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待客之道(1/1)

镇江堡的这些商贾士绅、地主大户急不可耐,和杨林说修建堡寨不用官府拿钱,自己这些人全包圆了。只要让他们回去立刻修建堡寨、组建民团,并且参将大人立刻派遣官军去驻守就行。因为镇江堡自马进忠走后防务极度空虚,日常防卫只靠巡检司负责。

从后金第一次围攻叆阳堡开始,他们这些人就提心吊胆的寝食难安,生怕建虏打过来。兵荒马乱的年月,什么都比不上有官军驻守在身边强。

镇江堡的商贾士绅、地主大户们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和态度,当场就给杨林的官军捐钱捐物。各家自己报价,为的就是能让杨参将尽快派一员大将过去驻守。因为他们观看了叆阳标营的训练后大为震撼,纷纷夸赞这是一支强军。有这样的官军在,还怕建虏来犯?

凤凰城的商贾士绅、地主大户们见此眼红的不得了,暗道朝廷怎么就把凤凰城从杨参将手下给划走了呢?这没道理啊!有些人懊恼的直拍大腿。但是自己这边毕竟归马进忠的定辽右卫管辖。修建堡寨、组建民团这事儿恐怕不是一时之间能解决的。自己也不能表现的太直接,否则以后面对马进忠该怎么解释?

他们当中有一些人脑瓜子活络反应快,当即向杨林表示自己愿意在叆阳购置房产田地、开办产业,只求参将大人能给出户籍登在鱼鳞册上。

杨林管莞尔一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先是大大方方说收下众人捐来财物。接着安抚住众人的情绪,尤其是镇江堡的人。告诉他们不要着急,他已经准备让张祝去镇江堡坐镇,到时将与他们一同返回镇江堡。现在大家只管吃好玩好就行,其他的都没问题。

至于凤凰城这些人的请求,杨林故作深沉想了想才道:“你们可以来叆阳购置房产田地、兴办产业。但是更改户籍一事涉及大明例律中相关的法条,还是等一等再说。万一那天朝廷再把凤凰城划归叆阳管辖呢。”

凤凰城众人一想也对,现在要是把户籍改到叆阳去,主事的马进忠马游击会怎么想?即便杨参将和马游击私交莫逆,可一旦涉及公事毕竟要按官家的规矩来。不可能不影响两人的关系。到那时自己这些人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与其如此那就不如听参将大人的,等等再说。

第四日,杨林领着这些人去了天华山泡“温泉”。说是温泉,其实就是杨林今年在天华山修的一处沐浴场所。占地约有两亩,规模不算大。室内外有大小不等的“温泉池”供人使用。而且还有汗蒸室、休憩室、会客室和餐饮室等。

这里对外称“天华山温泉馆”,除了洗浴和休憩的地方是砖石结构外,其它屋舍都是由木头夹制然后再钉上一层炕席而制。周边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蓝天白云微风习习。再有女婢按摩、修脚的服侍,自是别有一番韵味儿。

温泉馆不似后世装修的那么华丽高贵,但贵在典雅温馨。尤其是“汗蒸室”,让这些商贾士绅、地主大户们充满了新鲜感,更让他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情。

在华夏的历朝历代中,国家的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士绅、商贾和地主们的手中。其代表人物就是皇帝。国家能付平稳运行的基础也取决于他们这一阶级。

所以杨林即便有穿越后世的经历,但他也不能罔顾事实逆流而上。而是要有策略、有原则的与这一阶级打交道。达到这一阶级的资源为己所用的目的。当然,在与这一阶级接触中肯定是要给予对方一些特权的。否则人家为啥要帮你?因此双方各取所需、互相依存。

第五日,杨林因为公务众多实在忙不开,便命张祝、邢云衢领着这些人在叆阳城内城外游玩一番。不仅让他们品尝当地各种小吃,并且还领他们看二人转。极尽待客之道。

现在的二人转“孟家班”可了不得,人员能有三十多人。他们二人转唱得那叫一个地道。在杨林编着的各个剧目的加持下,名气蜚声四方老幼皆知。甚至在沈阳、广宁这样的大城也颇有名气。

不过“孟家班”是不出外演出的,想看戏只能来叆阳看。所以这些外来的商贾士绅、地主大户们虽早对“孟家班”有耳闻,可从来未临场看戏。如今一听戏,顿时就被迷住了。

诸如《回杯记》、《马前泼水》、《包公断后》、《陈州放粮》等剧目,都是后世经典剧目,把这些人听得如痴如醉。其中《回杯记》更是惊艳众人,竟被他们一连要求重复唱了三场还意犹未尽。他们纷纷向台上扔大把银票和银子,就为了能再看一遍《回杯记》。

这一幕把张祝看得直咧嘴,悄声问邢云衢道:“邢先生,咱们辽东的商贾和财主们都这么有钱吗?我看这架势可一点儿都不输给关里的财主们。”

邢云衢一笑道:“游击大人您出身草莽,这辽东的商贾士绅和财主们有没有钱您可是要比学生清楚啊。”

张祝闻言老脸一红,道:“我说邢先生,咱们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行不行?我老张是进过绺子当过土匪。但咱不是混蛋。对名声好的、善待佃户长工的富商和财主咱一根毫毛都不动。实在迫不得已动手的,咱也是不打不骂以礼相待,写了借条等日后宽裕了再还回去。”

“再说咱劫了东西也不是独吞,没少给周边的穷苦百姓分发。所以用咱们参将大人的话说,我这是水泊梁山的好汉行为,叫‘替天行道,劫、劫什么贫’?”

“劫富济贫。”

“对,就是劫富济贫!”

张祝一拍大腿道:“咱老张劫富济贫可不是看谁钱多,而是看这个人的名声怎么样。如果是欺压百姓吃人饭不干人事儿的家伙,老子一年绑他个十回八回的票儿都算少的。所以,咱是真不清楚这帮商贾和财主们有多少钱。”

邢云衢又是一笑道:“游击大人,咱们辽东土地开发程度比不上关里各地,所产粮食也有限。但是物产丰富啊。就说咱们辽东特产的人参、鹿茸、貂皮这三样,拿到关里去那样不能卖大价钱?其它的什么东珠、锦缎和山货等等也都是抢手货。你说辽东的商贾和财主们能没钱吗?”

张祝摸了摸下巴道:“可是咱们这边要去关里可挺远啊,这来回没个一年半载的都回不来。”

邢云衢道:“所以啊,物以稀为贵。再加上路途遥远,咱们辽东的东西在关内自然就值钱。泰昌号的孙家为何不去关里的京师而是偏在这辽东守着,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朝廷一直对辽东课以重税,但辽东除了缺粮食其它什么都不缺。要是解决粮食问题,辽东不说富甲天下。至少比关里的一些布政使司强多了!”

张祝沉默了一会儿,道:“所以咱们参将大人对叆阳未来几年的计划都是基于这个原因?”

“那是自然。我这么说都算谦虚的。有时间你让参将给你好好讲讲辽东的未来。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邢云衢点头道:“自古以来,天下具有帝王之气的地方屈指可数。辽东便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得辽东者则可称霸天下’。若是这几年参将大人能把红薯、土豆、玉米这些外来的农作物培育好,打出可以翻几番、十几番的粮食来。你想想那是什么样的情景!”

张祝道:“怪不得参将兄弟时常说辽东自古就是中华锁匙,汉夷杂居福祸相依。辽东稳则国稳,辽东乱则国乱。我等武人生逢建州女真作乱之时,肩负后世三百年的国运和族运。若不能有所作为,必要被后人唾骂。看来还是参将兄弟有学问啊,够咱老张学八辈子的了.......”

邢云衢也是感慨道:“参将大人让咱们陪着这些商贾士绅、地主大户们吃喝玩乐,可不仅仅是表面上这样简单。他这是要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儿,统一形成为我所用的力量。由此再看他的其他布置,皆是如此。参将大人所谋甚远啊,非常人相比。而我们就是要辅佐他达成目标。”

张祝一摸下巴上的络腮胡子,道:“那是那是。要是没有我这参将兄弟,咱老张和弟兄们早就死在富察河畔了。上次咱们俩儿在他那吃饭,他说了很多。咱老张这才知道皇帝封咱们这些人的官儿,里面还有那么多道道。不过不管我那参将兄弟干啥,咱绝对是光着膀子上阵支持他!”

邢云衢被张祝的话逗得止不住笑:“大人,那个不叫光着膀子上阵,是叫‘赤膊上阵’。意思是不加掩饰或毫无准备的参与某事。”

张祝闻言尬笑两声,摆手道:“意思都差不多。不必在意、不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