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竹筏(2/1)

草垫子也搬出来晒晒太阳,皮毛的褥子,都拿出来,搭在栏杆上晒晒,拍拍打打。

细小的微尘在拍打时,在阳光下飞舞, 像会闪闪发光的颗粒。

竹筐用抹布擦几遍,已经晾干了。

铺上两层草垫子,在铺上皮毛的褥子,最后把格子的纯棉床单铺上。

林青坐了一会儿就有点瞌睡。

重新挪了一下竹床,去山洞里抱了被子和枕头。

往下一趟,温热的太阳晒着,栏杆的阴影正好挡住了眼睛上的阳光。

林青只是想晒晒太阳的,结果几秒钟就沉入了睡眠。

雪球啄完了林青剪下来的虾枪和虾须,又把水桶里的漏网之虾也吞下去。

半眯了眼睛,蹲在栏杆上。

林青这一口气,就睡到了天擦黑。

太阳早就下山了。

被窝里钻出来,凉风一吹,打了一个寒颤,

夜凉如水,这话形容山里的夜风,还是很贴切的。

天都黑了,有点点饿,可以直接忽略。

林青抱着被子回到了卧室,继续睡觉。

困意袭来,倒在被窝里,又继续睡。

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林青今天换了毛衣加冲锋衣。

早晚山风一吹,还是有点冷的。

昨天炸的虾饼,已经变软了。

刚出锅的虾饼是酥酥脆脆的,放置了半日的虾饼则变得软了些。

咬起来虾皮还是有点点脆的,面饼就软了许多。

热吃有热吃的酥脆,凉了吃也有凉吃的风味。

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吃的就得往储藏间里送了。

砧板上放着菜叶子和鸡蛋。

林青索性添了柴火。

把虾饼放进了抽屉里烤一烤 。

取了煮粥的小锅子,拿了一个咸鹅蛋 。

锅里放油,剥好的鹅蛋直接放在锅里,慢慢的铲子压成碎块。

滚烫的油和蛋黄炒成橙黄色,注入热水,一锅泛着咸香味的汤就好了。

土豆削皮切成长条,放进锅里煮。

泡软的粉片切成宽宽的条,临出锅撒下切成段的嫩菜叶。

虾饼也热好了。

捏一把葱花丢进小锅里。

热气腾腾的咸蛋粉条汤,温暖了林青的胃。

土豆软面,粉条爽滑,菜叶子鲜嫩。

蛋黄汤咸香可口。

本来只是想简单烧个汤,配虾饼的。

结果又吃了这么多。

锅碗也不洗,放在水池里。

林青揉着肚子坐在沙发上还在回味。

若是能做成酸辣味的汤底,用来涮火锅,应该更合适吧。

去了菜地和小木屋晃悠下消食。

林清就拉着小推车,出发了 。

其实现在没有什么可采的。

野菜她已经囤的足够了,再加上菜园子里的菜,是绝对吃不完的。

她今天想试试做一个竹筏。

深水区就算了,竹筏做好以后,拴在柳树上,浅水区还是可以探探险的。

竹筏她没有做过,但是看到过竹筏漂流的视频。

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只是竹钉能不能将竹筏固定的好。

还是要试验一下的。

竹筏上若是也钉上鞋底的那种树皮,是不是也能防水?

竹筏其实和温泉上的竹排是一样的。

只是用料讲究些,要选用更粗更壮的毛竹。

用来做竹排的是用的中等粗细的竹子,这种就不够用了。

毛竹生长的快,前段时间过来挖笋的时候,还是尖尖的小笋子。

这才半个多月不来,就长成了直冲蓝天的青竹。

林青虽然是第一次做竹筏。

基础的道理还是懂的。

其实就加粗加厚版的温泉竹排 。

按着竹排的方式捆绑好,能承受住一定的重量,就可以在浅水区像船一样滑行。

粗壮的竹子,砍去头,取中间粗细均匀的。

竹根部位微微翘起的,这样能相对减少阻力。

很快,便选好了两根。

直接用草绳绕几圈,捆好。

捆好之后,双臂抱起,一脚踩着毛竹,她这么大的力气都拉扯不开。

看来还是很结实的。

再继续捆下一根。

就这样一共捆了十根毛竹 。

林青才发现新的问题。

这十根的毛竹重量,不是她能承担的起的。

已经捆好了,她也没有想过要拆开。

而且这种光秃秃的竹筏,很让人没有安全感。

林青还打算,在竹筏的边缘处加几根护栏。

最好再弄一个凳子,固定在上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单单怎么把这扎好的竹筏能运到小河里去,就是一个大难题。

从这里到小河边,走路就需要俩小时。

若是再加上这厚重的竹筏,那就更难了。

林青左思右想。

实在想不透,这个竹筏要怎么运到河边。

最简单易行的就是底下装个轱辘的装置,慢慢的控制方向,拖过去。

有了主意,林清就不着急了。

每天早出晚归,用了八天的时间。

终于把竹筏上的护栏和凳子也安装好了。

等到盛夏到来的时候,上面还可以架上竹竿,固定好大叶子。

做一个简易的防晒顶棚。

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还是发生了意外。

竹筏很重,加上林青又加了护栏凳子,就更重了。

拖行不过几米,绑轱辘的草绳就被磨破了。

这一点点距离就这样了,要是一个不慎,其他的草绳也磨破,那可就惨了。

说不定还没有到地方,就彻底的散架了。

林青不死心,目光瞄向了旁边的山溪。

山溪的上游是石头滩,越往下游水位越深。

要是把竹筏放在山溪里,然后她站在岸边慢慢的拖行。

这样会不会好一点?

试试!

反正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把竹筏拖向山溪,换了七次用来固定轱辘的草绳。

终于成功将竹筏推入了山溪里。

接下来又有了新的难题。

竹筏太过于沉重,山溪的水,根本浮不起来。

林青沿着山溪一直走了几十米,确认往下的水位深了一些。

才固定好绳索和撑杆,慢慢的牵着绳子,引着竹筏往下挪。

十根毛竹的竹筏,行动间两边时不时还会磕碰下山溪两边的砂砾。

不过还好,没有大的磕碰,其他还不影响。

过了这几十米,滑行起来就很顺畅了。

然后林青惊喜的发现,山溪的尽头竟然就是浅水区。

她慢慢的站在竹筏上,轻轻一撑撑杆。

竹筏就会慢慢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