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东庆四君子,很不安!(1/1)
“那我也献丑了!”
榜眼童元亮提笔写下了一副以‘兰之春’为题的诗,这是他所做的准备里,他自认为写的最好,且与沈状元的诗比较相乘的。
探花孔宗新看到他的题,也写下了自己的诗名,为‘赞竹’。
三人先后写完,进士们都大声呼:好!
兰之春、赞竹这两首诗虽然写的不如咏梅让人震惊,但也算是上好佳作!
马上就让人想到了花之四君子:梅、兰、竹、菊。
众人看向二甲第一名。
这位再来个菊,那四君子就齐了!
这位进士苦笑,拱手向着周围道:“在下不才,写的是以荷为题的,各位兄台请自便。”
他也想拿出一首有菊的诗来,若是能与一甲的这三位着凑成四君子之诗。
不用想也知道,至少接下来的三年,他的名字都能和状元、榜眼、探花齐名。
但他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也写不出上好的菊字诗。
他索性就用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诗里是关于荷花的诗。
虽然与一甲的这三位的诗,自己的诗比较起来就略有些平平淡淡而已。
其他进士也拱拱手回礼,有很多也是苦笑又失落的。
因为他们也没有准备关于菊的。
虽然其他的诗也有可能会不错,但有沈状元他们的诗在那里摆着,题意也是最好的,他们的诗是很难出头的了……
恩荣宴后就到了封官任用的阶段。
东庆国的官员是非翰林不入内阁。
也因此,新进士只要是有点想法的,那都是磕破脑袋往翰林院里挤的。
一甲三名进士,已经授予翰林院的清要之职。
状元沈书凡,已经授翰林院修撰之职,为从六品。
榜眼童元亮,已经授翰林院编修之职,为正七品。
探花孔宗新,已经授翰林院编修之职,为正七品。
其他进士本着自己的能耐也有部分进了翰林院的,任职不同,大都在从七品或者之下。
但他们也比进不了翰林院的人好了不少了。
新科进士没有进翰林院的门路,好点的那只能等外派为官,或者成为京城众多侯官之一。
如果他们要是被现在外派,那以后也进不了翰林院,更确切的说是,外派的官员以后也就几乎再无可能进入内阁了。
但只要是能外派的,也比一直等着强。
这次外派的官员比较多,听说很多人都在各府台衙门的大人那里走动了。
就是为了能寻个一官半职的机会……
若是能在恩荣宴的诗比较有名,对于众人的任官也有益。
但这个东风,他们能乘上的可能性很小……
一个时辰后。
恩荣宴上所有进士们写的诗都誊写了一份送进了御书房。
东庆帝看着这些诗,连连点头。
“不错,言之有物。”
当然了,也仅仅是不错。
在看过一甲的三人的诗作之后,其他人还能被他们的这位陛下赞个不错就是很高的评价了。
“大伴,这些人里面就没有一个写菊的吗?”
大太监赶紧过来打开了所有诗的目录,并道:“回陛下,新科进士里面确没有写菊字诗的。”
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不出与这三首类似的感觉。
与其生编硬套,还不如写他们擅长的或者早就准备好的。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三首诗肯定是要被人放在一起的,到时候他们写的那么差的诗,若是也放到了一起,硬拼成了四君子之诗,那岂不是要给这三首作配?
所以,结果就是,其他进士们都选了其他的花为题作诗,独独没有写菊的。
第二天的朝会上,东庆帝给所有的大臣们下了任务:“让你们各府的小辈试着都写一首诗,以‘菊’为题,写的好的有赏!”
“……”
陛下说是试着写,但各部官员没有一个不写的。
皇帝陛下让你写诗是看得起你,你不写那就是不遵陛下旨意。
口谕也是旨!
知道恩荣宴的进士们写诗的花里没有菊的礼部尚书:……所以他随意的扯了一个主题扔给那些进士玩的,陛下这是又扔回来给他了?!
这一天下朝回来的各位朝臣的府里,所有的门客、夫子都是最忙的。
纷纷忙着作诗呢!
写完就马上差人送去了皇宫,由专门的小太监在那里等着。
据说,最终丞相府的嫡子略高一筹,他写的菊之韵被陛下点名挺好,并归到了一甲三位进士的诗里,并称为:东庆四君子。
谢丞相心里发苦,他是真不希望自己的嫡子被陛下看重。
在送诗的时候,他还特意打乱了顺序,把谢陆明的诗放到了中间的位置,可还是让陛下给找出来了。
难道这就是命?!
“孩儿谢过父亲点拨。”谢陆明特意过来道谢,并说明了他过几天的打算:“儿子的拜把兄弟来京城一段时日了,一直没有见上面,过几日打算请他吃顿酒,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恩,小事而而,不必事事说出来。”
“谢过父亲,那儿子就去账房那里支银子了。”谢陆明行过礼就转身走了。
谢丞相的脸色儿却是非常不好看。
他没点拨,一点也没有。
他家老大谢恩德的诗是从门客里面选的最好一首,而谢陆明这个二儿子的是他自己独自完成的,甚至在直到差人送进宫之前,他连一个字儿都没看过也没帮着改。
可这小子故意跑来,道谢是假,要银子才是真。
而且府里的银子还是借了陛下的,眼看着即入夏,该换夏衣了,老大以及其他出长个子呗每日吃药调理身体,都需要花费大把的银子。
他这丞相府里的银子已经是极其紧张。
但他却不能拦着谢陆明,才刚刚被陛下点为东庆四君子,他若是敢拦,陛下那小心眼儿难说又会想什么!
银子啊,好缺!
他其实是与谢二相中了一个姑娘,那家里给的陪嫁是五万两银子,但只因是商户,他才说了一个开头,谢二就当场把桌子给他掀了!
还说府里大少爷是谢恩德,有好的亲事也该是他的。
那可是他的亲嫡子,怎么能娶一个商户女?
但眼下整个丞相府都得用得着他,只要他再培养出一个嫡子来……
谢陆明这个二儿子,离他越来越远,心思他也越发看不懂。
就比如这首诗,他明明找了府里的所有的人替自己的大儿子做了,与谢陆明的诗是一同送去皇宫的。
但皇上一眼就相中了谢陆明的,这让谢丞相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