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路》和《筑路》(1/1)

南方的冬日早上,九点过后,和暖的阳光漂洒在教室周围,暖烘烘的气氛,大家静静地在聆听德高望重的语文课老教授讲述。然而,他却在朗诵:

“今天刚考完紧张的期末大考,暗自兴叹,卸下了精神重担,一身轻松,很想去野外野它一家伙,还没来得及邀上别的同学,我独自来到傍晚的郊外。

红霞满天,金光闪闪,飘洒满地,恰似老天把黄金撒满一地。

晚风轻沸,人轻如燕,迈着轻松的步履,······

几只鸟儿,在漫无边际的灌木丛里跳跃飞舞,就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

有鸟雀引路,心怀探寻,顺着一条小路,进入灌木丛里。

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随便选一条路前行。

走着走着,又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再选一条大一点的路向前走去。

······

走走看看,看看走走,又遇到一个路口,再选择一条大一点的路往前行走。

······

但始终没有走出灌木丛。

原来灌木丛还真大。

举头望去,只能看到远处的山峦,却看不到灌木丛的边际。前方究竟还有多宽的灌木丛?

我不在意。我只想着还有多少条路可走!

路啊路!大路小路,摆在自己面前那么多道路,我究竟该选哪一条?

走出灌木丛,朝什么方向,选哪条路走下去?!

······

“这是一篇叫做《路》的,有些哲理的文章。

作者触景生情,思绪全然放开,真有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浮想联翩的意境。

一处开阔的灌木丛,平常得很,作者竟把它想成一个世界地图,一个社会,包罗万象的人生职业。

一条条路,摆在面前,任由自己选择。你怎么选择,这仿佛有寓意,映射自己的胸怀,好像发觉自己眼前的人生道路,亦然如此。

在供自己挑选。

自己该怎么选?

作者是乐观的,他提前洞察到这一层,没有迟疑,勇敢地前行。

作者选题是巧妙的,寓意是深刻的。

所以说这篇文章有些哲理,读起来好像很平常,但读后让人回味。自然而然产生一些联想。

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生道路繁多,五花八门,眼花缭乱,难以抉择。但又有另一层意思,条条道路通BJ。365行,行行出状元。

作者自寓,自慰,自信,要爽快地走下去。

人生地道路摆在面前,你要有思想准备,你要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你们猜,这是哪位同学的作品。”

教室里鸦雀无声,各人的眼光四顾,在巡求答案。

大家始终没有猜出来。

老师考虑到没得到作者许可,也没有说出来。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这位同学的杰作,致以敬佩和欣赏。

······

“下面还有一篇叫做《筑路》的作文。好像是偶合,都是路的主题。大家愿不愿意听听?”

教室里一哄而起,好像沸腾起来了;

“愿意听!”

“学校西侧围墙外的那段路,我们学生很少走,可是,群众却很多人要从哪里经过。紧靠围墙,一汪大大的水田,顺着围墙,有一条小小的路。

路小得像一条线,而且,这条线是画在陡坡上的。对面走来的两个人相遇,靠围墙边的人就得手攀围墙,侧身贴着陡坡,让对方先走过去。

路就是那么窄,那么险!晚上常常有人一不小心滑落水田,弄得一身泥水。这段路啊,真应该扩大。班会决定,星期天早九点,请自愿来这里筑路······”

“这是一篇记叙文,真实,入微。看了,如临现场。你们猜,这是班上哪位同学的杰作?”

下面有同学回答:

“是我们班的学生模范。”

“是班里最有号召力的同学,庄-------”

话未说完,因为班上只有一人姓庄。大家对校花庄云,真是无人不知。她早已是人人敬佩的好学生,这样稍微点到为止,大家已经明显知道,指的就是庄云同学。

“对了,是她,庄云同学的作文,也写得很好。《路》和《筑路》两篇作文,很像是契合的姐妹篇!一个道出了自己的心境,一个强调了实践。各有所长!”

两个同学写的作文,同在一个礼拜里写出来,又同是‘路’的主题,又同在一节课里念出来,给于同样好的评价。这是偶然吗?

是的,是偶然。

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只有天知道,两个学生,在班主任的栽植下,心路相通,心心相印。走在同一条路上,同班,同心,同窗,同志,沿着一条光明大道走下去。

走着走着,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足迹,不少离奇的故事,刻骨铭心的经历。

在这里,又有谁能猜到,他们未来的路是怎么走下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