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元妃生病(1/1)
这边儿黛玉刚请大夫瞧过,正吃药治疗着呢,贾府就得着消息,说是宫里的元妃也病了。
风声一出来,贾母等人坐不住了,赶紧使人打探清楚情况。
后有两个宫里的太监来府,说是奉旨召内眷进宫探望,贾府男人只许在宫外递个职名,请安听信,不得入宫。
贾赦贾政将俩太监送走,先去荣庆院回禀贾母。
贾母正琢磨着人选,“内眷四人,自然是我跟你们两位太太了,那另一个人呢?”
贾政:“怕是得凤丫头去,方能照应周全。”
贾母之所以问这话,是因为她在李纨和王熙凤中间纠结。
凤丫头去的话,她机变又能干,诸事有所照应,自然是好。亲叔叔还是备受重用的王子腾,自家也能有所倚仗。
但若是珠儿媳妇去的话,则是另有一番好处。
她爹是方国舅的老师,现在的皇后娘娘又是方国舅的亲姐姐,中间有李祭酒的情份在。
且兰儿跟他师叔方国舅关系极好,这些年也陆续送了不少东西给他,说明对这个师侄是真上心了。
所以带上珠儿媳妇的话,皇后娘娘许是能有三分的照拂,宫里的一切怕是会更加顺遂。
她心里利弊分析的极为透彻,隐隐觉得带珠儿媳妇进去会更好,才会有这么一问。
只是没想到,老二会说凤丫头更好,她的眼神飘向大儿子贾赦,看他是何意见。
贾赦早琢磨过味儿来了,也猜到了几分老太太的心思,只是他早前答应过李祭酒,要护着兰儿母子一些,这种时候自然不好把人往外推了。
于是他装作不懂,也照着老二的话说,“确实是凤丫头更好。”
“她大事小情都经历过,之前也见识过不少世面,到宫里去也能更好地照顾娘娘和老太太。”
一听他也这般说,贾母心中隐隐有些失望。
只是娘娘确实最为要紧,选凤丫头倒也不错。
“那就定下凤丫头了,至于你们爷们儿谁去谁留,自己商议去吧。”
说完一扬手,把贾赦和贾政兄弟俩直接给撵出去了。
两人面面相觑片刻,想在荣庆院门口就把人选给定下来。
贾赦:“要不留下几个小辈看家,咱们都去?”
贾政也认同这话,“那咱们府上留下琏儿,东府留下蓉儿,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的都去。”
贾赦:“…………”
“行吧,你是贵妃父亲,自是以你说的为准,就这么办。”
兰儿,我已经尽力了,是你爷爷非要拉着你受罪,跟我没关系。
他也不再搭理贾政,自己溜溜达达地走了。
把贾政弄得满头雾水,想不明白他哥这是又抽什么风。
叫人找了赖大家的来安排车马轿子,自己转头回去荣庆院向贾母说明了情况后,这才告退离开。
李纨接到消息的时候,赶紧使人去国子监接兰儿回来,并给他多告几日假。
“在宫门外站着啊,这一天下来,不瘸才怪。”
“素云,叫人给兰儿鞋里加双鞋垫,起码能软和点儿。”
其实她更想给儿子鞋里垫卫生巾的,吸汗又柔软,只是卫生巾的材质不好解释。
突然间,李纨的脑子里灵光一闪。
“碧月,其他的鞋垫太硬,直接用棉花给他现缝几双吧。”
碧月没做过这种,赶紧过来请教,“奶奶,这个鞋垫怎么缝制才好?”
李纨:“跟缝棉衣一样,把棉花压紧包在里头,拿线固定住就行了。”
她的描述清晰又明白,碧月应下后开始带着人制作,等兰儿回来时,已经快要做完了。
第二日,早上六点兰儿便起身开始准备,李纨打着哈欠陪他吃完早饭。
“娘,您不用起的,东西早就收拾妥当了,我自己可以的。”
李纨摆摆手,“你们都起了,只我一个睡着太不像样。”
“再说了,宫里的贵妃都病了,我还能睡得着,是得有多没心没肺?”
刚说完,就又打了一个哈欠。
兰儿:“…………”
亲娘的脑回路永远这么离奇又有道理!
又学到了!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心里如何,面上情都得过得去。
他悄悄地递话过去,“那我们走了,您再补补觉,不然在外面打哈欠也不好。”
李纨眯着眼睛点头,“我知道了。”
“去了那里,少说少做,多听多看。”
“把那一包鞋垫、袜子都带上,脚下湿了就换。”
母子二人又彼此嘱咐了一回,兰儿六点半就带着东西出发了。
等到了宫门处,他们在外面候着,贾母等人进宫。
进去元妃寝宫时,只见其中金碧辉煌,琉璃照耀,华贵非常。
众人行过礼,又寒暄一回,才坐到一处亲亲热热地说话。
元春捧着贾政等人递上来的请安折子,将每字每句一一看过。
眼睛直直地看着上面的一排排职名,泪珠子啪嗒啪嗒地往下掉,“今日稍安,令他们在外面暂歇。”
宫女奉令走了,元春才抬着泪眼看向贾母等人,“父女弟兄,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亲近。”
贾母等人赶紧劝慰,元春又问,“宝玉近来如何?”
“近来颇肯读书,因他父亲逼得紧,学问、写字、作诗都进益了不少。”
元春轻舒一口气,“这样才好!”
等到贾母等人坐着轿子回来时,已经天色渐晚,将近晚上六点。
李纨早候在了二门处,将贾母送回荣庆院,简单说了几句,她才扶着王夫人往院里走。
一到院门口,王夫人就撵着她回去,“送至这里就可以了,你也快些回去休息。明后天还要再进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