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蒸熏鱼排(1/1)

棚子搭什么样的。

林青考虑了很久。

又不会住人,只是挡挡寒风。

三角形的最简单方便。

温泉被她挖宽了。

而且和鱼池靠边。

之前准备的直条子,长度就不够了。

芦苇杆编席、搭顶棚,是可以的。

当做围子也行。

必须得有固定的框架才行。

林青把视线瞄向了,之前飓风时被连根拔起的小树。

本来是想当柴烧的,今年的天气不好。

当时砍掉了枝丫后,横着摆在了路边。

林青用芦苇杆当做尺子,确定了长度。

选了几棵合适的小树。

刨树皮,火燎了做碳化。

还要把一些枝丫的树杈,用石块打磨下。

这几棵小树,倒是合适的。

温泉是靠近岩壁的。

只需要两棵比较粗壮的树干就足够了。

林青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

四根树干交叉,交叉点再横一根直条子。

固定上几层芦苇席,靠近岩壁这里,就算是有飓风,也不会被吹到。

反正也不会住在这里,泡温泉的时候,挡挡风就好了。

先用两根细条的枝干,做出了榫卯,很契合。

林青才放心的在树干上,等比例做出了同样的榫卯。

两棵树量好了尺寸,正好能卡在提前凿出来的凹槽里。

不过小小的出了一点意外。

两个坑的深度不一样,导致两棵树刚开始没能好好的卡在一起。

差距看起来就一两厘米的差距 。

这可让人为难了。

要知道这都是计算好的,差一点,就要费更大的工夫了。

一个卡不住,两棵树的重量,对于林青来说,只要倒下去,就一定会受伤。

林青当机立断祭出了小手锯。

几十下锯下去,锯下一小段,正好严丝合缝的卡准了。

林青从架子上爬下来的时候,胳膊都是抖的。

温泉棚,最难的工序,就完成了。

林青颤抖着手,坐在石墩子上,磕了好几下,都没有磕破温泉蛋。

低头笑了一会儿,把袖子挽起来。

手伸进温泉池里洗一洗泡一泡。

拎了装了鸡蛋的小篮子,吃了两颗溏心蛋。

又回去喝了一碗甜甜的果茶。

手不再抖了,看着天空又阴沉了下来 。

两个固定树干的坑得赶紧填充了。

也用碎石块和混合了水的胶泥灌了下去。

这种胶泥淘洗后,水份散发掉,可以去做陶器,用来烧陶。

那么用来代替水泥灌注起到稳固的作用,也是靠谱的。

这些淘洗过后的土,里面掺了粗砂砾等。

能渗进石块和鹅卵石中,填充一些小石块中间的缝隙。

也能达到更好的稳固作用。

要等这些彻底凝固以后,再来进行下一步。

这个过程,大概是也得两天。

今年的雪,来得快,去的也快。

悄然消失在空中。

若不是薄薄的在植株和地上盖了一层,好像和平日也没有什么区别。

冷风吹起,除了松柏,其他的叶子都基本掉光了。

地上堆积的落叶打着旋的起飞,却不能长久的离开地面。

转而又落下,落叶上面的雪,也很快被抖落的干干净净。

这一切都不影响林青的收尾活动。

并没有形成连续的大雪天。

这也给林青的囤柴的工作,多了一些时间。

所有的叶片都已经掉落,野果子挂在枝头。

一层薄雪覆盖在果子上,有一种莫名的美感。

林青摘了一个,拂去表面的雪,用手套擦一擦。

咬一口,牙齿都是凉的。

但是很甜。

林青咬了一口,就赶紧塞进了衣兜里。

下过雪的路,有点滑,林青换上了自己的皮靴子。

竹筐底塞满干草,上面是果子。

后来还可以拖几捆柴回来。

柴直接在雪地上拖行,比平时费的力气稍微大一点点的。

这点力气,对于林青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林青的午饭是蒸熏鱼排,长长一条鱼排,横着切成两厘米厚,铺在蒸帘上,旁边放几段去皮的山药和芋头块。

都是很容易熟的食物,鱼排好了,芋头和山药也都蒸好了。

熏过的鱼排在风口下风干了一段时间 。

是漂亮的红棕色,很硬实。

蒸过之后,软了一些,口感很好。

鱼排切成小块,蘸取林青自制的干料粉。

山药和芋头一块都没有动过。

鱼肉已经被林青吃完了。

林青自己配的这个干料粉,是用自己认识的香料磨成细细的粉,里面加入了干的栗子粉和米粉。

新收的大米,和香料一起在锅里炒。

挑去大颗粒的香料和香叶,在碾子上碾成粗粉。

这种粗粉不管是蒸肉片,还是蒸芋头,都特别好吃。

林青烧陶的那两天里,来不及烧饭。

可以直接煮两个荷包蛋,挖几勺这种米粉,直接直接一碗水冲下去。

一碗香浓可口的浓汤就好了。

哪怕是配干饭和馒头,都是很下饭的。

而且不会噎人。

米粉是粗糙的,料粉和栗子粉是细腻的。

混合在一起,随意炖肉放一些都特别香。

今碾年的干粉升级了配料,多加了一些栗子粉,味道更好了。

鱼排吃完了,林青没有吃饱。

还有些也意犹未尽。

如果下次的话,她一定要多蒸一条鱼排才是。

不过软糯的芋头和山药,沾着干粉吃,也一样的美味。

这顿只有八分饱。

倒是不用消食了。

直接干活吧。

泥水是在第三天彻底干透的。

这期间,林青完成了两个柴垛的工作量。

将外面晾晒的干草,一半挪进了草棚,一半存进了储物间。

大南瓜不多,全部收进储藏间。

至于那些还挂在藤蔓上的半大的小南瓜,就先不管了。

反正这些最后都要成为大鹿的口粮。

如果今年没有冰雹的话,就好了 。

大鹿它们将会拥有吃不完的南瓜了。

每年都是这样。

就算是做了最好最多的打算。

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觉得囤的食物还是不够。

等林青把编的芦苇席固定好以后。

又去了一趟野果林,摘了二十多个萝卜。

去年的萝卜很小个,而且都冻成半透明的了。

今年差点就要忘记了。

还好,在最后的一刻想起了。

回来的路上,天空又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花。

林青加快了回家的步伐,感叹自己运气还是不错的。

这一次,严冬的真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