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曹休探查新野空城(1/1)
由庞统与张飞统领的第三路大军,任务是驻守新野和樊城一带。
与曹魏大军周旋,确保襄阳的安全。
避免腹背受敌。
此路大军虽不直接参与汉水决战,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樊城失守,襄阳将陷入危局,而襄阳是刘备势力在荆州的核心。
第四路大军。
则由刘备亲自统领。
麾下大将有赵云、庞德、张任、陈到、傅肜、姜维等人。
兵力雄厚,兵种齐全。
既有步兵也有骑兵,还配备很多的大型船只。
此路大军的作战目标,是通过水路,长驱直入,快速攻克建业。
此路大军,被所有人寄予厚望,这是一支能击溃东吴的核心力量。
再说马匹、铠甲、战船、以及攻城器械等军需物资。
经过孔明多年的经营,刘备势力的军备已极为充足,兵力总数亦不落下风。
……
就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际。
细作传来消息,曹魏与东吴已达成联合。
曹魏大军从宛城出发,沿陆路南下,东吴则以水军为主,从汉水西进。
两军相约在襄阳会师,与刘备军展开决战。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
即将拉开帷幕。
……
刘备在荆州调兵遣将,排布阵势,准备迎战曹魏。
与此同时。
曹丕也在洛阳,紧锣密鼓地选拔将领,调动兵马,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曹丕任命夏侯惇为主将,统领曹休、曹真等一众将领,率大军在宛城集结。
随后,夏侯惇奉命率军,向襄阳方向进发,意图直逼刘备的荆州腹地,与东吴水军会师。
此时,曹魏与刘备势力的疆界,位于宛城与新野之间。
夏侯惇此次进兵的路线,恰与当年孔明初随刘备时,曹军南下荆州时的路径相同。
历史的轨迹似乎在此重叠。
然而时过境迁,双方的实力与局势,已大不相同。
……
从宛城出发后不久,夏侯惇的大军便抵达博望坡。
时值初秋。
博望坡上依旧芦苇丛生,青翠的芦苇尚未枯黄,并不易燃。
然而,夏侯惇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当年博望坡一战,夏侯惇被孔明以火攻之计大败,险些丧命,这个教训,夏侯惇没法忘记。
此番再度行军至此,夏侯惇生怕重蹈覆辙。
为防不测,夏侯惇派出大量探马,仔细探查前方敌情,确保安全后再行进兵。
即便天色尚早,夏侯惇也下令早早结营休息,绝不冒进。
如此步步为营,夏侯惇的大军行进缓慢,耗费了许久时日,才终于抵达新野城外。
……
离新野数里远时。
夏侯惇的大军,停住了脚步。
远远望去,新野城上竟无一面旗帜飘扬,城下城门大开,城内寂静无声,仿佛一座空城。
曹休见状,心中大喜,他对夏侯惇说道。
“将军,刘备兵马定然已弃城而逃,今夜我军可以城内屯扎。”
言罢,曹休拍马便行,率先向新野城奔去。
夏侯惇闻言,心中大惊,急忙高声喝止。
“文烈且住!此城恐有埋伏,不可轻进!”
夏侯惇欲唤住曹休,然而曹休已率麾下人马,策马远去,径直冲入新野城中。
……
夏侯惇见状,心中焦急。
他急忙命曹真率大军驻守城外,自己则亲率一小队兵马,紧随曹休之后入城。
夏侯惇入城后,迅速追上曹休。
夏侯惇沉声责备道:“文烈,刘备军素来狡诈,空城之计不可不防。”
说着,夏侯惇又长叹一声,又说道。
“昔日攻新野,诸葛亮便以空城为饵,诱我军入内,继而纵火烧城,我军损失惨重。”
曹休闻言,却不以为意。
曹休淡然说道:“将军多虑了,吾观此城并无埋伏,方才敢率军入城。且吾已命人四下探查,将军大可放心。”
片刻之后,士兵们纷纷回报,新野确为空城,城中并无异常。
曹休微微一笑,对夏侯惇说:“将军,如何?末将所言非虚吧?”
可夏侯惇眉头紧锁,心中仍觉不安。
夏侯惇亲自沿着街道前行,转过一处街角后,夏侯惇骤然脸色大变,他急声高呼。
“速退!速退出城!”
魏军士兵见主将如此惊慌,虽不明所以,却也不敢怠慢。
纷纷仓皇退出新野城。
……
出城后,曹休不解地问道:“城中并无动静,将军何故如此惊慌?”
夏侯惇神色凝重地说。
“城中许多房屋之上,皆堆满柴草。刘备军定会在城外发射火箭,纵火烧城。此计与当年如出一辙,不可不防。”
言罢,夏侯惇回忆起上次的新野之战。
上次魏军因中孔明之计,被烧得惨败,那一战的惨痛教训,令他至今心有余悸。
于是,夏侯惇果断下令,大军不得入城,只在城外屯扎。
夏侯惇还安排大量巡夜士兵,严加防备,以防刘备军夜间偷袭。
曹休虽未亲历上次新野之战,但也曾听闻其惨状。
见夏侯惇如此安排,曹休亦不再多言。
……
是夜。
月明风轻。
城外一片寂静,未见半个刘备军士兵的踪影。
翌日,士兵们纷纷抱怨。
“哎,好端端的一座城池不去住,偏要睡在城外。”
“夏侯将军怕有埋伏,可半个敌兵都没见到!”
“依我看,咱们的将军,真是被刘备军吓破了胆!”
“是呀,是呀。”
士兵们低声议论,言语间不乏讥讽之意。
然而,夏侯惇对此充耳不闻,依旧坚持己见,严令大军不得轻举妄动。
……
经过新野,夏侯惇大军继续向前推进。
不过,后边的一段路程,却不再如之前那般平静。
刘备军的旌旗,不时在前方闪现,战鼓声时而响起,仿佛随时会有伏兵杀出。
见此,夏侯惇自然下令。
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可魏军做好战斗准备的时候,刘备军却又悄然无踪。
经过探查发现,这些都是刘备军布下的疑兵之计,旨在扰乱魏军的行军节奏。
……
其实。
放弃新野,用柴草令魏军心疑,以及各处的疑兵。
所有的这些。
都是庞统根据当前形势。
所制定的战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