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无法无天了(1/1)

朱由校开口说道:“周王除了派人送来贺礼,还上书一封,希望能为朝廷做点事,特别是在医学方面,毕竟周王一脉精通医道。

蜀王一脉则精通教化之道。”

江宁笑着问道:“陛下,您有什么主意没?”

朱由校点点头:“至于蜀王,先前也被五弟逼着出了不少血。

这两年朝廷缺钱缺粮,蜀王也慷慨解囊,整个大明宗室里,就属蜀王下辖的宗室子弟表现最为出色,皇明卫中蜀藩子弟也个个骁勇,上了战场嗷嗷叫。

这不,如今赵率教又对缅甸发起了第二轮大战,已攻占不少地方,朕正打算让蜀王去帮衬帮衬,总不能让他整天闲着。”

江宁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这确实挺适合蜀王朱至澍的,毕竟这位蜀王殿下想为朝廷出力不是一天两天了。

朱由校接着说:“江兄,只是朕还没想好让蜀王前往缅甸担任什么官职。

给的官职太低恐怕不合适,可要是给得太高,毕竟蜀王没有为官经验,万一惹出什么乱子就麻烦了。”

江宁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要不这样,封蜀王殿下一个缅北总督,不给兵权,只管政务和后勤,让他协助赵率教和高第经营已收复的疆域。”

朱由校点头:“这样也行。

大明的总督分为常设和暂设,如今缅北战事未平,暂设一位总督也说得过去,稍后朕就下旨,让蜀王尽快赴任。”

接着,朱由校又开口问道:“江兄,那周王呢?

朕总不能把他安排到太医院去吧,这传出去成何体统?”

江宁也一阵头疼,自己对这位周王殿下并不了解,想了想后说道:“陛下,要不这样,让周王殿下暂时协助郭允厚、左光斗兴修水利。

毕竟周王的封地在河南开封,距离也近,让郭允厚和左光斗考察一下这位周王殿下的才干。”

朱由校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让周王暂任河道总督一职。”

朱由校思索一番,觉得这样安排似乎比较合适,便点头答应了。

就在这时,朱由校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满脸兴奋地说:“江兄,你不提郭老抠,朕差点忘了。

前几日郭老抠给朕送来最新奏报,说要给朕送两份大礼。

如今,一份大礼已准备得差不多了,还有另外一份他正在寻找。”

江宁眉头紧皱,郭允厚可是大明的关山太保、考古专家,他该不会从地里挖出什么东西送给天子吧?

朱由校一阵翻找,将郭允厚的奏疏递给江宁。

江宁打开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说话声音都有些颤抖:“传……传国玉玺?”

朱由校同样满脸兴奋地点点头:“刚开始郭允厚把这奏疏送来,朕也吓了一跳。

要知道,自从后唐末帝李从珂当年带着传国玉玺在洛阳皇宫玄武门自焚之后,传国玉玺便不知所踪,历朝历代不知多少君王都想找到它,却都未能如愿。”

江宁没好气地说:“陛下,那么多人都没找到,郭老抠能找得到吗?

您听听就算了,别太当真,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朱由校顿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江兄,你就不能盼朕点好吗?

郭老抠可是明明白白说了,他已经找到一些线索,有线索就有希望,人总得有个盼头,不是吗?”

江宁一阵无语,看来身为天子的朱由校,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执念颇深,随即敷衍道:“那臣祝陛下早日得到传国玉玺!”

朱由校笑了笑:“江兄,朕就先借你吉言了。

年底郭老抠就要回京述职,希望他能将传国玉玺给朕带回来。”

随后,江宁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回到家倒头就睡。

第二天,江宁正在五军都督府办公,方大锤带着人匆匆赶到五军都督府,火速召江宁入宫。

江宁不知发生何事,赶忙跟着方大锤一起火速入宫,来到御书房。

此时,内阁几位大佬以及在京的几位尚书都已到场,只见朱由校脸色铁青,显然十分生气。

江宁赶忙行礼,朱由校脸色稍缓,淡淡说道:“给江爱卿赐座。”

江宁坐下后,只见朱由校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上,怒声吼道:“欺天啦!

袁爱卿巡视各地,发现私征辽饷的官员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其他闻所未闻的苛捐杂税。

朝廷如今已在大明境内推行实用银元,朕先前下旨,允许百姓缴纳赋税时可以使用一部分钱财和粮食,本意是为了方便百姓,可如今这群黑心狗官,居然只要银子不要粮食,还敢玩什么‘临斛踢斗’的鬼把戏。”

江宁听完,总算明白朱由校为何如此生气了,感情这些底层官员经过几轮整治后仍不知收敛,依旧贪污成风。

在场一众大佬也都脸色阴沉,要知道这些私自加征的赋税并未上交国库,全被底下的贪官污吏私吞了。

而朝廷却要替他们背黑锅,这就等于大家在朝堂上从早忙到晚,结果是在为贪官污吏服务,这口气谁能咽得下?

就在这时,朱由校冷声开口道:“袁爱卿还有三日便会押解这群贪官污吏回京,到时给朕狠狠处置,一个都不留!”

在场众人闻言,心头一紧。

朱由校很少在臣子面前露出如此强烈的杀意,上一次还是八大奸商通敌卖国的时候,没想到时隔两年又出了这档子事。

随后,朱由校开口说道:“等袁爱卿回京后,对待这群贪官污吏,一定要严查严办,速度要快,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江爱卿、魏忠贤,朕命你二人率领厂卫协助袁爱卿办好此事。”

江宁和老魏赶忙起身领命。

随后,在场众人一一告退。

往宫外走的时候,老魏赶忙追上来,满脸笑意地说:“侯爷呀,没想到咱俩运气这么好,昨天刚把那狗建奴挫骨扬灰,咱家还没过瘾呢,没想到袁阁老就给咱们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江宁一阵无语,没好气地说:“魏公公,这叫惊吓好不好?

不信您瞧瞧,杨鹤杨大人都被吓傻了。”

老魏闻言,抬眼望去,只见吏部尚书杨鹤失魂落魄地朝着宫外走去。

老魏叹息一声,毕竟老魏向来只管杀伐,后续的事从不操心。

江宁见状,赶忙快步走上前去,打算安慰一下这位可怜的老实人杨鹤。

谁知江宁还没开口,杨鹤却笑了起来。

江宁见状,十分疑惑,这种情况下,杨大人怎么笑得出来呢?

只见杨鹤哈哈大笑:“侯爷呀,本官悟了,本官终于悟了!”

江宁心中暗叫不好,“我靠!

这位杨大人该不会疯了吧?”

就在这时,老魏也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杨大人,您就别硬撑了,想哭就哭出来吧,都是自己人,不丢人。”

杨鹤并未理会老魏,依旧放声大笑。

老魏转头小声对江宁说:“侯爷呀,您瞧瞧杨大人,这八成是疯了!”

江宁也是点了点头。

老魏接着又说:“侯爷呀,不是咱家说您,您的杀心太重了!

您瞧瞧把杨大人逼成什么样了?”

江宁目瞪口呆,心中直呼:“我靠,老魏,你要不要先听听你在说什么?”

老魏语重心长地说:“侯爷呀,对待贪官污吏,咱家最多也就是轻则灭其满门,重则夷其三族,您则动不动就灭人九族。

您瞧,把杨大人逼成这副模样了!”

江宁嘴巴张得老大,不知该如何反驳,心中却骂道:“好你个老魏,说的这是人话吗?

我说杀人九族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被杀九族的有几个?

但你说灭人三族,那可是真杀!”

只见杨鹤忽然笑着说:“侯爷、魏公公,您二位也甭客气,今后遇着贪官污吏,尽管杀,放开手杀。

本官倒想瞧瞧我大明朝有多少贪官污吏?

当年太祖爷在位时,杀了天下贪官十万,可整个洪武朝朝堂官员才五万,也就是说太祖爷杀了两轮。

但如今,自陛下登基到现在,也才杀了三万多,比起太祖爷杀的可少多了。

当年洪武朝朝廷都能正常运转,本官就不信了,到天启朝,难道还能因为杀了几个贪官污吏,朝廷就运转不了了?

不就是缺人吗?

本官想方设法也会把人补上。”

在老魏和江宁的震惊中,杨鹤放声大笑,朝着宫外走去,边走边念:

“躲天意 避因果 诸般枷锁困真我

承天意 顺因果 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朝悟道见真我 何惧昔日旧枷锁

世间枷锁本是梦 无形无相亦无我”

老魏和江宁目瞪口呆地看着杨鹤离去,杨鹤那模样颇有几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味,江宁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随后,他与老魏走出宫门,相互道别。

江宁回到五军都督府,第一时间就把高文彩找来。

高文彩将这段时间锦衣卫暗中搜集到的各类证据呈给江宁。

江宁看完,气得脸色铁青,怒骂道:“妈的,还真是山高皇帝远,他们就无法无天了!

这群狗日的贪官污吏,私自征收辽饷、额外加征赋税,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小斗换大斗、淋尖踢斗,这些都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竟然还有地方乡绅私造朝廷官印,伪造朝廷公文,就为了抢夺百姓那点活命的口粮!”

此时的江宁双眼通红,脸色铁青,心中的杀意再也压制不住,冷冷吩咐道:“小高,立马给兄弟们传个话,让大家把看家本领都准备好,等这群贪官污吏一入京,就好好‘招待’他们!”

高文才闻言,点头领命。

另一边,老魏回到东厂衙门,也赶忙吩咐手下将行刑用的工具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