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动摇洛禅(1/1)
洛禅盯着那块令牌,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上虞城的重任,可现实却如此残酷,以现有的兵力去对抗荆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又怎肯轻易背叛自己的国家和家族呢?一时间,他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之中。
洛禅背过身去,背着手在厅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
良久,他才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李扶风问道:“你所言可是当真?荆武公真的会既往不咎?”
李扶风郑重地点点头:“自然是真的。我家君上求贤若渴,爱惜人才,只要大人愿意归降,过往一切皆可一笔勾销。”
洛禅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和远处隐约可见的荆军大营,喃喃自语道:“如今这上虞城宛如囚笼一般,困住了你我众人。
城外荆军虎视眈眈,城内人心涣散,这仗还没打,胜负便已分晓啊。”说罢,他长叹一声。
李扶风趁热打铁:“大人明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势所趋,顺应潮流才是明智之举。
若继续顽抗下去,不仅大人性命难保,这满城的百姓也将遭受战火涂炭。大人忍心看到这般惨状吗?”
洛禅身体一震,他当然不忍心看到无辜百姓因自己的固执而丧命。
可是,他又担心这是对方的诡计,万一投降后遭到清算怎么办?想到这里,他看向李扶风的目光中充满了怀疑:“我凭什么相信你?”
李扶风似乎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从容答道:“大人可将我扣押在此,派人前往荆军营中核实我的身份及荆武公的承诺。若有任何虚假,任凭大人处置。”
洛禅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于是吩咐手下将李扶风暂时软禁起来,自己则派心腹秘密前往荆军营地探查情况。
与此同时,上虞城内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朝臣们纷纷暗中安排后事,有的将家财转移隐匿,有的则开始撰写遗书。
那些官宦之家更是后悔当初没有跟着御史大夫光礼逃走,如今眼见大势已去,便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子嗣交给普通百姓抚养,希望能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民间也流传着各种谣言,有人说荆军破城之后会屠城三日,也有人说只要主动投降就能保全性命。
这些传言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开来,搅得人心惶惶不安。
一些激进的民众甚至聚集在一起,要求官府开门投降,以免招致更大的灾难。
洛禅接到报告后,感到头痛不已。
他知道,这种舆论一旦失控,将会对守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于是,他下令加强巡逻管控,严禁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并张贴告示安抚民心:“诸位乡亲莫要轻信谣言,本官定当竭尽全力守城护民,绝不让贼寇踏入半步!”
然而,这样的承诺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几天后,派往荆军营地的心腹回来了。
他向洛禅详细汇报了探查情况:“启禀大人,经属下多方打听证实,那李扶风确实是荆国青衣卫副指挥使,而且荆武公确有招降之意,承诺给予归降者优厚待遇。”
洛禅听后沉默良久,心中的天平开始慢慢倾斜。
就在这时,李扶风被带到跟前。
经过这几日的关押,他依然神色自如,没有丝毫慌乱。洛禅看着他问道:“你可知道我这些日子都在调查你?”
李扶风坦然一笑:“在下知晓,若非如此,大人也不会放心。”接着,他又补充道:“如今大人既已知晓真相,不知意下如何?”
洛禅沉吟片刻后说道:“我有三个条件。
其一,必须保证城中百姓的安全;
其二,我的族人也要得到妥善安置;
其三,我要亲自见到荆武公,当面听他的承诺。”
李扶风略作思考后回答道:“前两个条件我可以代我家主人答应,至于第三个条件嘛……”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待大人决定归降之时,自然会安排您与荆武公相见。”
回到书房后,洛禅独自坐在那里发呆。
桌上放着一份已经写好的降书草稿,但他迟迟没有落笔签字。
一边是家族的命运、城中百姓的生命以及自己的前途。
另一边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大义的坚守。
这两者之间的冲突让他痛苦不堪。
突然门被推开了,儿子洛轩走了进来。
看到父亲愁容满面的样子,他关切地问:“爹,您这是怎么了?”
洛禅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心中一阵酸楚。
他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洛轩,并问道:“轩儿,你说为父该如何是好?”
洛轩坚定地说:“爹,我觉得我们应该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果我们硬撑下去,只会让更多的人白白牺牲。
而且,我们还可以借此机会保存实力,日后或许有机会东山再起。”
洛禅没想到儿子会有这样的见解,心中有些惊讶。他抚摸着儿子的头说:“你还小,不懂的事很多。”
但实际上,儿子的话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洛禅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把李扶风请到书房,郑重地说:“我答应你的条件,但我需要在三日内看到荆武公亲自来到城下与我谈判。”
李扶风大喜过望:“大人放心,我这就回去禀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
洛禅登上城墙俯瞰四周局势时发现对面荆军阵营有了动静——一队人马正缓缓驶向城门方向而来中间那辆华丽的马车格外引人注目车上坐着的人正是荆武公张邺!
张邺来到城下高声喊道:“洛将军别来无恙否?今日孤亲自前来与你共商大事。”
洛禅站在城墙上回应道:“承蒙荆武公关怀备至!既如此请荆武公稍候片刻容我商议之后再做答复。”
说完他便下了城墙回到府中与其他几位核心幕僚紧急磋商去了。
半个时辰后洛禅再次出现在城墙上对着下面的张邺拱手行礼道:“荆武公恕罪方才多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张邺笑道:“无妨无妨!不知洛将军考虑得如何了?”
洛禅深吸一口气说道:“在下愿献出此城但有几个条件还需请殿下恩准。”
张邺点头示意他说下去。于是洛禅提出了自己的条件:“第一保障城中所有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伤害一人;
第二妥善安置我的族人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待遇;
第三允许我部将士保留原有编制接受整编训练。”
张邺听后沉思片刻随即爽快答应下来:“好!孤答应你的全部条件。”
随后双方就具体的交接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共识。
最后约定以狼烟为号届时打开城门迎接荆军入城。
回到府中的洛禅立刻忙碌起来一方面安排人员准备放狼烟的信号装置另一方面召集全体将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确保开城过程顺利进行。
尽管有些将领对此表示不解甚至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服从了命令毕竟大势已去再做无谓抵抗只会徒增伤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