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荠菜鸡肉馄饨(1/1)

最后一把烫好的荠菜,捞出过水挤干水分,切碎。

打一个新鲜的鸡蛋,和鸡肉混合在一起。

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

春天的荠菜足够鲜美,不需要太多的调味品,放一些盐和生抽,就已经足够了。

荠菜肉馅挑好后,泛着水润的光泽,散发着熏鸡肉和荠菜的香味。

其实到这一步,找一个深一点的盘子,把馅儿整理好,上锅去蒸。

蒸成快熟的时候,打入一个鸡蛋,放一丢丢清汤,就是一盅肉菜蛋饼了。

可惜没有生姜和小葱了。

这些食材多的是,林青今天想做的是馄饨。

山药粉和的面,上面盖了一块打湿的布。

拿出来揉成团,从中间按下去一个洞,反复拉伸变成一个面团圈圈。

然后用竹刀切开,搓成均匀的长条,切成均匀的小团。

撒一些山药粉,按扁,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小片。

把馅料包起来,皮薄馅儿大,肚子鼓鼓的。

包好的时候,隐约还能看到里面翠绿的荠菜。

林青喜欢吃干的馄饨和饺子,所以她提前做好了一个蒸架。

是用长草和竹片绑成的,比锅口小一些,放上去到时候,正好卡在陶锅的中间。

陶锅里水已经泛起了泡泡,放上洗干净擦干的新蒸架,把捏好的馄饨一个个摆上去。

中火蒸2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在等待蒸馄饨出锅的时候。

林青用苹果块和山药块,做了一个甜水。

这个甜水与往日的有些不同,在往日的甜水的基础上,混入了山药粉糊糊,白色的山药粉糊糊,入了开水锅。

成了透明的糊糊。

这种甜汤比甜水更润,只是山药粉的量要把握好,太稠了会变成浆糊。

想到浆糊,林青手一顿,对了浆糊。

以后若是再糊草叶子做鞋底,可以考虑用山药粉熬浆糊。

甜汤要出锅的时候,放入一块红糖,原本浅浅的红,颜色就深了一些。

这个时候荠菜馄饨终于好了。

直接带着蒸架一起,用筷子挑出来。

放在木托盘上。

山药粉做的皮,已经变成了透明色。

能看到颜色略深的熏鸡肉和绿色的荠菜。

咬一口,林青惊喜的发现,熏鸡肉代替猪肉以后,也别有风味。

以往她做荠菜馅儿的馄饨的时候,喜欢用绞肉机。

绞肉机省时省力,搅的特别细腻。

熏鸡肉是取用的鸡胸肉和鸡腿肉两种混合的。

肉粒很明显,荠菜也切的不是太碎,偶尔还能感觉到嚼到菜根。

林青很喜欢吃菜根,带有蔬菜特有的甜。

一连吃了两个,林青才腾出手来,把其他的荠菜馄饨重新上锅蒸了。

馄饨其实用煮的很方便也很快,但是林青想再出去一趟,看看外面有没有合适做弹弓的树杈。

还有,之前斜坡的旁边她见过蕨菜,想着这个时候蕨菜也差不多要出来了。

还得去看看。

天暖和了,日照时间就会相对较长。

对于冬季四点太阳就下山,现在的太阳最起码要等到六点才会慢慢落下去。

多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她只需要带好水和吃的。

中间用来补充体力,就可以了。

以后有时间了多洗一些山药粉出来。

或者如果能找到红薯木薯土豆类的就更好了。

这些块茎类的作物,洗出来的粉,可以做粉条,可以代替面粉做皮。

多做些粉条,可以烧粉片汤。

可以泡软了切碎,做成大蒸饺,到时候出门带两三个,就是挺好的一餐饭。

到夏天的时候,凉拌粉皮,清爽可口。

想到这里,林青往嘴里塞了一个馄饨。

好馋啊!1

对了,等大叶韭长出来,还可以做韭菜粉条大饺子。

第一锅蒸馄饨,林青全部吃掉了,还喝了热热的甜汤。

不得不说,甜汤喝起来就是润一些。

单单喝甜水的时候,喝完觉得嗓子还是干的,而甜汤则好了许多。

甜汤她就不带了,上次保温杯上次落水的时候甩掉了。

也不知道是掉河里了,还是掉在半路。

那个合适带水的陶罐也不见了。

兜里的打火机,还有死死攥在手里的砍刀。

其他的全都没有了,包括她的背包。

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能活着就很好了。

在等待第二锅蒸馄饨的时候。

林青解开了靴袜的带子,回来的时候,她掐了一把艾蒿的尖尖,在石板的凹槽里磨碎,用布沾着把冻出来的青紫银子再擦一遍。

晾干以后,重新套上扎紧。

因为穿的袜靴的关系,登山鞋是穿不进去的,穿的还是草鞋。

准备就绪,林青就准备出发了。

小时候看童话书,猎人猎大雁是需要猎枪的。

她没有猎枪,也不想承认那些是大雁。

毕竟是现代人,打野鹅能过心头这一关。

所以不管那芦苇荡里是什么,都必须的野鹅。

猎枪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

林青依然很有自信。

她有一个超绝的技能,就是打弹弓。

小时候村里的同龄男孩子们人手一个弹弓,她也想玩,奶奶就买了胶条,托人给她做了一个。

她性子内向,也不爱混人群。

得了弹弓,就像得到了一个新朋友一样。

石子、大沙粒都成了她的子弹。

上学的时候每个口袋里就装满了小石子,别人是玩捡石子,她是捡来当做弹弓的弹用的。

不能说百发百中,但是十次有九次都不会落空。

最出名的一次。

支教老师们的羽毛球飞到了槐树上。

枝条上都是刺,就算是再会爬树的孩子也不会去爬。

在支教老师准备放弃的时候。

林青从书包里掏出来两颗石子。

就把羽毛球从枝枝丫丫中打了下来。

在支教老师在的三年里,她一直都是最受宠的孩子。

用弹弓和石子,只要打下野鹅的翅膀,或者眼睛。

它就基本上跑不掉了。

说起来有些残忍,却是最有效捕捉到野鹅的最好的办法。

野鹅全身是宝,鹅毛上的鹅绒可以做成鹅绒服,可以做被子的填充。

鹅肉可以吃。

最重要的是鹅油。

她这次捡了一条命回来。

但是脚上的皮肤和手指头全都冻伤了。

天天用辣椒水擦,留下了不少的冻疮和皴裂。

她带来的面霜都不管用。

涂了羊油能稍微好一点,但是羊油的味道太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