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江校长(2/1)
第二天,江宁与朱由校一同前往视察大明皇家讲武堂。
这一看,着实令人惊叹。
整个工程堪称一流,演武场宽广开阔,授课堂规整有序,兵器、盔甲、马匹一应俱全,各类兵书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一些火器。
朱由校不住称赞,江宁也面带微笑点头认同。
江宁赶紧把一旁的邓云飞拉到一边,低声问道:“云飞呀,修建这大明皇家讲武堂花了多少银子?”
邓云飞闻言,思索片刻后便掰起手指头算起来。
见他这般现场算账的模样,江宁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担忧,这小子该不会只顾着埋头搞工程,压根没做预算吧?
万一工程规模过大,五军都督府账上资金不足,自己说不定又得跑一趟户部了。
就在这时,邓云飞停下动作,满脸兴奋地说:“江叔呀,这工程下来,账上的银子一分没花,反倒多出了几十万银元呢!”
江宁听后,当场愣住,满脸的不敢置信,急忙问道:“云飞啊,大白天的,你咋说胡话呢!
这么大的工程,怎么可能一分钱不花?
你先自己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邓云飞赶忙笑着解释:“江叔,您有所不知。
当初厂卫、礼部和户部的人,只是把原本寺庙里的和尚和功德箱带走了,其他东西都没动。
小侄拿着五军都督府的公文过来,直接接收后就开始翻修重建了。
您猜怎么着?
那些原本供奉的佛像砸开后,里面全塞满了黄金和白银,就连佛像底座下面都有暗道。
小侄带人挖开,从里面挖出了几十万两现银,还不算其他杂七杂八的财物。
小侄打小就不喜欢读书,这账也算不清楚,就从大明皇家银行借调了一位户部官员来帮忙管账。
一会儿我把他叫过来,您跟他好好聊聊。”
江宁听完,整个人都惊呆了,心里暗叹:“卧槽,没想到这群和尚居然这么有钱。”
不过话说回来,据许显纯汇报,这段时间清查各大寺庙,户部已经进账了七八百万银元,其中还有上百万亩土地,算下来总价值怕是得上千万银元。
而且北方数省的寺庙还没清查完,再清查下去,怎么着也能有个两三千万两现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土地呢!
要是再加上南方的寺庙,江宁都不敢往下想了。
这也让他越发理解历史上为何会出现“三武一宗灭佛”,敢情这些秃驴手中掌握着巨额财富,简直富可敌国。
随后,在张维贤、陈策、沈有荣的陪同下,朱由校继续视察。
江宁赶忙把那位来自大明皇家银行的户部官员找来。
一见面,江宁发现竟是熟人,正是上次当众揭穿宋江徐家四海钱庄使用假钱的那位户部官员。
那官员一见江宁,赶忙行礼道:“下官户部主事、现任大明皇家银行主事孟东青,见过侯爷。”
江宁点点头,笑着问道:“孟主事,你给本侯说说,此次修建大明皇家讲武堂总共花了多少银子?”
孟东青赶忙拿出随身账册,说道:“启禀侯爷,邓小侯爷找下官来帮忙时,一共查抄出钱财合计752,614两。
随后全部运到户部兑换成银元,又对其进行改建、返修,采买各项砖瓦、木材、石料以及支付工人工钱,总共花了158,674银元。
由于之前拆除寺庙部分房屋,拆出的一部分木材石料,下官检查后发现质量没问题,便二次利用了,这省去了不少开支。
之后给大明皇家讲武堂置办各种桌椅、板凳、家具,以及演武场的马匹、盔甲、兵器、火器等,总共耗费253,128块银元。
这些东西是由邓小侯爷、五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府小公爷,还有兵部官员一起采购的,三方核对。
如今还剩下银元,下官已经全部整理好,可随时移交给五军都督府。
另外,寺庙原本在周围有15,000亩土地,如今也尽数划归到大明皇家讲武堂名下,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军田,至于具体如何使用分配,则由五军都督府决断。”
说完,便将账册递了过来。
江宁听完,忍不住点头称赞:“你这账算得精细,办事也靠谱,不愧是户部的人。”
孟东青赶忙说道:“侯爷谬赞了,下官实在担不起如此夸奖,不过是尽了份内之事。”
江宁笑着点头,“谦逊而不自傲,不错不错,本侯记住你了,今后好好干。”
随后接过账册,递给邓云飞,便领着高文彩追了上去。
不多时,他们来到演武场。
只见演武场十分庞大,足以容纳上千人进行演练,且各种器具应有尽有,江宁十分满意。
就在这时,朱由校笑着说道:“如今大明皇家讲武堂已经修建完毕,土司子弟和各地武举学子也已到京,朝廷可以马上对这些学子进行录取了。
朕亲自担任校长,诸位也都在讲武堂担任讲官之职,给学子们授课。”
张维贤、陈策、沈有荣等人听完,赶忙笑着点头应下,毕竟能替皇帝教学生,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更何况如今京营还有不少将领,平日有空也可来大明皇家讲武堂给学子们授课。
现在万事俱备,只缺学子。
这时,朱由校笑着走到江宁身前,说道:“江兄呀,要不你来担任副校长,如何?
到时候学子们见了你,也得称呼一声江校长。”
江宁闻言,微微一愣,心中暗呼:“卧槽,这听起来咋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随后赶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想着:“幸亏自己姓江,不姓蒋,不然学生们见了自己就得称呼一声蒋校长或者蒋副校长,那可就离谱了。”
沉思片刻后,江宁还是摇了摇头,一脸正色地说道:“陛下,大明皇家讲武堂只能有一位校长,无需副校长。
毕竟这里出来的学子将来都是天子门生,若再多出一个副校长,将来他们到底听谁的?”
朱由校听完,沉思片刻后也点了点头。
他原本只想着照顾江宁,却忽略了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将来都是要进入军队担任将领的,必须是根正苗红的天子门生,这样才能确保军队对大明的忠诚度,所以只能有一位校长。
一旦出现副校长,将来很可能引发动乱。
朱由校笑着说道:“江兄,还是你考虑得周全,事事都替朕着想。”
听到这话,江宁脸色微微涨红,挠了挠头说道:“陛下,说哪里话。
食君之禄,忠君之忧,虽然臣今年的俸禄已经被陛下罚了半年,但陛下放心,臣不记仇,依然会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实则,江宁心里直犯嘀咕:“卧槽,我拿你当兄弟,你拿我当牛马!
光让干活,不提钱,我还干个毛线呀!”
朱由校听完,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说道:“江兄,你真是朕的好兄弟。”
江宁也赶忙一脸正色地看着眼眶泛红的朱由校,心里暗自窃喜,这下该把自己半年俸禄还回来了吧?
谁知,就在这时,朱由校开口说道:“江兄,前段时间有御史弹劾你在五军都督府当值期间旷工回家。
原本朕正打算将你下半年的俸禄一起发了,但你今天既然这么说了,朕实在有些于心不忍,所以下半年的俸禄就不罚了。”
江宁听完,只感觉一阵心虚,自己旷工的事怎么就被人抖出来了呢?
但毕竟自己理亏,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点头道:“多谢陛下。”
随后视察完毕,众人便各自返回。
与此同时,整个大明皇家讲武堂由京营士兵全面接管。
三日之后,江宁率领五军都督府几位大佬,以及兵部尚书李邦华,对土司子弟和在京学子进行考核,选拔人才进入大明皇家讲武堂。
经过一连三天的选拔,最终招收1500人。
这其中,近800人是土司子弟,他们虽策论成绩一般,但武艺出众。
还有几十人是投靠朝廷的蒙古小部落送来的部落青年,策论直接保送,毕竟是少数民族,能说汉语已经很难得了,好在这样蒙古汉子个个骑射精湛,个人武力突出,也被录取。
剩下的则是来自各地的武举学子。
最后,1500名学子顺利进入大明皇家讲武堂。
三天之后,江宁冒着大雨,顶着一副黑眼圈来到皇宫向朱由校复命。
朱由校看到江宁的模样,吓了一跳,随即赶忙让方正化给江宁端来参茶提神,自己则在一旁认真检查录取名单。
毕竟这些人将来都是他朱由校的学生,天子门生,他自然要亲自把关。
江宁端着参茶的手都在发抖,这三天他实在快累成狗了。
白天负责录取学子,晚上还要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对这些学子进行政审。
1500人的资料,差点把江宁和锦衣卫的高文彩、李若琏、张文和几人累垮。
毕竟这关乎天子颜面,而且这些人将来都是要带兵的,万一里面混进几个反贼余孽,那可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