。

接着增加病人吸气时间,促进气体进入萎陷区域。

这只是一部分操作。

加下来还要加强气道湿化,避免痰液粘稠阻塞气道,若存在明显痰液潴留,还得进行吸痰。

同样的,还得快速补液,先盐后糖,逐步纠正高渗状态。

胰岛素,抗生素,都得使用上。

随着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病人的情况逐步稳定。

方知砚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开口道,“一会儿做个喉镜,还有胸部ct。”

郭子仪怔怔地看了一眼方知砚,没想到,中医院的医术现在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几乎是断层式领先了。

若是这样,以后哪儿还有人民医院的活路?

但紧接着,他又反应过来。

根本不是中医院的医术顶尖,而是方知砚自身的医术顶尖!

这种怪胎,到底是什么人教出来的?怎么就出现在中医院了呢?

想到这里,郭子仪又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杜宇。

奶奶的,纯废物一个。

这么优秀的医生,你是瞎了眼,愣是不招聘啊。

方知砚有这能力,你但凡面试的时候多问几个难点的问题,别去考虑什么狗屁的学历,也能察觉到他的优秀啊。

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病人情况稳定,现在就等待检查,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可如果真的是食管瘘的话,那就真的麻烦了。

这后续的手术,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啊。

抢救室外,方建业和庞秀芬两人急匆匆赶过来。

同样出现的,还有庞秀芬的三个哥哥。

那人高马大的样子,衬托的方建业好似一个小鸡崽儿。

尤其是脸上的淤青,显然刚才挨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