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希望来了(1/1)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各个地方。

大雪下了半个月,一直到正月底才彻底停下。

而姜岁晚已经兑换了很多粮种,不过,她打算亲自走一趟。

于是找到了谢渝南。

谢渝南这段时间在家里日子过得可开心了。

孙儿环绕,还整天可以和老友们喝酒聊天。

家中父母身体也好,夫妻感情和睦。

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害怕得罪人,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的。

如今,在这皇城里面,他也算是有头有脸被人巴结的存在。

身份地位到了一定地步,真的会少了很多烦恼。

听到姜岁晚召见,就知道肯定要干活了。

说来,这段时间玩太开心都懒了。

宫中。

厉承乾也在,只是没有伺候的人。

“舅舅我已经把粮种都准备好了你要跟着我走一趟。”

姜岁晚说的认真,抬起头认真地看着谢渝南。

这种事情谢渝南去最好。

毕竟有经验!

谢渝南也喜欢和姜岁晚一起出去做事。

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一句。

“我就发现啊!你们两个当了皇上和皇后之后更累了。”

可不是更累。

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关键!

做了这么多事情,外面还没有几个人知道。

就属于那种默默付出。

厉承乾和姜岁晚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两人其实都不适合你在乎外面的人是不是知道他们的恩情。

毕竟,三国统一,普天之下全是他们的。

只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这就够了。

另外就是,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厉思允。

孩子,他们没有打算再生了。

厉承乾也舍不得姜岁晚再生孩子。

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他不会拿姜岁晚的身体去赌。

姜岁晚笑道:“别人知不知道都不重要反正这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只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就够了,谢家去年赚了多少银子?”

之前都忘记问了。

本来是不想问的,主要想知道谢家去年一年为朝廷花了多少钱。

这种事嘛!肯定要让厉承乾心中有数。

也要让一旁的厉思允听听,以后对谢家好一些。

谢渝南道:“之前和你另外两个舅舅还有表哥们算了一下,谢家去年一共赚了八千多万两白银。”

啥!

姜岁晚听到这个数字懵了。

厉承乾整个人也愣住了。

“多少?”

谢渝南很自豪道:“八千多万两白银啊!你们先不要觉得惊讶,觉得八千多万两白银好像很多,实际上我们暗地里还赚了云国和姜国很多银子,谢家偷偷摸摸的开通了经商要道,之前没有做出成绩来我们也不好意思和你说。”

这件事姜岁晚和厉承乾还真不清楚。

因为,谢家做什么生意他们都不会多问。

这是出于信任。

也是知道本来生意都是谢家的,就算有朝廷的帮助,但谢家付出也多。

“那去年谢家花了多少银子出去?”

谢渝南表情严肃了许多:“六千多万两白银。”

花了这么多?

厉承乾更加认真了:“是花在朝廷的吗?”

谢渝南“嗯”了一声后又摇头:“不算全部,毕竟谢家买商铺之类的,最终得益的还是谢家,这也不算朝廷花的银子。”

饶是如此。

厉承乾和姜岁晚也都对谢家感激不已。

“谢家的好我都记在心中。”

厉承乾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谢家去年花掉的银子,比起国库里面的银子都多。

其实想想也是,谢家就是买粮食都花了不少银子,还修路,修书院,善堂之类的。

每一处都是银子。

济世堂也交给了谢家在管。

这些都是赔本买卖。

越是知道谢家的付出。

厉承乾越觉得他欠谢家很多。

姜岁晚心中感谢谢家。

同时也道:“辛苦大家了。”

犹豫了一下又道:“最近几年可能我要花你们不少银子。”

说来也真的不好意思。

谢家为了她们付出太多了。

谢渝南白了一眼姜岁晚:“说什么呢!要不是你们,我们也赚不到这么多,我们付出一点点也是理所应当的,在说了,银子赚了也是用来花的,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当初还是你劝我们说的呢!”

说完,又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来谢家有今日也是靠了你们的帮助,要不是你们,谢家估计已经没有了,我们现在是付出了很多银子没有错,但越是往后看,谢家的收益越大。”

谢家缺的不是银子。

谢家缺的是机遇,是靠山。

好不夸张的说,未来百年谢家都有地位有身份。

现在花掉的这点银子压根就不算什么。

更何况。

他们很疼爱姜岁晚,也都是心甘情愿为姜岁晚付出。

厉承乾心里感动:“舅舅请放心,只要江山还是我子子孙孙的,谢家的地位就不会被撼动。”

小床上,爬来爬去的厉思允把厉承乾的话记在了心里。

等他以后有孩子了,一定要告诫下面的孩子,一定要对谢家好。

外祖一家真的太好了。

厉思允这样想着。

那些表哥表叔他们也特别好。

北梁从来不缺银子。

因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最富裕的富商谢家,就是北梁的钱袋子。

这一次姜岁晚打算带厉思允一起。

于是姜老大夫临危受命。

来到棉城。

依旧是之前放置粮草的大仓库。

姜岁晚直接把粮种放在了大仓库里。

有很多南瓜种子都是从西州运送来的。

之前那一百多辆马车,可不是说说而已。

至少有十辆马车装的都是南瓜种子。

不过,不能全部给云国,有一半留给了姜国。

谢渝南虽然没有被封官,但他的身份比什么都好使。

只是一个命令下去,就来了好几个知府。

云国的疆域本就没有北梁大。

过年期间,这些被派遣来的官员已经都熟悉了。

谢渝南已经把所有的种子都分配好了。

知府们凭着地来分。

有官兵在,通往各州府的官道都被清扫了出来。

距离春耕不久了。

必须要快点把粮种运送到位。

等到春耕的时候,粮种能够在百姓的手中。

姜岁晚在棉城待了十天。

十天后,就和谢渝南出现在了之前属于姜国的武城。

早早得到消息的知府们,已经提前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