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干爹出头(1/1)
江宁还是老样子,一言不发。
之前靠柱子的位置被张维贤占了,江宁身边没了依靠,但他已经练成不需要靠柱子也能站着睡觉的本事,于是堂而皇之地闭上眼睛,当众摸鱼划水。
就在众人以为能顺利下朝时,督察御史李玄站了出来,启奏道:“启禀陛下,臣要弹劾征西总兵官赵率教。
赵率教在征讨缅甸期间,先后从缅甸骗钱骗粮,还骗取数万缅军向其投降,败坏我大明天朝上国的威名,请陛下下旨责罚。”
朱由校没好气地说:“你懂打仗吗?
赵率教用的那叫兵法,古人云‘兵不厌诈’。
缅甸国王和缅军都没说什么,你却着急了,你究竟是大明朝的官还是缅甸的官?”
李玄脸色涨红,再次开口:“可是陛下,赵率教事先未向朝廷进行任何请示,私下对投降的缅军进行各种许诺,明显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在征讨缅甸期间,更是不顾将士伤亡,多次将敌军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徒增大军伤亡,对此必须严加惩治,否则恐有不听朝廷号令之嫌。”
眼见李玄还要接着弹劾赵率教,朱由校彻底怒了,冷声说道:“李玄,你不可如此随意谈论一位战功显赫的朝廷大将。
前线军情变幻莫测,时机稍纵即逝,前线将士征讨缅甸,赵率教不过是根据形势做出判断而已。
朕不能一味指责他们,朝廷现在要做的是向他们伸出援手,而不是责罚。”
看着朱由校铁青的脸色,李玄害怕了,不敢再开口。
随后,朱由校冷声道:“退朝。”
便领着方正化率先离去。一众大佬纷纷向外走,唯独江宁站在原地呼呼大睡。
温体仁见状,赶忙上前轻轻拽了江宁一把,小声说:“侯爷,下朝了。”
江宁这才睁开眼睛:“哦,原来下朝了,那咱们走吧!”
说完,领着温体仁就要往外走。
就在这时,方正化又匆匆折返回来,说道:“侯爷、温阁老,陛下有请二位。”
二人微微一愣,但还是跟着方正化来到御书房。
此时,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二人赶忙行礼。朱由校摆摆手:“二位爱卿无须多礼,方大伴赐座上茶。”
江宁和温体仁坐下后,侍奉的小太监赶忙奉上热茶。
江宁率先开口问道:“不知陛下找臣等所为何事?”
朱由校笑着说:“江爱卿足智多谋,不妨猜猜朕找你们所为何事?”
江宁顿时无语:“陛下,可是为了给臣等涨俸禄之事?”
朱由校赶忙说:“涨俸禄的事,回头等郭允厚回京之后再行商议。”
随后一挥手,方正化捧着两封奏书过来。
江宁接过一看,第一封赫然是礼单,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连串东西,落款竟是自己的小老弟朱由检。
接着拿起第二封查看,看完后勃然大怒:“陛下,这简直是倒反天罡了!”
温体仁闻言,也赶忙拿起奏书查看。
片刻后,只见温体仁气得脸色涨红:“陛下,这简直大逆不道。”
看着两人的反应,朱由校点点头:“朕也这么认为。
朝鲜作为大明藩属国,如今越发不把大明放在眼里,居然敢上书弹劾五弟,指责五弟在朝鲜境内胡作非为,丝毫不将朝鲜君臣放在眼中,还请朕将五弟调回大明,换其他人率军驻守朝鲜。
他们当大明是什么,自家菜馆吗?
想吃什么点什么。”
原来,信王朱由检为祝贺皇兄朱由校喜得皇子,列出一大堆礼品,让朝鲜国王李棕帮忙张罗,最后以朱由检的名义送到大明京师。
李棕虽不敢与朱由检正面翻脸,但决定给朱由检使绊子,于是在派人送礼的同时,上书弹劾朱由检在朝鲜境内胡作非为,希望将朱由检调回大明京师,这才有了江宁和温体仁勃然大怒的一幕。
朱由校揉了揉眉心:“朝鲜君臣的态度,朕自然不会理会,但大明藩属国众多,若放任不管也不是办法。
二位爱卿看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江宁闻言陷入沉思。就在这时,温体仁站起身行礼,笑着说:“启禀陛下,信王殿下尚未封藩,要不趁机给信王殿下封藩?”
朱由校眉头微皱,要知道,按照大明祖制,朱由校登基后便可以下旨将朱由检封出去,但他没这么做,因为兄弟二人感情深厚,这也是朱由校一直将朱由检留在京城的原因。
更何况,如今朱由检已然成为大明第一猛将,无论从皇帝还是兄长的角度,朱由校都不能轻易放弟弟出去。
看到朱由校的脸色,温体仁赶忙笑着解释:“陛下,臣的意思是不妨将信王殿下的藩地封在朝鲜,这样一来,信王殿下便能名正言顺坐镇朝鲜了。”
江宁闻言心中大喜,暗道:“我靠,真不愧是老温,真有你的,这种缺德冒烟的办法都能想出来。”
朱由校仔细琢磨后,开口道:“温爱卿的办法甚好,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
接着,温体仁再次开口:“启奏陛下,如今朝鲜的平安道、黄海道、咸镜道三地皆在信王殿下掌握之中,且与建奴仅隔鸭绿江,便将这三地暂且封为信王殿下的藩地如何?”
朱由校想都没想,点头应道:“就这么办。”
随后命温体仁代为草拟诏书,温体仁赶忙领命。
最后,朱由校开口询问二人:“如今建奴镶白旗杜度已押解入京,该如何处死?”
温体仁还未开口,江宁便站起身道:“陛下,建奴祸乱辽东已久,杀我子民,侵我大明疆土,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告慰阵亡辽东将士英灵。
臣觉得可以拉到大明英烈祠前,将其千刀万剐,之后再挫骨扬灰。”
朱由校闻言点头:“既然如此,那这……”
话还未说完,江宁赶忙开口:“陛下,臣愿代劳。”
听到江宁的话,朱由校微微一愣,以往这种事江宁基本都把老魏推出来,没想到今天江宁居然愿意亲自操刀。
不过这样再好不过,随即笑着说:“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江爱卿监刑。”
随后,二人起身告辞离开,可江宁却再次被拦住。
等温体仁走后,江宁埋怨道:“陛下,您还有完没完?
穿越过来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一天就只能干这么多事,您这是打算把臣累死吗?”
朱由校赶忙端过一盘点心放在江宁身旁,笑着说:“江兄,公事聊完了,朕想跟你聊点私事。”
江宁没好气地问:“啥事?你说。”
朱由校满脸好奇地询问江宁送给皇子朱燃的脚踏三轮车及婴儿车的事。
江宁没好气地说:“陛下,臣的干儿子臣不疼谁疼?
当然是臣亲自画的图纸,让大明皇家科技院帮忙打造出来的。”
朱由校听完惊为天人,满脸崇拜:“江兄,没想到你还懂这么多,那你之前怎么没说过?”
江宁没好气地说:“陛下,您能不能有点正事?
要是没正事臣就先走了。”
看着江宁起身要走,朱由校再次拉住江宁袖子:“江兄,还有一件事,朕想和你商量商量。”
江宁只好再次坐下。
只见朱由校一脸正色:“江兄,为防止将来铁胆继承皇位时,后宫被有心之人渗透和安插人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江宁瞬间明白朱由校的担忧,毕竟大明之前几位皇帝的后宫可谓千疮百孔,就连几位皇后及其身后家族都有文官集团的影子。
江宁陷入沉思,随后开口道:“陛下,臣有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朱由校听完清江宁的话,神情激动地催促道:“江兄,你快跟朕说说什么办法?”
江宁看着朱由校的表情,深知这位朱兄是被之前大明几位继任皇帝后宫的乱象给吓到了。
毕竟武宗正德皇帝的死,就有其生母张太后的参与,再加上朱由校自己的皇后张嫣,当初也是被东林党人包装送入皇宫的。
于公于私,江宁都绝不容许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于是,他一脸正色地说道:“陛下,臣的办法是让厂卫秘密在民间寻访几十名与殿下年岁相当的女孩,从她们小时候起,便暗中对她们及其整个家族进行监视,确保她们不与任何势力有牵扯。
待将来皇子大婚时,就从这些人中挑选,如此一来,便能将居心叵测之人隔绝在外。”
朱由校听后,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貌似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和魏忠贤去办。”
江宁点头应下,心想这种事自己这个当干爹的不出头,谁出头呢?
随后便起身告辞,临走时,手中又多了两包朱由校刚包好的点心。
回到五军都督府,江宁立刻派人把老魏和高文彩找来,将为皇子提前选定成婚对象的计划告知他们。
老魏听完,拍着胸膛保证:“这事包在咱家身上!”
江宁对此并不意外,毕竟老魏本就是皇家家奴。
接着,高文彩也点头说道:“侯爷放心,卑职明白,马上安排人手展开调查筛选。”
江宁闻言点了点头。
李若琏被调至五军都督府后,高文彩便成了锦衣卫的第三号人物,
同时也是江宁最为倚重的得力干将之一。
因为高文彩已从师傅张五爷手中接过锦衣暗卫,成为大明新一代的锦衣暗卫指挥使,不过此事只有江宁和朱由校知晓。
而且高文彩遇事沉着冷静,由他来办这件事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