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噩耗再传(1/1)
元春离世,贾母等人再是悲痛难受,也得每日按时按点地进宫哭灵,言行举止半点儿不敢妄动。
忍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没有几天就苍白消瘦了许多。
李纨等人害怕她们承受不住,跟着倒下了,每日早早的就请了大夫进府,帮着诊脉断病,开药调养。
王夫人见她全部心神都在照顾长辈身上,对她的孝心十分受用,知道她没有时间和精力料理家事,便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王熙凤。
王熙凤虽然还未病愈,但是近来已经好转了不少,身子轻快了许多,所以她觉得自己又可以了,就顺势接下了管家权。
不只如此,她一面照应着家里的大小事情,一面分出心神来帮着王家预备王子腾进京的接风宴席,此外还叫人帮着哥哥王仁一家收拾屋子。
因着叔叔王子腾升入内阁,王家崛起在望,她哥哥王仁一家不想在金陵将就了,想要进京看看天子脚下的风光如何。
特意写了信来,叫她准备好接待。
哪怕王熙凤对这个只会惹祸的哥哥有些瞧不过眼,但是她也喜欢娘家人聚在自己身边的感觉。
另外,这回可是亲叔叔封官拜相!
王家出了这样大的喜事,怎么庆贺都不为过。
是以王家的东西只要顶尖的,差一星半点儿都不行,她不但反复核验,还得亲自过目才放心,耗费了心力无数,只为一切尽善尽美。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贾、王两府日夜盼着王子腾进京,作为靠山和倚仗呢,不想他在离京二百里的地方患了急症,一病没了。
钱嬷嬷:“听说是因为昼夜赶路,太过劳乏才会感染风寒。”
“那里穷乡僻壤的,没有名医,只能勉强请了个当地的大夫救治,谁知竟是请了个庸医,用错了药,只一剂就没了。”
若是放在以前,李纨听见这样说,必定就信了,毕竟庸医误诊的事情什么时候都有。
只是,现在看了些许医书之后,她便知道这话的水分太大。
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医家名方流传下来,想要药到病除不容易,但要一剂就死了也很难。
王子腾这等朝堂大员服药都很谨慎,大夫并非熟人的时候尤甚,须得反复核对尝药的,就怕一招不慎,被人毒害了去。
想要做到毒不死别人,偏偏毒死他一个,需要的专业水平太高了,非圣手不能为。
这种人才,要么隐居不染世事,要么被皇家贵胄奉养,很少会流入市坊。
李纨看着手中的来信,上面说是都察院的人手全换了。
王子腾一死,都察院跟他来往亲密的人就被清洗了,真的好巧!
更巧的是,现在上台的,是忠顺王爷的人手,偏他平时又最瞧不惯王子腾。
哦,忠顺王爷也看不惯贾府。
或者说,四王八公,他都瞧不上。
钱嬷嬷看着自家奶奶的神色,试探的说道:“宫里的娘娘一没,王家的舅爷又没了,家里最大的两座靠山都倒了,下面的人都有些提心吊胆。”
“奶奶,要不咱们早做打算?”
李纨笑着摇头,“嬷嬷,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有所动作。”
“现在下面的人心里都发虚,上面一害怕,她们必定更加惊慌失措,到时候怕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不用害怕,我早有打算,咱们有退路的,我也不会扔下你们不管。”
“你只管大大咧咧的闲聊就行,多帮着我打听着老太太和太太那里的动静。”
“琏二奶奶那里也别漏了。”
钱嬷嬷得了李纨的吩咐,知道一时半会儿还不打紧,也就放心下来,答应的十分痛快。
“成,奶奶只管瞧好吧,我打听消息最拿手了。”
且说贾宝玉这边,他自丢了通灵宝玉之后,渐觉头昏脑闷,心神不宁,身体懒怠。
即使贾府众人忙着进宫,没人管教约束他,他也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屋里,而不是去到园里跟一众姐妹说笑玩闹。
贾母也听说了些许风声,特意叫了他过来,就见宝玉跟个傻子一样。
袭人教一句,他就说一句,不教他就怔怔地发呆,不言不语。
贾母:“他这样像是魂魄失散,时间长了只怕魂魄就回不来了。”
“赶紧命人写出赏格,就说捡了玉送回来送银一万两,若是有准确消息的话,送银五千两。”
看着王夫人有些迟疑,贾母果断的很,“这银子不用你出,你只叫人给我多写几张,多张贴几处,就算你疼他的心了。”
“他住在这里没了玉,往后还是换个地方更好。”
“就搬到我那里吧!”
“鸳鸯,叫人给他收拾东西,把家常用的都带着,只带了袭人、秋纹过去,其他人就留在这里看屋子。”
王夫人哪敢反驳,她现在碰见木头就抱,碰见神佛就拜,只为救宝玉一命。
“老太太说的是。您的福气大,不管什么都压得住,他住进去后说不准就有所好转了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这话,贾母也受用,“什么福气,不过我屋子干净些。”
“经卷又多,所以住着能心神安定一些。”
她们本是为了寻玉,不想那个赏格引起了轩然大坡。
找到能得一万两银子,传一条消息就值五千两银子,这跟天上掉馅饼有什么区别?
财帛动人心,只一条寻物榜单,就闹得近来市井上的人都多了不少,只为探听消息,找到玉去贾府领银子的。
“真有钱啊!不愧是国公府。”
“嗐,两座国公府有近百年了吧?别说一万,就是十万,百万也能拿的出来。”
“他家之前省亲时修了一个园子,听说就花了百万之数呢。”
“那榜上说的必定是真的了?几句话就能值五千两?”
“人家财大气粗,难道还能诓你玩不成?一条消息五千两呢,我得赶紧打听去,晚了被人抢了先可怎么好?”
“我也去我也去,说不定我的财运今天就来了呢。”
一张榜单,叫市井小民看到了发财机会,也叫背后的一些大人物看到了贾府的豪富,尤其如今西海沿子正在打仗,朝廷正好缺钱。
…………
早前宝玉丢了玉,黛玉知道后就担心的不行,硬是拖着病体亲自过来探望一回才肯罢休。
回去之后,嘴上虽不说,心里却一直牵挂着,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一得空闲,就抄写《心经》,期盼神佛保佑,早些将玉寻回来,
结果还没寻到玉呢,就又听说宝玉病了。
唬得黛玉慌了神,“怎么病的?要紧吗?可是因为没了玉?”
听紫鹃说了缘故,“他那玉上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现没了才几天,就病了,说明那玉果真是他的命根子。”
玉上的话既准,那金玉良缘,是不是也做准?
黛玉脸上的担心化为了苦涩,一下子漫上了心头。
自己的身子如何,她清楚的很,也知道自己跟宝玉怕是走不到将来,所以只是一瞬,便将苦涩收敛起来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