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赶往。(2/1)

李秀兰护着不让卢双河多说。

卢友平出来后,催着他快吃饭,“一会儿和妈妈一起去给你姐买东西。”

顺便告诉他,卢双河已经联系好,他们明天搭飞机过去。

卢友平一蹦三尺高,眼睛睁得倍儿圆。

飞机!

他还没做过呢!

简直太棒了!

卢双河见他如此情态,警告他,“你小子把嘴闭紧,不许出去瞎说,听到没有。”

“知道知道,我又不傻。”

小瞧他呢,什么事情可以说,什么事情不可以,他分得清楚。

李秀兰打圆场,“好了,好了,你吃了饭赶紧去上班,友平快吃,咱们去外面转转。”

卢友平不喜欢和家里的女士逛街,太无聊。

不过,他在家也没人可以玩,朋友都去上学了。

转转也好,有啥看上的,也能央着老妈给他买。

想的挺美。

李秀兰会给他买才怪。

她手里的钱,这会儿全部为谢昭昭服务。

卢双河走之前交代李秀兰多取些钱带着。

趁卢友平吃饭,她去和邻居换了些各种票据。

然后带着他杀向商场。

........

一天下来,卢友平已经麻木。

李秀兰以前买东西真的收敛了。

今天看到什么贵买什么,丝毫不顾及价格。

和以前大相径庭。

李秀兰说出回家那一刻,卢友平好似听到天籁之音。

终于可以回家了。

再买下去,家里很长一段时间要吃糠咽菜了。

卢双河特意早回来,交给李秀兰一把票。

李秀兰接过翻了翻,都是稀有票种,比她今早换的齐全。

“哪来的?”

“和别人换的,不知道她缺什么,你带着过去,少什么看着准备。”

卢双河做到这些,李秀兰知足了。

卢友平暗自思索,看来他要重新评估家里的实力。

心到嘴到,“妈,我想要......”

“闭嘴,你不想。”

李秀兰没让他说完,拿着票据回屋放进包里。

“爸~”你看我妈。

卢双河耸耸肩,“家里的钱都在你妈那,这个给你买糖吃。”

他从兜里摸出一块钱,塞给卢友平。

卢友平目瞪口呆,大首长也好意思拿一块钱打发人。

家里孩子,只穷养他一个。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卢友平要。

卢双河不放心,追上李秀兰和她商量让警卫员小马跟着过去。

小马以前是汽车兵,下了飞机,不需要别人帮忙,自己可以开车送他们过去。

“秀兰你考虑一下,带上小马方便很多,你们在那里人生地不熟,出行也不方便。”

“我和那边商量好,借他们车开几天,有什么需要买的,让小马带你们去。”

李秀兰考虑一下,同意了。

有了小马,她就可以减少和谢家打交道的机会。

转眼又天亮。

一大早,卢双河把母子二人和小马送上飞机。

到了青市已经临近中午,接他们的人已经等在机场。

下了飞机,来人将他们送到县城,车交给小马后,告辞离开。

这才发现,三人谁也不知道剩下的路应该怎么走?

只能求助地方上的同志。

李秀兰让小马去找武装部的同志打听打听。

小县城十年如一日没什么变化。

看到这里,李秀兰对李谢大队的情形尽量向下估计。

见到小马回来,她问:“打听清楚了?”

小马挠头,“已经问清楚。”

“没多说什么吧?”

李秀兰不想暴露身份,也不想让人知道。

武装部有人知道他们过来,于情于理都要客套一番。

“没,我假装探亲的老乡向门口的大爷打听的。他讲的很清楚。”

虽然路弯弯绕绕,可小马以前练的就是开车认路。

多复杂的路况都能走。

去李谢大队,小意思。

卢友平苦着脸。

他又累又饿,快要坚持不下去,“妈,可以吃了饭再走吗?”

赶路开始,他就吃了个烧饼,早就消化下去了。

李秀兰急着赶路,忘了吃饭这回事。

尴尬一笑,“小马,不着急走,在先去国营饭店次吃饭。”

“好,李姐。”

小马答应后,发动车子沿街找饭店。

另一边,李谢大队。

谢老太近几年准备了不少棉花和布票。

结婚没铺盖不像样子。

她去城里扯布,回来叫上老大和老三家一起做被子。

马大宝跪坐在炕上,看了一眼坐在下面嗑瓜子的刘翠,心里不平衡.

谢老太不让她帮忙。

“娘。不然让他小婶一起做吧!”

谢老太穿针引线,头也没抬,“不用她。”

马大宝无奈,暗自寻思刘翠怎么得罪老太太了?

她不放弃,“她怎么不行?儿女双全。”

“她和娘家不和。”谢老太说出不用刘翠的理由。

寓意不好,万一谢昭昭以后不亲娘家怎么办?

刘翠吐掉嘴里的瓜子,“三嫂,你别劝娘了,我可不敢干,万一以后有啥事赖我身上,我说不清。”

谢老太气急,“快闭上你的嘴,别说不吉利的话。”

“成成,你们继续。我不说。”刘翠听话。

嗑瓜子多好。

给谢昭昭干活,江淮买的瓜子糖块被端出来。

马大宝这活干的,既得意又心酸。

得意自己是有福之人。

心酸刘翠啥活不干,吃的喝的比谁都多。

多大人了?

这么一会儿 没见她嘴闲着,咯蹦咯蹦嚼了好几块糖。

眼不见心不烦。

索性不看她。

她转向孙银花,神奇的平衡了。

“大嫂,你没事吧?”

孙银花看开了,谢老太说得对,她说了不算。

为了以后,没必要把关系弄得更僵。

“我没事。”没事也不想多提那些事。

她问谢老太,“娘,你打算做几床铺盖?”

此话一出,另外两人同样竖起耳朵等待她的回答。

谢老太眼神一闪,“两床被子,两床褥子。两铺两盖。”

刘翠惊讶的张大嘴巴,喃喃道:“这,这太多了吧!”

放下手里的瓜子,刘翠一副要和老太太好好理论理论的样子。

两铺两盖得用多少棉花,需要多少布票.....

“我结婚这么久,我们家总共还没这些。当年你对大树,一床被子就给打发了。”

“现在到孙女这里,你怎么能这样?何着儿子不如孙女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