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买布(1/1)
布料区,之前那批顾客抢购了这么久,也差不多冷清下来,柜台的布匹清售的七七八八,最后剩的,反而不是残次不好看的布料。
毕竟这类布料会做折扣处理,对更注重实用性的顾客来说,性价比更高了,甚至有人专门就是为这样便宜的布料来的,自然早早抢光。
而能剩下的,就是之前易家宝说的,那种价高品质高的布料。
此时这类布料束之高阁似的挂在墙壁上,两人还未走近,一眼便能看个大概。
之前试的那套旗袍到底还是给王晓希留下几分念想。只一眼,她便相中墙上那匹类似的湖绿色布匹。
“这个布料,小哥,给我来二十尺”
一件旗袍大概需要七八尺,这真丝布料柔软,剩下的布料可以给婆婆和两孩子,分别做一件贴肤的上衣......王晓希估算着布料。
一尺这会是33.33厘米,这个值其实不好估量,但显然这个柜台的售货员虽然看着年轻,却也是个经验老道的。
一把特制的木尺握手中,对着布料就是刷刷的几下比划,顾客看的眼花缭乱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手速极快的小刀划个缺口,随手一扯,“嘶!”的一声裂帛声,这布料便裁好了。
“同志,真丝高档布料,六毛八一尺,一共是十三块六,这边有软尺,同志可以自己测量一下......”
年轻的售货员熟练的走着流程,报完价后,甚至指了指旁边用来测量的台面上的软尺,目光自信的任顾客检测他的专业程度。
那一瞬,看着对方笃定的目光,易家宝突然想起前世那句“我的眼睛就是尺”的那个互联网热梗,一时便来了几分兴趣。
他倒没去软尺测量那已经裁好的20尺真丝布,而是转头低声问了媳妇一句“希希,他们这布,一般什么尺寸不好测量?”
前面说了一尺33.33厘米,于这时代并不好测量,多是借用工具,如刚刚的年轻售货员手上的木尺,这些木尺都有标准长度,比如1尺、0.5尺之类的,借此对比参照,便可以获得想要的尺寸。
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0.03尺,不到一厘米的长度,那个没事裁个布条啊,售卖的柜台自然一般不会有这么小的对照标尺。
王晓希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自家男人的恶趣味,她默契配合,当然了,她也不至于真只纯给人添堵的,来个0.03尺的布条:
“小哥,之前那个就不用量了,我们相信你,还请麻烦你在给我们裁个七尺五三的涤纶布,那个白色和灰色各来一个......”
涤纶布是中档布料,也是制作的确良衣服的布料,这种衣服不易皱,耐穿,适合他们男人外出体面板正,这两块布料,便正好给丈夫易家宝以及公公易中海做件上衣......王晓希计划着。
而年轻的售货员小哥呢,对上夫妇俩期待的目光......确认过眼神,是想考验自己的人。
小哥可不惧,他可是立志要好好表现,成为第二个张同志的人,这种在顾客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自然希望多多益善。
于是两人便见小哥取下要求的布料,大概这次没有整数尺寸数,小哥没和之前一样,拿着木尺刷刷几下手臂便丈量完。
而是扯出一截布料,按什么规律对折了几下,然后再是木尺刷刷几下,小刀划开口,“嘶啦”一声裂帛,布被撕裁下来,展开一抖,这便是一块白涤纶......如此对灰涤纶布料重复操作,两块布料便都裁剪完成。
“同志,中档涤纶布料,五毛一尺,您这白七尺五三、灰七尺五三,一共是十五尺零六,七块五三,加上之前的总计二十一块一毛三,这边有软尺,同志可以自己测量一下......”
和之前大差不差的话术,年轻的售货员此时颇有一种高手发力完收工、游刃有余的淡定。
易家宝见此挑眉,王晓希被刚刚那操作震惊到了,不敢相信这样也行的,主动先一步拿上软尺量尺寸,然结果如果,易家宝其实心中有数。
这尺寸多半是错不了的......
无他,刚刚这位售货员小哥,两次报价可是反应很快,且没借助算盘就给了价格数。
即使不是什么多难的算术问题,但在这会文化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这位小哥的水平已经很不一般了。
而造成这般结果,无外乎两种可能,一个是小哥擅长算术,那在算术里,即使7.53不是什么好整除的数,拆开各个位数,再根据公倍数,折叠裁剪得最后结果却是可行的。
另一种,则是这位小哥和那位卖糖的张同志一样,干一行爱一行行一行,干的时间久了,经验之谈,便足够应付柜台大多意外......比如今天易家宝的小刁难。
一会儿后,王晓希测量完,不出所料的分尺不差,易家宝赞赏的对着小哥比了个大拇指,“小哥好手艺,刚刚麻烦你了,如果可以,请允许我向百货大楼给你写一封表扬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刚刚小哥面对他们故意的几分为难,也算全程情绪稳定,且态度良好的服务着。
这对比一些还头顶“禁止殴打顾客”警示牌的售货员,已经很是亲切了,且小哥专业能力显然也不错,易家宝不介意花点时间做这些 。
而年轻的售货员小哥一听,眼睛一愣,紧接着是由内而发的喜悦和热情。
要知,这会服务行业没有后世的直接线上好评系统,但顾客的反应,对他们售货员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他们上面的领导会不定期在他们工作的地方游走,周边顾客的口头评价多了,也会被领导知道,从而作为评优评差的一处考察点。
顾客的好评多,口口相传,自然就有了名气,然后便似那位张同志般,被表彰、被评优秀售货员......
当然,如果是差评,铁饭碗情况下,也不会有滚人辞退的情况,其他处罚对比这个,那也不疼不痒......
只是前一种情况,名有了,利也不会远,这也导致一些有上进心的售货员其实根本不会发生“殴打顾客”一事,反而热情服务......就为获得好的评价,哪怕是口头夸赞。
但口头夸赞,到底只是最浅显的给售货员好评,毕竟有的时候领导不在现场,也不一定看的见。这便有了刚刚易家宝提议的写表扬信。
这好评可谓直达天庭了,对售货员的好处,再直接不过。
只一般一封表扬信,不仅要实名写名被表扬的售货员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值得表扬,这一套下来,很多没什么文化字都认不全的老百姓,根本不愿去麻烦,还有表扬信既是信,哪怕再近,寄也是需要邮票的,同城四分的邮票,不多,但也是钱啊......
又废钱又废力,这表扬信一般才没人愿意写,对于小哥来说,他有上进心,并以张同志为榜样,此时得到这样的回答能不开心嘛!
当即就是“百货大楼的邮箱在一楼大厅左侧......”
他边说着,打包的手,却是几分明显的让易家宝夫妇看到,对方从底下取了把碎布塞进去........
前面说来,每家店铺都是有一定耗损的,这耗损的东西怎么处理,售货员自有想法......从小哥这一举动看,显然对方也是个机灵的小伙,不死板,这举动故意给他看呢。
易家宝见此笑了,两人对视上,他点头回应“多谢,我一定尽快把信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