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魇兽大骑兵(1/1)

此事过后。

有关红线的研究等级,被黎木从“一级”提高到“特级”。

需专业高集人员,严格遵守每一个步骤,进行定向试验。

并,每一个步骤需要在护卫监视下完成,且每个阶段都需要向高层汇报情况,做完分析再判断是否进行下一阶段。

上一个“特级”,还是恶魔淤泥这种触之即扭曲的东西。

红线研究升级为特级的消息迅速在组织内传开,一时间压力倍增。

毕竟上一个特级研究恶魔淤泥,曾让不少专业人员陷入恐怖的扭曲状态,至今还有人在疗养院里没能恢复。

而有关恶魔淤泥的了解和应用,至今没有太大进展。

负责此次红线研究的小组,皆是从各部门抽调的精英。

他们身着特制的防护服,甚至签好了“家庭补偿协议”,将在护卫的严密监视下,小心翼翼地开始第一步试验。

无论淤泥、红线,其背后,都远不是现在的部落能抗衡的存在。

但比起一无所知的不甘毁灭,能够仰望,已经是莫大的机会了。

......

虽说。

怪鱼、红线的事情,甚至是魔王、特斯拉、哥布林、边境之森、制定法律的事情让黎木最近头疼无比。

不过,却也有不用黎木担忧分毫的“纯粹”好消息。

比如,魇兽的驯化与编制。

魇兽在来到部落后,似乎并非如外界形容的那般“桀骜不驯”。

在外面。

魇兽,就是“固执”“一根筋”“高傲”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大部分魔兽、野兽,虽说有一定智慧,但本质都是遵循基础本能的活着。

吃喝拉撒,繁衍刺激。

所谓“威逼利诱”,辅助契约、魔法,特殊的体系手段,消磨野性的传承,便是契约、驯化魔兽的关键。

可魇兽呢?

哪怕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最丰富的异性资源,强大的实力压迫,环境的塑造引导,依旧无法使它们轻易折服。

这种“不懂变通”,便是其驯化难度大大提高的根本所在。

有研究者曾猜测。

这与魇兽的“梦魇”能力有关。

它们天生便是“徘徊”于梦境与现实之中,又生为脾性古怪暴虐的魔兽。相当于每一只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此,便造就了它们极度的“自我为中心”的生存逻辑。

它们不认定的东西,你无论怎么恩威并施,都难以撼动。

当然,这毕竟也只是一种猜测,具体如何,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报告。

所以,部落能顺利驯化魇兽,简直是出乎黎木的预料。

部落比起外界的先进国度,有什么优势?

产能?技术?人口?行业宽度?这些...都不如。

不谈魔王、虫人,就是能拿来的马文比的方面,怕也没几个伸得出手。

唯有:加护、奇迹、自己的辐射。

相对来说,算是一个明确的优势。

只是,这些是如何影响魇兽,导致其能被如此快速地驯化的?

这才过了多久啊,光凭一个【辐射】可解释不了。

当然。

如此快速地驯化,还不是最让黎木“放心”的地方。

更快地,是“骑兵”的建立。

没错,陆地骑兵的重建,比想象中的快了太多。

由于空骑的坐骑有限,而参加空骑考核,资质优秀的人却很多。

所以那些落选,却成绩优异者,便都在魇兽被驯化后,塞了过去。

嘿!

别说。

骑鸟的来骑马,还真是适应的非常快。

而且三米的高头大马,两米多的英雄职业,远远看去,白甲暗鬃,分外的威风。

且部落早有“鸟鞍”“鸟镫”“缰绳”的技术。

现在换成大号的“马鞍”“马镫”等,更是水到渠成。

甚至一集疾行蟹退下来的“蟹甲”,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制作成马铠。

顺带着,黎木还将“马蹄铁”的概念,加入了这“马铠套装”中。

部落目前的魇兽。

被划分为了“驽”“良”“优”三级。

良级及以上,则可应用于军用,一共31只。

优级及以上,则可作为种马,进行培优,甚至进行契约,作为御兽级种子。

军用魇兽。

普遍能进行“精神干扰”“黑炎”“魔音”“闪烁”等天赋魔物法术,且能够施展出“高跃”“滑翔”“践踏”“二段跳”等特殊机动。

而且,其不着甲的常规载人直线平坦土地冲速高达70km/h。

坐在马背上,光是迎面而来的风速,就能吹的你眼睛干涩模糊。

若是不载人,还能更快一些,甚至摸到80的门槛。

就算是“全甲”状态,大部分也能维持50km/h左右的速度。

注意了。

这些数据,都不是研究部门弄出来的。

而是这群“空骑落选者”研究总结的。

看的出来,这群人是真的把魇兽当做了他们的第二生命,自主办事的能力高的可怕。

你以为仅仅如此了嘛?

这群人甚至自主配合、操练,捣鼓出了一种能弥补部落机动性不足、冲击性不足的“小法术”,冲势。

此法术,脱胎于魇兽本身的“情绪影响”+“幻境能力”,在与骑者的气血、武气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类似“融合术法”的法术。

战前的嘶鸣,可以提升“冲势”。

周遭的音乐,骑者的心情,也可以提升。

骑兵的数量、军阵的布置,亦可以。

甚至就连一次帅气的翻身上马,一次人马的默契配合,一次高效的击杀,都可以提升。

而“冲势”越强,人与马受到的“短时加成”就越高,只要不受到重大影响,就可以一直积累,发挥出远超自身层次的力量。

众所周知,生命层次的“集”,和综合层次的“集”,并非一个概念。

若能人、马、装备,完美合一,甚至依靠庞大的数量、引动的一些特殊现象,未必不能发挥出跨小层次、乃至大层次的效果

也是因为这“冲势”法子的出现。

骑兵们,自己成立研究小队,对武器进行改进。

反正骑兵训练基地在盐湖区,旁边就是工业区,浇筑锻造方便的很。

乃至于,类似“马槊”“马弓”“马枪”之类的武器雏形,都开始隐约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