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1)

这新鲜的鱼味道就是不一样。

嘎刀鳞这种鱼就一条大刺,去了这个,两边都是一块块的肉。

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饭,简单的食材做出了最正宗的农家炖鱼的味儿。

拿着喧乎的大馒头,沾着盘子里的鱼汤,小苗苗一个人就干了半条鱼。

虽说这鱼个头不大,一条也就巴掌长,于玲还是怕给她撑着。

“看不出来,你这小东西还稀罕吃鱼。

愿意吃鱼,这还不好办?”

确实好办,这会儿的塘子里,河里都是鱼。

集市上的鱼便宜的不成。

老太太原先不爱弄这个,就是刺儿多,怕卡着孩子。

这嘎刀鳞一根大刺去了,肉多刺少,也没什么腥味,孩子吃正好。

“这鱼不错,就是不不知道下回还能不能买着。”

于玲也觉得这玩意儿可以多吃。

总比猪肉便宜吧。

“这玩意儿不稀罕,水库里有的是。

没有这个还有黑鱼啥的,鲫鱼也不少,鲫鱼熬汤给她下面条也一样好吃。”

也对。

农村的大水泡子里,什么鱼没有。从此苗苗小朋友开启了吃鱼的生活。

这话暂且不提。

日子一天天的过,于玲隔三差五的跑跑街里和县城。

跑县城还是很稳定的,她基本上三天一去。

也不多带。

但是物价涨涨后,她也跟着小幅度的提了价格,就这样,还是回回卖空。

就这么卖到了秋收。

“这回东西可不少。”

老太太看这满满一车,“你能卖了了吗?”

“不知道啊,试试吧!”

于玲想着过几天就要收花生了,虽然地不大,也就两亩地,但是自己没干过农活,不好说能干几天。

怎么着估计也得三四天吧?

一路进了城,还是去了公园边上。

“你今儿带得有鸡蛋不?”

“有,大妈,我家得秋收了,我下回来得四五天以后哈,要是要别的东西,我估计带不了了。”

“那我多买点。”

她前面去菜市场买鸡蛋,这几年养鸡场多了,都用那鸡饲料喂鸡,蛋倒是大了一圈,还有那种双黄蛋。

看着挺好,她可不喜欢。

那三四个月就催着出棚的鸡,可不比这农家粮食喂出来的。

她就爱买这个小于家的菜,贵了也买。

再说了,菜市场也涨价了。

“这个小于,她不是天天来卖菜啊?”

有那买了菜提着一起回去的老太太拉着呱唠着嗑。

“不是,她就是住县城边上的村里,差三岔五的骑车卖菜呢。”

“这小媳妇卖的行,东西都挺好。

我这腿脚的不爱去那边菜市,太远了,这不刚好我们离着近,我每回就多买点,放冰箱,也方便。”

“你别说,她要是天天在这摆摊,也不错。”

“我看小区那边不是开了一家店?卖的水果,偶尔的也带点菜?”

一个老太太插着话,另一个老太太摇摇手,

“不行,那家卖的贵不说,还不让自己拿,那菜第一天卖不了,第二天都蔫吧了,一分都不省,说是什么超市都这样。

连个塑料袋都收钱。

我去过一回,买一回菜,菜不多,钱倒是没少花,我可不去了。”

老太太们闲聊着走了,但是这话于玲听着进了心。

天天在大马路上卖菜确实是挣钱,但是要是有个固定摊位那也不能少挣了。

她以前住的小区里都有生鲜超市。

但是这会儿还没见哪个小区里有卖菜的店。

水果的倒是看着一个,要是自己在这开一个,那估计能行。

不过她得考察一下市场,找个合适的位置。

最主要的,开店得有房子。

自己肯定没有,那就得租房子,问题是租房子贵不贵呢?

看租房子这事儿不着急,因为秋收开始了。

好在家里的花生地就在屋后头,离着家近不说,运东西也方便。

在于玲的印象里,农业机械化早就普及了,但是她没想到,在这里还没普及。

不,应该说是普及了,但是家里就一点点地的,不值当的进行大型机械化收割。

尤其是花生这些。

但是她没想到,这会儿的机械化,连小型机械化都达不到。

没法子,纯纯人工进行收割。

老太太一个老人,虽然六十岁不算老,但是也不年轻了。

拉犁这种活儿那肯定不能是老太太来,只能于玲挽着袖子上手。

这会儿也就农历八月初七八,早上已经开始觉得凉了。

新出炉的农民于玲同志穿着厚褂子,肩膀上垫着厚厚的毛巾,带着白线工作手套,拽着肩膀上的绳子,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奋力的走在地里。

老太太在后面给她扶着犁。

没法子,这要是靠她俩一锄头一锄头的刨,那得刨到什么时候去,俩人一合计,沿着边来一遍,再拔就容易多了。

事实证明确实快。

这会儿的地里长满了花生,犁起来很快,就是有一点不好,容易给花生犁掉了,于玲前面走着,第一趟还没看出啥来,第二趟就看出来,地里落了不少花生。

看来这机械化也不是完美的,还得加上人工扶着。

俩人犁一趟歇一歇。

苗苗自己在地头上玩,一会儿叫叫她,她就从花生秧子里站起来。

有那高的地方,站起来还看不着她。

老太太怕出事儿,一会儿就出去找找她。

犁了三趟,俩人就搬着小凳子坐着拔花生,一人前面一个筐子。

直接坐着摔花生,倒也不费劲。

提起一把,“啪啪啪啪,”掉完了,再换一把,继续啪啪啪啪的摔。

摔满一大筐,老太太那边也差不多,俩人合力抬上小推车,于玲推着运到家门口的平地上。

早上老太太就给这地方扫干净了,连小石子都扫干净了。

直接倒地上,摊开晒晒,这几天日头毒,晒个两三天就差不多了。

推了两趟,于玲同学感觉有点累。

为了偷懒省点力气,于玲给家里的三轮车清理出来,直接骑到地里,又给小推车推到地里,她跟老太太一人把着一辆车,直接在车上摔花生。

事实证明,骑车就是比推车省劲儿。

老太太虽然上了岁数,但是干活一点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