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应对之策(1/1)

手艺活果然还得手艺人来干。

要在一个人身上,足数的割满六百四十刀,其中的技术含量不是常人能够想象。

就算是在参军之前,有本事在身的效死营军士也不行。

一个做到的没有!

最多的割了三百二十七刀,最少的只有二百六十六。

距离六百四十刀还差的远呢!

不过向来效死营说到做到,加之开始之前又立了军令状。

等下了高台,十名军士直接找到了马世龙,齐齐跪倒在地上,拔出随身的短刀,说差几刀他们就还几刀……

马世龙看着他们那副认真的样子,实在没忍住。

指着他们就是一顿破口大骂。

狗篮子玩意。

居然敢跟他玩欲擒故纵的把戏,他们要是真想要还,他娘的早把自己给割了!

至于用得着找他?

他们头上没有直属的总旗,百户?

实在要找官大的,秦六蛮和赵涌泉这俩人不行?

德行!

痛骂了他们一顿以后,马世龙又狠狠的,给了他们一人一脚。

第一次没经验没达到要求没关系。

在这沧州城里,他们一共抓了有三百多人,除去暂时还不能杀的,和罪责达不到凌迟标准的。

最后还有二十七人。

几个手艺差的,连三百刀都没到的,直接淘汰去刷恭桶。

剩下几个手艺差不多,领着新人接着继续刮。

继续练!

不过他们也不能光让百姓看凌迟,总要有点新鲜感,有点新鲜玩意。

于是,又专门挑了一批,比凌迟罪责稍微轻一点的。

坐着被绑在木桩上,两条大腿褪去衣裤,然后用瓢舀一瓢滚烫的热水浇在上面,不出一会的功夫保证肉香四溢。

就是稍微的会有点疼。

不过没关系,接下来还有活呢。

沧州地处北方,应该都有洗浴搓澡的习惯,这热水都浇上了。

那下一步肯定就是搓了。

就是搓的工具和过程不太一样,细密铁丝做成的铁刷,魁梧汉子手里拿着,摁在肉香四溢的大腿上。

用力的来回擦刷……

保证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不留一点灰,一点泥,一点肉,一点筋!

最后一定是白花花!

说实话,这场面有些过于残忍。

就连久经沙场,杀人无数的效死营军士,看时间长了都会感觉不舒服。

要扭过去脑袋别开眼睛歇歇。

可一辈子连鸡都没杀过,过来围观的沧州百姓中,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一直死死的盯着。

生怕漏掉哪怕一丝一毫。

随着台上汉子们的动作,仿佛他们自己也在跟着用力。

………………

刑场那边出不了什么事,所以马世龙看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年前的空印案,已经使沧州官场被清理了一次。

现在又出现了采生折割的大案。

接连两次,都是足以震动官场的大案,现在的沧州官场,政务管理班子,几乎已经被彻底摧毁。

简单点说就是,几乎已经没有人干活了!

如果马世龙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那他这两天大张旗鼓的抓人,行刑,惩治……

对百姓而言,不是什么报仇雪恨,拨开乌云见青天。

而是将他们彻底的推入深渊!

不过还好。

马世龙虽然有时做事会比较冲动,但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在做事之前,会在心里做好一个最坏的准备。

保证自己始终有办法作为预案。

眼下沧州的情况虽然糟糕,但还远远没有到最坏的程度。

政务方面。

沧州现在还有吏员四十多名。

经历了空印与采生折割两件大案,他们还能保证安然无恙,已经能够说明他们的性情和能力。

就算不能做到为民着想,鞠躬尽瘁。

但至少能够坚持住本心。

从里面挑出几个能力强的,提拔一下当个从九品的吏目或者巡检,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就有了最基础的行政,还有治安就得到了保障。

至于册封文书,还有吏部的手续留档。

马世龙身边不还有三个王爷的嘛,以他们的身份封几个从九品末流小官,连个事都算不上。

至于更高级别的判官,同知,还有知州。

就不能直接从吏员中提拔了,一下连升五六级,很容易会就出现问题。

不过没关系,马世龙还有办法。

天下不管在什么地方,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能人异士,名望颇高之人。

而这些人,正好能够解决马世龙眼前的问题。

他们自身的名望和能力,完全足够让他们担任适当的高位,平稳让沧州度过眼前的困境。

正好还能趁着这个机会。

还能给北方诸省的名士和学子,释放出一个讯号。

先给他们预预热。

等再过些时日,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的旨意下来。

立刻便能在北方诸省,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非常可观的力量!

到时就算朝中有人要反对,也要仔细思量一下,坚持反对的话,能不能敌过北方诸省,数百万张嘴!

而这个任务。

马世龙交给了三个外甥,朱樉,朱棡,朱棣。

礼贤下士也是一位英王应有的能力。

不能只会打仗,那样最后会成一个无脑莽夫,统治不了大明之外的国度。

解决完这个问题,马世龙的事情还没算完。

这件案子所造成的影响,不比空印案造成的要小,甚至某种意义上还要更大!

仅是楚奎他一人的供词。

一条运河,几桩生意,范围便囊括了大明半壁江山,牵扯成百上千的官吏!

若是真要以铁腕手段处置,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以朱元璋和朱标的脾气。

至少要有数千人乃至上万人掉脑袋,抄家灭族流放千里。

采生折割,买卖人口,违禁走私,私通敌国……此类种种,参与的人也的确都该杀!

可是杀完以后呢?

大明立国不久,官员储备实在太少,仅是一个空印案,就已经影响到了朝堂和地方。

再这样杀上一遍,可能真的影响国本了!

仅是一个科举,可能还远远不够!

马世龙想着持笔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书院!

双眼紧紧的盯着看着,沉思了好一会功夫,马世龙又提笔在这两个前写下了两个字。

皇家……皇家书院!

写完这四个字以后,马世龙又沉思了一会。

这个还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毛笔沾满墨水,又在纸张上写下了几个字——待遇,官员待遇!

大明之所以不断有贪腐传出。

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就是官员的待遇俸禄问题。

朱元璋实在是太抠了!

上下数千年,历朝历代,就属明朝的官员待遇最低!

开出的官员俸禄,按照朱元璋的计算,确实是足够他们一家生活,一定程度上的衣食无忧。

可是按照实际情况换算,那点俸禄银钱,是真的只够衣食吃喝!

当官要有威仪,上下职要坐车,车夫要钱,马车要钱,养马也要钱。

请个幕僚师爷,帮着自己出谋划策,总不能亏待人家。

又是一笔开销。

再加上在这个时代,一人当官就是一村一族鸡犬升天,就算不想着以权谋私。

帮着族中后辈,建个私塾,都能读书开智总是应当吧!

这钱又从哪来?

当然,真正正直的人,不管境遇如何,都能保持本心。

可这样的人又能有多少?

本来能当个好官,能对的起自己从小到读的书,但是现实太过残酷,连体面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年轻的新官,能有几个能坚持下去?

适当提高一些待遇,也是防止滋生更多贪官污吏的办法。

只是要怎么说服朱元璋呢?

他这个姐夫,那是真的抠,对官老爷本来就没多少好感,现在还要让他掏钱给官老爷。

马世龙想想就脑仁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