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最后那一场灭门杀戮(1/1)

什么?!

皇后娘娘竟然死了?!

姜家人眼中满是震惊。

姜夫人之前虽然听姜若梨说过一次,可再次听到心中还是十分难过。

温柔和善的皇后娘娘,怎么就会不得善终呢?

【虽然现在姜家和太子都平安无事,但是贺家败落,那个贺老不会善罢甘休的。】

按照原书的剧情,这时候姜辞砚和姜辞锦都已经离世,姜夫人中风,姜国公在朝堂上也是心力交瘁。

整个镇国公府,只有姜辞安一个人在苦苦支撑,最后也被奸人陷害,战死沙场。

最后那一场灭门杀戮......

想到整个姜家最后的结局,姜若梨面色划过一抹伤痛。

好在现如今大哥和三哥都没有事,娘亲身体也很好,爹爹在朝堂的地位也十分稳固。

贺家若要找突破口,就只有姜辞安和姜家军了。

【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姜家军,不能给贺宗晟可乘之机。】

姜国公和姜辞砚对视一眼,互相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梨儿说的没错,姜家军才是贺宗晟最终的目的。

姜家的危机,还没有真正渡过......

京都某处宅院。

一名中年男子来到院子后门,鬼鬼祟祟的进入院中。

“老爷!”

男子来到房间,看到上首坐着的老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

“老爷!您终于来京都了!”

“大人他......他......”

“您可要为大人做主啊!”

男子“砰砰”在地上磕头。

贺宗晟看着下面跪着的男子。

那是贺明荣之前的贴身侍从,李平。

“李平,起来说话吧。”贺宗晟沉声开口。

“是,老爷。”

李平慢慢站起身。

“之前到底发生了何事?”贺宗晟问道。

李平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缓缓道来。

他最清楚的莫过于今年科考舞弊一事,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无巨细的告诉了贺宗晟。

听到自己儿子病逝,全家被流放漠泽,饶是之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贺宗晟仍是心痛难忍。

贺明荣和贺相元纵然有错,可这承仁帝也太狠了,竟然不给贺家留一丝退路,这是要让他贺家绝后啊!

贺宗晟紧紧握住拐杖,指节泛白。

眼中的愤恨无法遮掩,他直直的看向前方。

既然你皇家不仁,就不要怪贺家无义了!

稳了稳心绪,他看向李平。

“三皇子和婷嘉是怎么回事?”

“三皇子涉嫌勾结江南官员和帮派偷贩私盐,被太子和姜家老三举报,已经被关进宗人府有月余了......”李平说道。

“至于嘉妃娘娘......宫中的探子来消息,只说嘉妃娘娘因为下毒谋害圣上被关进了掖庭,事情具体的情况奴才就不清楚了。”

李平将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

他也只是贺家的一个侍从,之前贺府被抄家,他当时正好因为回乡探亲,从而躲过一劫。

这半年以来,他偷偷藏匿在京都,四处打探消息,希望有朝一日能为贺明荣报仇。

所以当他看到原本闲置的贺家的一处宅院突然有了人,他就知道贺老回京了,便立刻马不停蹄的找了过来。

“老爷!您可一定要为大人和少爷报仇啊!不能让大人就这样白白死了!”

李平又跪倒地上,沉痛祈求。

听完李平的话,贺宗晟眉头紧皱。

李平知道的,与他之前收到的消息没差太多,李平并不知道更多的事情。

见人还跪在地上,他开口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周伯,带李平下去。”

周伯点头应声,将李平带了下去。

贺宗晟坐在圈椅中,陷入沉思。

不多时,周伯返回屋内。

他看向一脸沉思的贺宗晟,开口道:

“老爷,李平已经知道您回京的事情,要不要——”

说着,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无妨。”贺宗晟并不在意,“李平在明荣身边忠心耿耿,从未出过岔子,留他一命也未尝不可。”

“不过他知道贺家的事情太多,将他关在宅子里好好看管,不要让他和外边的人接触。”

“是,老爷。”周伯应道。

“三皇子那边怎么样了?”贺宗晟问道。

“探子一早来报,三皇子还在宗人府关着。”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二小姐被关入掖庭后,圣上对三皇子的态度似乎有所松动。”周伯说道。

提到三皇子,贺宗晟脸寒若冰霜。

他们贺家筹谋多年,先前将宝押在先太子身上,为此他不惜拆散二女儿的姻缘,将大女儿嫁给了先太子。

本以为一切都会是水到渠成,没想到先太子如此沉不住气,不仅搭上了自己的命,连带贺家也受到牵连。

为了抵消当今圣上的疑心,他不得不提前致仕,重头开始谋划。

后来婷嘉的儿子三皇子长大,他们又开始辅佐三皇子,可没想到三皇子也如此不成气候,贺家全家还被搭了进去。

贺宗晟心中郁气难消。

可现如今,他除了三皇子别无选择。

待日后他辅佐三皇子登基,再将贺家人从漠泽召回,到时候倚仗他的从龙之功,贺家的前途仍是一片光明。

想到这,贺宗晟深深吸了一口气。

不能着急,眼下最重要的,是让三皇子重回皇室宗谱。

“周伯,收拾一下,我要进宫面见圣上。”

周伯一愣,“老爷,我们不是秘密进京吗?为何要进宫面圣?”

贺宗晟缓缓摇了摇头,“眼下已不能隐藏了,必须要将三皇子先从宗人府带出来。”

圣上对三皇子态度不是松动不少吗?

那就让他这个老头子再去加把劲。

眼看各国朝贡的日子来临,他必须让三皇子出现在各国使臣面前,让他们看看,大承还有一个不逊于太子的三皇子。

这是将三皇子带至人前最好的时机。

周伯见老爷心意已决,也不再劝说,立刻去安排马车等事。

贺宗晟坐在圈椅中,一遍又一遍回想贺家和三皇子的事情。

半晌,他回过神。

食指沾了茶水,缓缓在桌案上写下一个字: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