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烧饼和鸡肉包子(1/1)

菜干在温水里泡开,也切碎。

肉丁,菜干 还有粉条碎,混合在一起,调味后,再往里拌进去一勺鸡油。

再磕几颗鸡蛋,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包子馅就调好了。

因为加了鸡油,闻着就香,包出的包子一定更好吃。

因为没有太多的调味料,还需要多腌制一会,会更入味。

做烧饼的面不需要发的太好。

微微发酵就很好。

小锅里放油,把一点点面粉、盐、和香粉混合均匀。

油烧热,往小碗里一倒,快速的搅拌均匀,油酥就做好了。

林青切一小块面团。

在砧板上揉好,切成小剂子。

撒干面粉,把小剂子擀成长条状,把油酥均匀的抹在上面,从一头卷过去。

卷好就放在砧板的一角。

等所有的小剂子都擀好卷好以后。

再把第一个小剂子,压成圆饼,擀成小小的略厚的一个。

放在刷干净的抽屉里。

不刷油,也不需要沾水,直接放在热乎乎的抽屉里就可以。

抽屉真是个好东西,不管是栗子,土豆,只要时间足够,就能烤出美味的小零食来。

利用炉火的温度慢慢的烤熟。

一个抽屉里放的是小烧饼,另一个抽屉里放了用刀开口的栗子。

烧饼不多,刚好装满一个抽屉。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发面已经也好了。

中间是密密麻麻的气孔,需要多揉揉,把里面的气体排出来。

切成大一点的剂子。

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大片。

里面包上调制好的馅料,包好十几个,就放在卷帘上面蒸。

继续包下一锅。

肉包子需要蒸二十多分钟,林青也是第一次自己蒸包子。

决定看一下成品,尝尝味道,看看第二锅的馅儿有没有什么要调整的。

蒸了二十分钟后,掀盖的时候担心会不会没蒸熟,又担心自己的记忆出错了,会不会是蒸的更久。

这一犹豫,就蒸了二十五分钟。

那应该是可以了。

掀开锅盖后,林青就笑了。

第一次蒸的包子,看上去好奇怪,个个都开口,有一个馅儿还掉在了卷帘上。

熟是熟了,味道也不错。

肉粒有嚼劲,粉条软糯,干菜吸收了肉汁。

里面加了一勺鸡油,更是咬一口就香喷喷。

只是包子的卖相实在不好。

林青自己笑了一场,也吃了肚圆。

下一锅林青就改进了方法。

她决定包成大饺子的形状,这样不容易开口,也最容易包。

果然,第二锅包成了大饺子形状的包子,就很完美,只有一个包的馅儿太多了裂开了一个口。

包子都出锅了。

烧饼,不应该说是烤饼,也终于出炉了。

因为抽屉的角度不同,靠近火源的地方很酥脆,没有靠近火源的地方就还是白色的。

吃是没有影响的,只是看起来不太好看而已。

这个更好办了,林青把抽屉的位置换了一下,这样就能烤到另外一边了。

很快就收获了一抽屉的香酥小烧饼。

里面是油酥调的非常好,咸香味儿的,咯吱吱的咬开,里面是绵软的。

总体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创新。

包子吃到饱,烧饼林青也当做小零食一样,咯吱吱的啃了一个。

主食都是干的。

那必须得来个酸酸甜甜的花茶呀!

林青用煮茶的小锅,兑入温水放在炉板上烧着。

加入浆果干和阴干的刺玫花。

如果按着平时的步骤,就可以等煮开了。

但是今天,林青放了两段削皮的甘蔗。

甘蔗一起煮进去,就会收获自然的甜味。

可惜没有收到枣子,如果有枣子的话,可以晒干做成枣泥馒头。

不过她有甘蔗啊,今年的甘蔗采的格外多,一捆捆的放在外头吹了几天山风才入的储藏间。

更甜了。

甘蔗汁煮红糖,红糖可以用来做红糖馒头。

红豆留好明年的种子,可以用来煮成红豆沙,做豆沙包子。

哎呀呀,天哪,一想就感觉很幸福呢。

林青哼着小曲,把烤熟的土豆,都夹了出来。

重新往里放了了一大把开口的栗子。

小烧饼用布包了几个,塞在了冲锋衣的内层口袋里。

吃的贴身存放,初始它可以给林青供暖,后续林青的体温可以给它供暖。

如果中间饿了还可以充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林青裹上自制的皮毛大衣,说了大衣,其实就按着冲锋衣的款式画出来的图。

缝合了几片大叶子,当做底布。

剪裁出来略大的样式,在大叶子上缀满了剪裁好的皮毛。

钻一排细密的小孔,缝合的线用的大米袋子上拆下来的线。

这个线很结实,被她绕成一团,只有缝靴子和衣服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

这件大衣在第二次硝皮子,样式就提前画出来了。

拼接,剪裁,最后缝制,从夏天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了。

手磨疼的时候,休息的时间拿出纺锤纺线。

经过整整一个季度多的睡前时间。

终于在前几天完工了。

单看里层的皮毛,样子还是过得去的,皮毛是朝里的,皮子缝合的七扭八歪,各色的皮子都有。

就看到很丑了。

大衣有些短,不过没关系,还能再继续接皮子。

重新缝合而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出门的时候,脚上必然要踩一双长达小腿肚的皮靴子的。

不钻风就不会冷。

大衣是没有扣子的,林青特意没有剪裁胸前的皮毛。

而是用格子的床单边做了一个宽宽的腰带。

拉好大衣的门襟,系上腰带,底下像裙子一样散开。

这样不影响行动,又能保暖。

除了丑,没有别的毛病。

林青试穿后,还特地站在了平台上去吹冷风。

这场雪下的不算小,足足有半尺厚。

太阳变得高远而冷清。

被大衣裹住的地方,并没有明显的感觉到冷。

反而是去年长过冻疮的手,开始发烫发痒。

配一双厚厚的皮毛毛线手套,这一身正是适合出去扫雪的装备了。

林青依依不舍的脱下大衣,把它挂在衣柜里。

换上加绒的家居服,来到了炉门前。

这里明显的温度更高一些。

她拉开橱柜的门,把今年新收的豆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