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再造乾坤(1/1)
次日,天光微亮。
御书房内却早已灯火通明,气氛肃穆。
工部尚书张富安,以及格物院化学科、物理科的几位核心骨干,正襟危坐。
他们都是被林萧一道旨意,星夜从各自的府邸或实验室紧急召来的。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团火,既紧张又期待。
电弧炉炼出的神钢,彻底颠覆了他们对金属的认知,圣皇在他们心中,已然与创世神无异。他们坚信,今日的紧急召见,必有新的神迹降临。
林萧从龙椅上起身,没有一句废话,径直走向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巨大黑板。
他拿起一支白色的粉笔,转身,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一行行弯弯曲曲、由各种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天书”出现在众人眼前。
张富安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黑板。
他自认跟着圣皇学了不少新东西,现在是各种图纸都能看懂个七七八八,可眼前这些鬼画符,他一个都看不懂。
那感觉,比当初第一次看到电弧炉图纸时还要懵。
格物院的几位饱学之士更是看得头皮发麻。
他们是华朝新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可看着黑板上那个由C、H、N、O几个符号构成的古怪环状结构,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变成了一锅浆糊。
“这……这是什么?”一名化学科的老教授忍不住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挫败感。
这比合成橡胶的聚合反应式,还要复杂一百倍!
合成橡胶好歹还能理解为把某些东西“串”起来,可眼前这个东西,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林萧写完最后一个字符,将粉笔随手一放,转过身来,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脸上那副见了鬼的表情。
“这个,”他指了指黑板上的分子式,“它的名字叫,梯恩梯。一种烈性炸药。”
接着,他又在另一边,画出了一套生产流程图。
从棉花的处理,到硝化反应,再到最后的稳定工艺,每一个步骤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而这个,是无烟火药的生产方法。”
炸药?
众人心中一凛。
“圣皇,可是我们现有的黑火药,威力已经很强了……”张富安疑惑地说道。
“不。”林萧摇了摇头,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你们所谓的火药,只是在燃烧。而我说的炸药,是在瞬间,完成能量的释放,叫做爆炸。”
他解释道:“万物皆由能量构成。所谓爆炸,便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物质内蕴含的化学能,瞬间释放出来,转化为巨大的热量和冲击力。”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传统的黑火药,能量释放效率不足三成,且大部分能量都浪费在了制造浓烟和光亮上。而朕今日所教你们的,是如何将能量释放的效率,提升到九成,乃至十成!”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林萧换了个更直白的说法:“一斤黑火药,能炸开一块石头。但是一斤梯恩梯,能把那块石头,炸成粉末。而无烟火药,能让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提升数倍,且发射时,几乎没有烟雾。”
嘶——!
御书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张富安和几位格物院的学者,脑子里“轰”的一声,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们终于明白了。圣皇要制造的,根本不是什么改良火药,而是一种威力强了百倍、千倍的全新“天雷”!
一瞬间,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那种看天书般的茫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狂热与兴奋!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敌人的城墙在这种“天雷”面前,如同沙堡般脆弱。
“朕,要在京郊,建立一座绝密的兵工厂。”林萧的声音在安静的御书房中回响,“由工部和格物院联合负责,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全力研发新式炸药与火炮!”
“臣等,遵旨!”张富安等人齐刷刷跪倒在地,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颤抖。
然而,研发的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与危险。
京郊,一处被重兵把守的秘密山谷内。
化学实验室里,充满了低沉压抑的气息。
“轰!”
一声闷响,一间独立的反应室里冒出滚滚黄烟,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
负责操作的一名年轻研究员被冲击波推倒在地,满脸漆黑,头发眉毛都被燎掉了一半,吓得瘫在地上瑟瑟发抖。
“快!快通风!”
“救火!把人拖出来!”
实验室里一片鸡飞狗跳。
张富安看着那一片狼藉的景象,只觉得心惊肉跳。
这些瓶瓶罐罐里的东西,简直比战场上的刀剑还可怕。
接连数日,类似的小型爆炸和事故时有发生。
整个研发团队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张富安心力交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项任务,研究人员们更是战战兢兢,每一步操作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可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敢说放弃。这是圣皇亲自下达的死命令。
就在众人快要被压力和恐惧压垮的时候,林萧亲临了这座秘密兵工厂。
他没有责备任何人,只是平静地巡视了一圈,指出了他们在操作流程中的几处致命错误。
“安全规程,是朕用超越你们时代的知识写出来的,不是摆设,是用来保命的。”
林萧的语气很平淡,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另外,防护措施太差了。”
他随即下令,从橡胶厂调来一批特制的耐酸碱合成橡胶,亲自指导工匠们制作了更厚实的防护手套、全身式防护围裙,甚至还有带透明云母片的简易防爆面罩。
看着这些全新的防护设备,张富安和一众研究员感动得差点哭出来。
圣皇不仅赐予了他们神一般的知识,更在乎他们这些凡人的性命。
有了林萧的亲自指导和更完善的安全保障,研发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
数周之后。
最后一轮试验在顶级防护的实验室内进行。
张富安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站在观察窗外,手心里全是汗,心脏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实验室内,首席研究员按照林萧制定的完美配比和流程,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