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洪武四大案之空印案(1/1)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一说洪武九年),大明发生了另一起大案。】

【它就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二案——空印案。】

空印案?

光幕前的众人不禁疑惑,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大印丢了?

洪武朝的文臣瞬间小脸刷白,小心脏砰砰狂跳。

空印这事他们可太了解了,没想到这也被发现了?完犊子了!

等等,重点好像不在这儿。

洪武四大案?

刚刚胡惟庸案就诛连三万人,你告诉我,这种规模的竟然还特么有三?

大臣们人都麻了,在老朱手下想要活下来可太难了。

空印?听起来就很不一般。

朱元璋立刻警惕起来,他要看看这群官员背着他又干了啥?

【何为空印?】

【空印就是在朝廷空白文书上,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写上内容。】

贞观年间。

“啥?”

李世民有点懵。

那岂不是在文书上写什么都有效了么,这帮官员胆子可真大。

等等,万一不是文书,而是诏书呢。

嘶。

李世民有点慌,准备派人暗中查查,大唐官员有没有干这样的事。

洪武年间。

朱元璋怒目圆睁,这群王八蛋怎么敢的?

“谁给你们的胆子,竟敢如此大胆妄为!你们眼里可还有朕!”

朱元璋怒发冲冠,猛地一拍案板。

那双原本就锐利无比的眼睛此刻更是闪烁着熊熊怒火,仿佛要将眼前众人烧成灰烬一般。

一众文臣被吓得跪了一地。

他们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言语,生怕触怒了朱元璋。

武将们长舒一口气,庆幸此事与他们无关。

他们抱着膀子,乐呵呵地看起了文臣的热闹。

【每年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数字必须与户部的数目完全一致,才可结清。】

【只要有一个数对不上,整个账册就要作废,重新填报,再盖上印章,再送来核对。】

【问题是,运输过程钱粮一定是有损耗的,很难对上数目。】

【而且大明交通并不发达,路途遥远,这一来一回可能需要数月。】

【所以,官员们才想出这样的方法,户部也默认了这种做法。】

“好好好,全天下都知道,就咱不知道!户部,谁给你们的狗胆?联合地方官欺瞒咱!真是好的很呐!”

朱元璋怒发冲冠,双眼喷火,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陛下,请容臣禀告。”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说道。

“说!”

朱元璋怒吼一声。

“回陛下,从元朝起,便是如此行事,而且此事,并无明文规定禁止啊。”

户部尚书一边擦着额头的冷汗,一边哆哆嗦嗦地回答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差点气笑了。

没有禁止那是他不知道,要知道早就禁止了。

一个个都瞒着他,最后反而是他的不是了。

“这么说还是咱错了?!莫非尔等已然忘却当年孽元是如何覆灭的不成?!”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震得朝堂之上众人皆是心头一颤。

“臣不敢!”

户部尚书慌忙叩头谢罪,身体如同筛糠一般剧烈颤抖着,根本不敢抬头直视朱元璋。

“不敢?哼!我看你们的胆子可是不小!”

朱元璋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此刻早已惊恐至极,不断地用力磕着头,片刻间便已是头破血流。

其他户部官员见状,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面色苍白如纸,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汤和和徐达两个没事人,看得也是心惊胆战。

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暴怒的老朱。

“汤啊,陛下得有多少年没这么生气了吧!”

“可不是,上次这么生气,还是得知朱文正勾结外敌的时候。”

眼看事态要失控,马皇后赶忙站了出来,呵斥道:“你们简直糊涂,如此大事,也敢不经请示,就自作主张?敢有下次,决不轻饶。”

文臣们连忙称是。

他们都快感动哭了,娘娘,你真是比我亲娘还亲!

“等等!妹子,你别添乱,这事咱饶不了他们。他们可不糊涂,明显是包藏祸心!说不定这里面还有元朝余孽,从中作梗。”

朱元璋怒喝道。

眼见朱元璋不肯轻易放过这群人,马皇后也不好过多干预朝政,叹了口气,退到一边。

“咱会查明真相,首恶者诛九族,咱不会杀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一个恶人!参与此事的人一个都别想跑!”

此话一出,顿时就有一个户部官员吓昏过去。

“汤啊,扶我一下,我腿肚子有点软。”

徐达脸色发白。

“拉倒吧,我也软了。哎,太子站出来了!这些文臣看来有救了!”

汤和惊喜道。

只见朱标走到众臣前,行礼道:“父皇,儿臣觉得处罚过于严重了!”

太子!太子站了出来,我们有救了,快赶紧劝劝陛下!

文臣们心中重新燃起希望。

“太子,有何想法?”

朱元璋皱了皱眉,并没有呵斥朱标。

“儿臣以为,诛九族不妥,还是三族吧!”

朱标正气凛然。

卧槽,无情。

文臣们人都傻了,这是诛几族的问题么?

朱元璋愣了一下,旋即大笑:“如此仁德,我儿日后必为仁君!咱就依你,首恶者诛三族。”

朱元璋又想了想,补充道:“看在皇后和太子的面子上,除了要犯,其余人等比咱之前定的处理轻一等!”

“儿臣,谢过父皇。”

“臣等谢过陛下!”

众臣磕头如捣蒜。

【空印案发,朱元璋雷霆震怒,文臣们想要跟朱元璋讲道理,可惜他们弄错了一件事。】

【朱元璋真正愤怒的是他们欺瞒于他,这是对皇权的蔑视!他要震慑这群无法无天的官员!】

【一千多个府县,没有涉及空印案的很少,主印官员被一扫而空,数百人被杀。甚至有说法称,受牵连者足有三万人。】

【就连后世大儒方孝孺的父亲,也因空印案被斩。】

【无论哪种说法正确,都证明空印案造成了严重后果,朱元璋对文官信任度大大降低,他发现这些人与元朝的腐吏并无区别。】

永乐年间。

“好死!”

见到方孝孺老爹被处死,朱棣小手一拍,啪啪啪鼓起了掌。

“爹,注意素质!方孝孺好歹也曾是当世大儒。”

朱高炽咳嗽一声,提醒道。

“哼,这等庸人死不足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有他,朱允炆不至于败的这么快。”

朱棣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