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意外?11(1/1)

听见自己的老底被人揭了,牛哥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不悦的神色,他赶紧解释道“你们知道什么,去年夏天的那场暴雨,东面有一处出现了山体滑坡。

现在那里路不成路,林不成林的,我一个人上去倒是好说,领着他们四个安全吗?”

牛哥话音刚落,又有一个摩的司机说道“我就说嘛,怎么还会有牛哥你不敢上的山。

哎,对了,我记得之前有一次赶集的时候,你不还和一个刚卖完山货的人一起进山,说是要去采树上天然干的猴头菇吗?

牛哥,你那天采着你猴头菇没有,卖了多少钱啊?

现在经济不景气,连咱们摩的行业都受影响。

要是赶山真的挣钱,牛哥我直接拜你为师得了,你也带带小弟。”

这个摩的师傅的话说者无心,可是在林牧他们听来,却又是另一个意思。

刚才那个人的话,完全可以证实,在柳兴民出事的时候,是和这个牛哥一起进的山。

这样看来,牛哥的作案嫌疑直线上升!

可林牧并没有直接将牛哥带回去,毕竟他们手里,目前还没有能钉死牛哥的证据。

所以林牧只能和牛哥说道“西面就西面吧,反正我们从哪条路上山都行。

牛哥,要不咱们约定一个时间地方,明天早上我们四个去找你。”

听林牧这么说,牛哥便说道“明天早上七点,你们就在这块等我。

我看你们都是开车来的,到时候我骑着摩托客车在前边,给你们带路。”

听牛哥这么说,林牧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并掏出钱包,准备给牛哥付定金。

牛哥却伸出手,拦了一下说道“定金就不必给了,我这这么多兄弟看着呢,你们估计也不至于骗我。

等明天我把你们从山上带下来,你们再直接给我钱吧。”

听了牛哥的话后,林牧也没有再推辞,还把手里没发完的烟全都留给了牛哥,便带着自己的组员离开了。

案子调查到这里,嫌疑人也基本上可以锁定了。

可是柳兴民不是死于意外,只是他们基于现有条件,对案件的猜测。

如果没有实证,即便抓住了牛哥,他也可以轻易的推脱掉。

现在案件的关键,就在于白淼和技术队的人,看看他们经过今天更加细致的现场勘察,能不能发现新的线索。

林牧带着组员们走出一段路后,才掏出手机给白淼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刚响了两声,便被人接了起来。

白淼干净的声音,透过电话听筒传了出来“头儿,我这边发现新的线索了!”

听白淼这么说,林牧立刻追问道“你发现了什么线索?

能证明柳兴民的死亡,并非意外吗?”

听到林牧的问题,白淼在电话那头轻笑出声道“是的头儿,我们今天新发现的线索,不光可以证明柳兴民的死亡并非意外,还可以证明,嫌疑人的身份!”

白淼说到这里,故意绕了个弯子,没有直接说下去。

林牧也知道,白淼这是故意吊他胃口呢,可还是配合的问道“你们到底发现什么了?”

这次白淼终于直截了当的说道“今天上午我们在柳兴民滑落的地方,发现了一块沾血的石头,和一根上面有喷溅状血迹的树枝。

在看见树枝上面的喷溅状血迹时,我就觉得非常可疑。

这也是为什么,我当时非要跟着技术队的车,先返回市局的原因。

经过二次尸检,我发现柳兴民的右手指骨,有骨裂的痕迹。

因为柳兴民的尸体腐烂严重,加上他是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所以我在第一次尸检的时候,忽略了这些细节。

而这些骨裂痕迹,和那块沾血的石头完全吻合。

也就是说,柳兴民在从山上滑落的时候,并不是直接落到了山坳里,而是在滑落的过程中,抓住了一个歪脖老树的树枝。

但是嫌疑人在这个时候,非但没有拉柳兴民一把,反而是捡起了一块石头,用力的砸柳兴民抓住树枝的手。

致使柳兴民因疼痛而松开树枝滑下山坡,摔死在山坳里。

而我们在那块沾血的石头上,除了提取到死者柳兴民的DNA样本之外,还提取到了另一个人的指纹。

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和你说,我们除了找到了,可以证明柳兴民的死亡不是意外的证据。

同时还找到了,能证明嫌疑人身份的东西。”

听了白淼的话后,林牧也长长的呼出口气,然后继续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你们应该是已经通过指纹比对,查到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吧?”

听林牧这么说,白淼也没吝啬夸奖的说道“头儿,你还真是聪明!

确实如你所说,通过指纹系统比对,我们这边已经查到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

石头上的指纹,比中了一个叫牛力田的人。

户籍资料上显示,牛力田,男性,55岁,已婚,务农。

蕊蕊那边在排查牛力田的户籍资料时还发现,牛力田的名下有一台摩托车,之前因为无证营运载客,还被有关单位处理过。”

听白淼这么说,林牧也立刻说道“我们刚才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同样锁定了一个叫牛哥的嫌疑人。

有人看见在柳兴民出事那天,就是和这个牛哥一起往银霞山的方向走。

我刚刚也和这个牛哥,正面接触了一下。

我发现,这个牛哥在有意逃避提起银霞山的东面。

他应该是不想有人,从银霞山的东面上山,发现柳兴民的尸体。

不过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柳兴民是死于他杀。

所以我刚才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和这个牛哥定好,明天一早再见面。

既然你这边已经找到了,可以定死嫌疑人的证据。

那么明天早上,就是我们这个“意外”事件的收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