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培养几个得力徒弟(1/1)

在三大爷的家中,晚餐时间成为了谈论新邻居的契机。

“老阎,你可是没见到,新搬来的那家,他们的家具,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三大妈边咀嚼着饭菜,心中仍念念不忘陈雪茹家中的精美家具,暗自期盼着自家何时也能添置些新物件。

“没错,我也亲眼见到了,那个沙发,又大又是真皮的,真是气派。”

于莉也加入了话题,要知道,这在四合院里可是头一份呢。

“还有啊,你们注意到陈雪茹穿的衣服了吗?那料子,一看就是上乘的。”

一说起这个,于莉的精神头儿立马就上来了,讲得滔滔不绝。

三大爷听着这些,心里却有些不耐烦,毕竟说再多也是别人的东西。

于是他直接打断了于莉,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件事。

“原来新搬来的就是周小龙的父亲啊。”

三大爷虽然没亲眼见到搬家过程,但却撞见了他们一家三口进门,自然也就认出了周小龙。

尽管他不是周小龙的老师,但也没少听说周小龙的大名。

年年成绩都是第一,从未被超越,这份实力确实令人咋舌。

而且别看周小龙年纪尚小,却已经读到了六年级,还是冉秋叶老师的学生。

三大爷看了看自己家的几个孩子,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这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在秦淮茹的家中,一场意外的相遇也成为了晚餐时的谈资。

“妈,你猜怎么着?我今天竟然碰到了我们班的周小龙,看样子,他以后也要住在这个院子里了。”

棒梗一边品尝着玉米糊糊,一边兴奋地与秦淮茹分享着这个消息,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你别看他年纪小,学习成绩可是顶呱呱的。”

棒梗继续补充道,语气中充满了对周小龙的钦佩。

学生之间,比的不就是学习成绩吗?

秦淮茹心中暗自思量,却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没有直接回应棒梗的话。

她何尝不知道,周富国一家子的生活正是她所向往的。

吃好的,穿好的,儿子聪明伶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呢?

如果贾东旭还在世,他们的生活或许也能像现在这样美满吧。

可惜,命运弄人,贾东旭已经离他们而去。

“棒梗,你以后有空就多和周小龙接触接触,说不定咱们也能沾沾他的光。”

秦淮茹嘱咐道,殊不知贾张氏已经暗暗地将主意打到了周富国一家子的身上,她的出发点更是有些不怀好意。

“奶奶,我知道了。”棒梗乖巧地回应道。

而此刻,傻柱正独自一人在家中喝着闷酒。

周富国一家子连说带笑地走入四合院的场景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一遍又一遍。

那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甚至是加强版。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睁开眼,看着自己杂乱的屋子,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与此同时,在二大爷的家中,却并没有出现羡慕周富国一家子的情绪。

因为此时,二大爷正忙着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教育,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富国便已起身,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餐。

他精心熬制了一锅香浓的大米粥,还炒了一盘色香味俱佳的鸡蛋配咸菜,为家人带来了一天的美好开始。

早餐过后,周富国细心地将剩余的食物装进饭盒,以便家人在需要时享用。

随后,他跨上那辆经典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先是将周小龙安全送达学校,紧接着又载着陈雪茹前往她的丝绸店。

完成这些后,他才匆匆踏上前往红星钢厂的路途。

并非周富国不愿稍作歇息,实在是工厂那边催促得紧,急需他前去处理事务。

这份责任感驱使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家庭与事业之间。

当周富国抵达红星钢厂的大门时,一个意外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那竟是杨厂长。

这位厂长他之前确实有过一面之缘,是在一次与大领导的会面中,由大领导亲自引荐的。

此刻的相遇,让周富国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惊喜与期待。

“周富国同志,真是千盼万盼,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周富国刚从自行车上下来,杨厂长便热情地迎了上去,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仿佛见到了久违的老友。

“杨厂长好,您看,我这不是按时赶到了吗?“周富国微笑着回应,语气中透露出对杨厂长的尊敬。

“来来来,里边请,咱们进办公室谈。“杨厂长一边说着,一边引领着周富国向办公室走去。

有了杨厂长的亲自迎接,看门的大爷自然不敢阻拦,只是恭敬地点了点头,便放行了。

周富国跟随着杨厂长的步伐,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杨厂长便亲自为周富国倒了一杯热茶,然后才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显得十分客气。

“周富国同志,您那边的事情办得还顺利吗?“杨厂长关切地问道。

“很顺利,我已经把我媳妇儿和孩子都接过来这边了。“周富国回答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院子住着还习惯吗?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杨厂长继续关心地问道。

“没事,条件挺好的,我们都很满意。“周富国感激地回答道。

二人寒暄了一番,聊了些家常和近况,杨厂长才逐渐将话题引向了正题。

“周富国同志,我从大领导那里得知了你的意愿,你并不倾向于担任领导职务。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给你一个新的岗位,那就是七车间的主任。“

“在你开口之前,我想先说一句,请你先别急着推辞。“

杨厂长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富国的意图,连忙打断了他的话。

之前,周富国曾向大领导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擅长应酬,因此只希望做一个普通的小职员。

然而,现在杨厂长的安排虽然比小职员要高一些,但也并非纯粹的领导岗位。

“事情是这样的,周富国同志,你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才,但在这里的工作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希望你能在离开之前,培养出几个得力的徒弟来。“

“这样一来,即使你将来离开了,我们也能有接续的人才来填补你的空缺。“

杨厂长坦诚地向周富国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和期望。

对于杨厂长的打算,周富国心知肚明。

他这样的国家队人才,迟早是要回到原单位的。

因此,杨厂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周富国的徒弟身上,以延续他的技艺和影响力。

“可以的,我会听从厂长的安排。“周富国爽快地答应了杨厂长的要求。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徒弟得由我自己来挑选。但我保证,他们一定会学成出师,成为有用的人才。“

周富国在答应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虽然感觉有些被“薅羊毛”的意味,但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