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等待(1/1)

四公里外,带着小队等待其他小队到来的熊英英,正在军用平板上查看其他队伍的位置。

目前,在坊琅市执行任务的小队,共有13支。

明确反馈能到达的,只有3支。

并且,还有一支在思维型异变体的感知中被屏蔽了信号,失去关联。

眼下,平板上跳动的绿点,只有两个。

蓦地,屏幕上陡然出现一个全新的绿点,而且距离他极近!

更让他惊讶的是,绿点的靠近速度异常的快。

缩放画面,它的行进轨迹并不平滑,可架不住它快呀。

眼瞅着,它已经在两公里之内了。

“这速度,不能是小队的推进状态啊。”

“怎么,总部指挥出bug了?”

熊英英有些疑惑,冲耳麦低声询问,

“肖宇,看你九点钟方向,有无人员靠近。”

“距离...两公里内。”

楼顶,肖宇立马俯身,将自己隐藏的同时回报,

“收到。”

看向九点钟方向,他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异状。

确定安全后,他绕到另一个方位,看向地面。

这个位置,可以看到一整条街道。

可一眼看去,整个街道除了游荡的丧尸,什么都没有。

“肖宇,一公里以内了。”

“十一点钟方向!”

熊英英的指示,再度响起。

肖宇一惊,抬头去搜寻目标。

刚一抬眼,他身形猛然一震,雕塑一样立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

因为,他感觉到一只极有力量的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谁!?”

他轻喝一声,可背后的人没有答话,却也没有发动攻击。

壮着胆子,肖宇缓缓回头,正对上全封闭作战头盔的护脸镜。

墨色涂装,倒映着他惊慌中带着果决的双眼。

但转瞬间,这抹惊慌便退去,转为一丝恼怒。

他倏地站起身,一把将身后的人推开,因为按在他肩膀上的手也没有任何力道了。

“李杨!”

“你真是一点屌意思都没有。”

肖宇没好气的骂道,那后背极具特色的重弓及长长的无羽箭矢,不是揍过他的李杨又有谁?

“嘿嘿,”

闻言,李杨也不恼怒,只是打趣,

“警惕性也不行么!”

“我可是在三公里外,就抓到你了哟。”

肖宇无奈叹气,服软中又带着一丝阴阳怪气,

“是呢是呢,谁有你变态啊。”

说着,他不忘向熊英英汇报,

“队长,你说的人到了,是李杨。”

说完,肖宇告知李杨,

“队长就在楼下,不送。”

李杨笑眯眯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找到下楼的入口。

同熊英英碰面,后者站起身,看着全副武装的李杨,脑门上就差刻上三个问号了。

上次见面,是墨镜。

这回,直接封闭头盔了?

到底是隶属最高研究组的人,实力够强,也够怪的。

“上头告诉我,让我来跟你汇合,配合营救商业中心的幸存者。”

闻言,熊英英沉默了。

因为,他压根没接到这样的命令。

就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平板一震,一则命令下达。

熊英英点开一瞥,又不着痕迹的将其切掉。

命令内容,确实是协同李杨进行营救行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句:

任务完成,联合所有前来执行任务的坊琅试验小队,护送李杨返回幽京幸存者营地。

熊英英心中,疑窦大起。

以他对李杨的了解,他的战力表现还用人去护送?

押送还差不多!

不过,看来上头对李杨的实力评判比自己更高,竟然要所有能来的小队联合护送。

潜台词不就是,李杨一个人得那么多人才能压制?

“怎么搞的,这么久也不吱一声?”

李杨口中念叨,自来熟的坐到一旁的沙发上。

他说话声音透过密封的头盔,嗡嗡的,像马蜂成了精。

熊英英挨着他坐下,半开玩笑式的答道,

“这不是在请示领导,要怎么攻取商业中心。”

话音未落,李杨抬手打断熊英英,

“哎,别!”

“是我配合你们。”

说着,他也有些奇怪,

“怎么,上头就没给你们更多的情报?”

“这里盘踞的武装,不会超过三百人。”

“以你们的力量来看,根本不够看,也就是扫尾撤离幸存者麻烦一点。”

听李杨这么说,熊英英也奇怪了。

“怎么,有关这里的消息,该不会就是你传递的吧?”

李杨并不掩饰,点点头,

“没错,是我。”

熊英英若有所思,而后笑了笑。

“那没事了,上头的意思是,不放走任何一个武装分子。”

“所以,还有其他的试验小队协同,别急。”

李杨心想,我急个毛线急,那么多人,轮得到我当显眼包?

顶多顶多,我也就打个酱油就完事了。

心里这么想,李杨不会多嘴,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熊英英聊着。

看向房间里的队员,和之前遭遇时,差距颇大。

首先是装备上,不再是那种“复古”版,而是热武为先。

其次,有超过一半的人,在调试无人机。

很明显,此次作战无人机要协同部队发挥作用了。

也是,周围没有思维型,部队当然要竭尽一切可以利用的科技,尽可能武装自己。

成为旧时代的武者,也是环境所逼嘛。

最后,李杨注意到,协同作战的最大帮手微型无线通讯人手一副,这将给熊英英的指挥带来巨大帮助。

极优秀的个人实力,在无人机和无线通讯的的帮助下,哪怕小队只有十人,保持战力状态下的散布之广,仍然超乎想象。

“哎李杨,你不来一副无线耳麦?”

熊英英开口询问,得到的是李杨十分鄙夷的回复,

“咋,当官当上瘾了?”

“想把我也纳入指挥呗。”

一听,熊英英心里无语至极,干脆连话都不跟李杨讲了。

李杨乐得清净,实际上这也是他无奈之举。

他可不想自己的面目赤裸裸暴露在熊英英面前,今天不是往昔,有搏杀迸溅的血液作遮挡。

许久无话,时间滴答滴答,距离三点整越来越近。

熊英英的军用平板受到讯息,小队相继达到指定位置。

在总部的关联下,通过卫星相互达成联系。

一支试验小队,三支异变体小队,四支队伍正好应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一线指战员,由熊英英担任。

在他的命令下,四支小队的无人机纷纷升空,实时监测秣陵商业中心,并为接下来的推进打好辅助。

试验小队所属的连队,保持三百米距离推进。

中、重型火力不介入战斗,全由试验小队轻武器应对战斗。

三点整,坊琅市外,一整个合成营部队正式向城市进发。

协同作战的,还有四支连队所属的异变体小队。

强大的火力,撕开尸群,又同步在汇集更强大的尸潮。

人类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终归是向着人类的。

它们,成为抵挡丧尸的最大助力。

从边缝、街道涌出的丧尸,在合成营搭载的强大火力中,连朵浪花都翻不起来。

并排推进的车队洪流,汹涌的火线绞杀下,可不是当初以连为单位的火力能比拟的。

势不可挡,是部队的唯一写照。

幽京营地,总指挥部。

针对部队推进城市,当然是目前的重头戏。

被同步传达的画面,还有坊琅营地指挥部。

双方,都在关注这场营救。

营级单位下场,标准地级市城市。

此次作战也会成为经典案例,类似于铸江市清剿作战,只是即达目标不一样。

“喂,喂,我是试验小队队长熊英英,都能听见吗?”

熊英英的话音传来,正在调试通讯。

各队队长的名字,一一汇报,通过无人机及队伍所属车组,已然将通讯频道建立。

没有思维型异变体的干扰,十几公里直径内通讯畅通无阻。

“现在是三点零二分,三分钟后,向秣陵中心区域推进。”

“所有队员,借助一切有利伪装,尽可能的隐藏身形,避免不必要的开火。”

熊英英一边下达命令,一边滑动平板,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放大,一一给各小队指定推进地点。

“半小时内,各队务必到达我指定区域。”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