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1)

房子的事儿还没弄清楚呢,小陈又来了。

“奶奶,嫂子,事儿定了,已经下通知了。”

小陈看着很高兴。

“下来文件了,还有一周,我哥他就能回家了。”

“唉呀妈呀!”

老太太一拍大腿就开始嚎,嚎了一嗓子觉得不好,又默默地流眼泪,一边流泪一边用手抹,就是抹不干净。

虽说之前去的时候就知道能减刑提前出来,但是事儿没定下来,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变动。

这下子好了,这下心里稳当了。

于玲看着她那个样儿,觉得不能这么下去。

老太太这岁数,心境起伏太大也不好。

“奶,咱是不是的去县里给他买几件新衣服啥的?”

“家里有……去,去买。得买几件新衣裳。”

大孙子在里头,看着是长个了。

“对,人家提前打电话就是让咱们提前送衣服进去,有要求的。”

小陈怕她俩不知道,赶紧提醒她们。

“那咱今儿就得去,不然来不及的,七天后就得去接他吧?”

于玲看看小陈,“是,嫂子说的是,一周就得去接我哥。等我去了在跟人家确认一下具体日子。

咱们要是买衣服的话,还真的就今天去。

买完了洗干净晾干了我好给他送过去。

这样,我开车来的,给你们送过去,买完了咱们再回来。”

老太太一听这个,赶紧收拾东西拿钱。

祖孙三个坐上车,小陈开着车带他们去县城。

“奶,你知道县城什么地方卖衣服吗?”

“艾玛,那我可真不知道。”

“陈,你知道吗?”于玲只知道他姓陈,具体叫啥不知道,她也不好意思问,就这么叫了。

“我知道,咱们县城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服装城,批发零卖的都在那。

还有一个就在它后身,叫商业一条街,那地方就是一个个的服装店,衣服卖的比服装城贵点。”

于玲大概知道了。

“行,那咱就去那边,给你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置办。”

这两年改革开放了,从南方过来好些时兴的花样。

男装也是有不少的品牌店铺。

于玲掂量一下手里的钱,拉着老太太一头扎进服装城。

小陈最大的作用,除了抱孩子,就是做模特。

老太太说石头跟小陈身量差不多,那天看着俩人高矮胖瘦的差不离。

既然这样,那就有参照了。

于玲从进门口的内裤袜子店铺开始,带着老太太一路的扫货。

袜子来一沓,厚棉袜子白的黑的灰的,一块钱四双,这也太便宜了,买两块钱的。

男士内裤,小陈看着老太太和于玲在那比划大小和松紧,摸摸看看揉揉捏捏的,他不太好意思,就抱着孩子在门口。

于玲觉得他一个大男人,扭捏啥?

这有啥好难为情的?

她又不是给他买,又不用他试穿!

俩人挑来挑去,货比三家,最后平角裤各种颜色给来了六条。

其中有一条红色的特别扎眼,老太太特意嘱咐必须拿着。

行,拿上。

于玲觉得可以给他来条运动的大裤衩子,晚上睡觉穿也很不错。

老太太说不用,这夏天的大裤衩子以后再说。

俩人从一楼跑到三楼,从袜子内裤到秋衣秋裤,从毛衣毛裤到绒衣绒裤,从牛仔裤子到抓绒外套,从马甲背心到外面的棉服。

最后给他挑了两双棉鞋和保暖厚底的旅游鞋。

于玲看着这里的物价,什么都觉得好便宜。

老太太看着这价格,什么都觉得卖的贵。

于是于玲管着挑样子,老太太负责杀价。

一旦老太太摇头要走,于玲坚决配合,说走就走。

毕竟自己的钱那是自己一脚一脚蹬三轮卖菜卖出来的,能省一分是一分。

祖孙俩配合的非常默契和到位。

三个小时后,俩人满载而归。

小陈依旧负责开车给她们送回去。

临下车的时候,于玲特意把小陈试过的那双运动旅游鞋放在了后车座没拿下来,其他放在后备箱的都拿下来了。

天也不早了,小陈急着开车回去,老太太想留他吃饭,小陈拒绝了。

“奶奶,天也不早了,我趁着天还没黑开车回去,等我哥回来了我一定在这吃饭。到时候您撵我走我都不走。”

车要开了,于玲才对他说,“后面那双鞋是给你的哈。”

“唉,嫂子,我不用。”

说着他就要开门下车。

于玲一把给他推上车门,“拿着吧,你叫我嫂子,送你双鞋穿也没啥,天也不早了,赶紧走吧。”

小陈看着就不像是那种能跟女人拉拉扯扯的人,他挺不好意思的。

“那,谢谢嫂子了。”

于玲笑了笑,“行了,路上开车慢点哈。”

“哎,奶奶我走了啊。”

老太太冲着他摆手,“走吧走吧,慢着点,看着点道啊!”

俩人目送小陈走了,这才回去。

于玲还得去大棚把菜拉回来,老太太这顾不上捣乱的苗苗,她去了西边院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会儿都四点半多了,院子里的小拱棚还得盖帘子呢,再不盖帘子,晚上温度该不够了。

其实这会儿盖都有些晚了。。

不过好在是在自己家院子里,周围有墙挡着,温度没那么快降下来。

老太太看看里头的菜,还成。

盖完草帘子她又跑屋后头那块麦地看了看,麦子地里的红根菠菜都大了,这会儿温度低,那叶子看着墨绿墨绿的,都铺展着长在畦埂上。

这地方过年都要供祖宗祭祀的,家家户户的供祖宗得有猪头和鸡鱼的,摆三牲的时候上面得有菠菜,一般人家冬天没有,都得赶着过年赶大集买点。

那会儿的菠菜卖的才贵呢!

她又看看屋后头在玉米秸秆底下压着的那些,长得也不少,还有一些荠菜,长得一片片的,密密的挤在一起。

孙媳妇说了,再让他们长长,她就该挖了卖了。

就赶着过年那段时间去卖,才能卖上价。

到时候她带孩子守着店,孙媳妇要去赶大集,赶着年多挣些。

老太太忙活完这些,这才回去做饭。

一进门,“哎呀我的小祖宗啊,你可真是。”

下午他们买的衣服鞋子都在袋子里,回来就放在小床上。

她这一眼没看着,小孙女都给掏出来,扔的到处都是。

“你下来,这不是你的,是给你爸爸买的。你想要,奶奶下回赶大集给你买花花袄啊。”

“叭叭的,巴巴的,巴巴。”

“哎,对喽,你爸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