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培养帅才(1/1)

迎上李靖的目光,百户们微微低头避开。

“那是本将的计谋,也是为了以后,更是为了主公的大业!”

“在场诸位,都是受到主公恩惠,想必不用本将多费口舌了吧?”

在场百户坚定点头。

李静又看向刚刚提出疑问的百户,目光带着欣赏。

看到这名百户,李靖不禁想到前世大唐跟随自己身后的副将。

那名副将极为特殊,在当时被统称为昆仑奴。

而所谓的昆仑奴,就是一群黑皮肤的野人!

李靖思绪万千后,片刻就清醒过来。

他的目光全部放在了面前年轻的百户身上。

其他的百户,见到面前端坐的将军神色。

他们看向身边年轻的百户,心中充满了羡慕。

仅仅只有羡慕,没有一丝嫉妒!

李靖用眼角的余光注视场中,把在场所有百户的神色收入眼底。

同一时刻!

身为当事人的年轻百户。

见将军与同僚们望来,他在心中给自己壮胆。

“将军,我...”

“我刘武遵命。”

“多谢将军抬爱!”

当这名百户说出,在场的百户投来欣慰的目光。

刘武虽说与他们同一批进入兵营的,但年纪却是最小!

所以,平时在军营相处的时候,在场百户都很关照刘武。

刘武本身也很聪明机智,学东西也很快上手。

在场百户能够想象,等刘武跟随将军身边学习几年。

到时候,刘武未来的成就,必然也是前途无量的!

李靖却没有管在场百户异样的眼神。

见到面前年轻的百户答应下来,他也才知道对方叫刘武。

平时参与都很低调的一个年轻百户。

“刘武,你还没有取字吧?”

听到将军的话,刘武连忙摇头。

刘武今年也才刚满19,家中五代都属于农民。

在大明,普通百姓是没有权限取字的。

即使私自给自己取字,一旦被外人知道,也会拿来取笑。

只有考取了功名,有了一定社会地位,才能够取字得到承认。

“还请将军为我取字!”

刘武知道,既然面前敬重的将军开了这个口。

那么,就肯定想到给自己取字!

不管这个字,是好还是坏。

在刘武心中想来,只要是将军取的字,他都会接受。

在刘武的心中,也幻想过成为汉朝霍去病那样,封侯拜将。

“那我便给你取上一个。”

李靖说着 ,做思考状,沉思着。

县衙大厅内变得异常安静。

在场的人都不敢发出丝毫声音!

“嗯,有了!”

“刘武,本将给你取字:冠智”

“所谓冠智,就是如霍去病一般,战场勇猛机智,封狼居胥。”

“希望你不要辜负本将的期望!”

李靖目光灼灼的看向面前年轻的刘武。

虽说他现在也是年轻的状态,但本身有着前世大唐所有的记忆。

李靖的心理上,已经是老者看待学生的态度。

他觉得这刘武是个可造之材。

如果带到身边教导,不出两三年。

主公的账下就能多出一个统帅一方的帅才。

“学生刘武刘冠智,谢过老师。”

刘武直接改口!

面对这一现象,李靖坦然接受。

在场其余百户,直接目瞪口呆。

他们没有想到,刘武一个敢叫,将军还当场应下了。

这师徒名分一旦结成,那刘武的前途一片光明了。

现场百户,由衷的为刘武感到高兴。

“诸位,若没其他事情,且都下去部署。”

李靖发话了。

“遵命!”

在场百户连同刘武朝李靖抱拳躬身,然后退出了县衙大厅。

两个小时后,士兵们押送着俘虏出城。

李靖带着身边数十名士兵!

一行人骑上战马,朝着十多里外的宝安县城奔跑。

宝安县南城墙外。

司马轩早已经布下军阵,士兵们排列分散朝城楼开火射击。

按照司马轩的思维,他所采用的方法,是分点压制。

这种战术,在大明三千营的火铳部队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

所以,司机轩想到两者的共同点,于是采用了老的战术。

几轮下来,效果虽然是有,却不是很明显。

司马轩也不清楚士兵手上拿着的半自动步枪的具体威力。

为了追求稳妥,也只能按照这样的方式,压制城楼敌人。

在分兵前,司马轩得到的命令,就是拖住并且压制宝安县的敌军。

现在双方僵持,已经过去了接近三小时。

司马轩为了避免士兵出现伤亡,追求最稳妥的打法。

他知道,这些士兵都是主公李辰的。

每阵亡一个士兵,都是在消耗己方的力量。

“元文!”

听到有人叫出自己的字,司马轩转头一看。

“将军,你终于来了啊!”

看到来人是李靖,司马轩重重的呼出一口气。

他这三个小时,心理上有着极大的压力。

第一次带领两千士兵佯装攻城,还要压制城楼敌军。

司马轩不希望自己出现丝毫的失误。

心里不断暗示下,以至于他的神经一直紧绷着。

这才有了,司马轩一看到李靖率几十个亲兵到来,放松的表情。

“放轻松点,现在交给我来指挥。”

李靖看到司马轩的神色,经验老道的他,哪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目前军队中,司马轩只能算半个可堪一用的人才。

没有经历过战场洗礼,哪怕再有才能!

都只能和赵括一样,纸上谈兵。

“属下遵命!”

司马轩说着,交出了令符。

李靖伸手接过,眼神示意一旁亲兵。

看到将军的眼神,亲兵群中分出一人,朝着军旗官跑去。

“全力压制城墙,前排士兵投掷木柄手雷。”

军旗官接到命令,挥动旗帜。

“呜呜呜...”

士兵吹响了号角。

听到号角声音,所有士兵举枪连续朝城墙射击。

一时间,城墙上但凡有反抗的贼寇士兵!

或中枪掉落城下,或直接重伤痛苦。

先前的一幕,再次在宝安县南城门发生。

几十个士兵取出腰间的木柄手雷弹,拔掉保险丝后,朝城门口一扔。

随即,用出吃奶的力气,往后方向奔跑躲避。

“轰...”

“轰......轰轰...”

地面仿佛有地龙翻身,城楼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