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要朕将皇位拱手让出吗?(1/1)

姜若梨脚底一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那个......这个就算了哈。”

制毒,太危险!

咦,制毒?

“那你应该会调香吧?”姜若梨问道。

云珠点点头。

“这个会的。”

调香和制毒,步骤都差不多的,只不过用料不同而已,而且她调的香在云香楼的姐妹中广受好评。

姜若梨一番思索。

“云珠姑娘,你可以跟我去京都,但是不必做我的侍女。”

“既然你会调香,等到了京都,你可以寻一家香粉铺子做活,或者自己开一家店。”

自己开店?

云珠从没有想过这件事。

她可以吗?

姜若梨郑重地看着她。

“云珠姑娘,我赎你出来并不是要你为我卖命。”

“身为女子,我们不能只靠别人,更重要的是学会靠自己,只有自己不会背叛自己,你明白吗?”

云珠身体一震。

只有自己不会背叛自己。

第一次有人和她说这种话。

她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恩人,奴家知道了。”

等到了京都,她会去努力赚钱,然后还恩人的赎金。

“表小姐,行李都装好了。”一名侍从在门外说道。

“走吧。”

姜若梨站起身,向着外面走去。

云珠跟着花蕊走在姜若梨的身后。

突然,她想起来一件事。

“刚刚伯奇不是说,要我去见县主吗?”云珠悄声问道。

花蕊一笑。

“我们家表小姐,就是当今圣上亲封的乐平县主啊!”

原来恩人就是县主!

云珠讶然。

她这算不算,傍上了大腿呢......

来到谢府门口,谢府一家老小站在门外相送。

萧玉璟先上了马车。

自从那日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后,谢府上下全都小心谨慎,连扫地的声音都变得小心翼翼。

如今谢家人要同姜若梨讲话,他十分知趣的避开了。

大舅母紧紧握着姜若梨的手,好一番叮嘱。

“梨儿,有空常来信啊!”大舅母哽咽道。

姜若梨拍拍她的手。

“您放心,我会时常写信来的,以后有空我就回来看外祖父。”

谢老爷心中也有不舍。

“好了,时间不早了,别人殿下等太久。”谢老爷催促。

大舅母依依不舍的松开姜若梨的手。

姜若梨向马车的方向走去。

云珠跟着她走下台阶,心里想着事情。

一不留神,脚下踩空就要摔倒。

一旁的谢二爷连忙伸手扶她一把。

“姑娘小心。”

云珠条件反射的靠在他身上。

“多谢官人~”

声音娇媚无比。

话一出口,云珠骤然反应过来。

抬起头,就见姜若梨和谢家人一脸震惊的看着她。

谢二爷更是满脸恐惧。

“姑、姑娘......”

云珠吞了吞口水,尴尬的直起身。

“咳咳,不好意思各位,习惯了......”

姜若梨无奈的收回视线,登上马车。

云珠赶紧跟了上去。

留下一脸神色怪异的谢家人。

待马车渐渐走远,谢二夫人再也忍不住。

揪起谢二爷的耳朵,将他往家里拽。

“说!你是不是去过青楼!”

“夫人明鉴呐!我哪敢呢!”

谢二爷“哎哟哎哟”直喊疼。

谢老爷收回远眺的目光,听到身后吵闹的声音,头疼的闭上眼睛。

这小老二,真烦!

——

深夜,养心殿。

承仁帝看着桌案上的一封封信,眼底一片幽深。

今日阳平县魏康原贩卖私盐、勾结帮派杀害近百名盐工的消息传来,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官员忿忿不平,有人认为魏康原身为一介县令,做出如此欺压百姓的事情,背后必定有人撑腰。

也有人说太子就这样直接斩杀太过草率,应当押入京都,听凭圣上定夺。

对于太子的行为,承仁帝十分理解。

他本可以将人押至京都问斩,可是承仁帝知道,他是顾及到阳平县的百姓们。

他们受魏康原欺压多年,早就将他视作仇人。唯有亲眼见到仇人悲惨的下场,方能消解他们心中的怨气和愤怒。

若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怨。

可这背后之人......

承仁帝闭了闭眼。

老三啊老三,朕一次次给你机会,为何你不珍惜?

“罗荣,你说朕待老三如何?”

承仁帝紧闭双眼,声音听不出情绪。

罗公公战战兢兢地候在一旁。

听到承仁帝问话,他小心翼翼的回道:

“陛下待三皇子,自然是极好的......”

“啪!”

承仁帝睁开眼,将桌上的折子狠狠甩到地上。

“从小到大朕从未亏欠他,难道非要朕将皇位拱手让出吗?!”

“朕还没死呢!”

承仁帝双目赤红,怒声吼道。

罗公公吓得连忙跪地。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你让朕如何息怒?!”

“他做的那些破事,朕三番五次给他机会,就算他被关在宗人府朕也没有苛待他,特意安排人好生伺候。”

“可他呢?他非但不知悔改,如今竟敢与帮派勾结,做出这迫害百姓的祸事!”

“明天是不是就能起兵造反了?!”

罗公公一颗心都要跳了出来,从未见过陛下如此震怒。

“他的心思以为朕不清楚?就他这样的,还期望朕将江山交给他?”

“做梦!”

“咳咳!咳咳!”

承仁帝刚说完,口中剧烈咳嗽起来,脸被憋得通红。

罗公公连忙站起身,冲外面喊道:

“小顺子!快拿参汤过来!”

说完,伸手一下一下抚着承仁帝的背部,脸色满是焦急。

不一会儿,小顺子端着一碗参汤快步走了进来。

罗公公接过参汤,递到承仁帝嘴边。

承仁帝就着他的手,浅浅喝了一口。

突然,喉间一痒。

“噗——”

一口血喷了出来。

鲜血喷溅到桌案上,信封上一片血色,甚是骇人。

罗公公惊恐地瞪大双眼,吓得声音都变了调:

“快!传太医——”

三位太医匆匆赶来养心殿。

承仁帝虚弱的躺在榻上。

三位太医轮番为承仁帝诊脉。

“如何了?”

承仁帝见三人一番讨论,有气无力的问道。

为首的太医紧紧皱眉,站出来回话。

“回禀陛下,之前您的身体已经能保持平稳,不过刚才臣观脉象,陛下今日吐血乃是气急攻心所致。”

“陛下,您接下来的几天需要安心静养才是。”

承仁帝身体一直不好,前一阵子好不容易调理的稳定些,今日一吐血,之前的养护便功亏一篑。

承仁帝无力地摆了摆手,三位太医起身退了出去。

他自己的身体他清楚,自从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靠各种补药养着。

若不是一直担忧几个孩子,他也不会强撑着一口气活着。

现如今太子羽翼渐丰,他心怀天下,勤政爱民,已是一位合格的储君,朝中众人无不对他赞不绝口。

可偏偏有那不长眼的往眼前撞!

他该出手为太子清一清路了。

“罗荣......”承仁帝虚弱的开口。

“陛下,奴才在。”罗公公赶紧上前。

“宣三皇子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