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典当(1/1)

尤氏忙摆手,“哪有不许?我不过白问一句,你别胡乱混赖人。”

“我知道你管的事情不少,只是看你每天回来的精神头还行,以为不那么劳累呢。”

“既然想休息,那只管歇着便是,谁还能拦着你不成。”

“你在家好好养着,我碰见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都使人给你送来。”

李纨满意地点头,“嗯,这话听着舒服,准了。”

尤氏被闹得又是气又是笑,“还准了?真真忘记自己是谁了。”

“我是不是还得跪在地上叩谢奶奶的大恩?”

李纨老神在在地摇头:“看在你还算孝敬的份儿上,不用了。”

尤氏推她一把,“快住嘴吧,净满口的胡说八道。”

等着两人回家吃过饭,尤氏喝着茶静心细细琢磨了一回,有些琢磨过味儿来了。

“你又不想管家了?这才借着休养推出去?”

李纨不肯承认:“你怎么会这般想?没有的事。”

尤氏狐疑地看着她,“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难道管家理事会毒死你不成?怎么手里刚有点儿权力就要推出去?”

“人家都是巴不得将管家权死死攥在手里,就你好,行动就要让出去。”

“只是说你一句菩萨,难道你真的长了副出家人的心肠?”

李纨:“少胡乱琢磨了,我纯粹就是累倦了,哪有旁的理由。”

尤氏点头,“好,你说没有就没有吧,我等日后再来校验。”

李纨:“…………”

太熟了也有些不好,她还学会找后账了。

只好转移话题,“你也累了这么些日子,自己也抽空子养养神。”

…………

前脚李纨刚安排了人留意鸳鸯的举动,后脚就听说她去迎春屋里找生了病的司棋说话。

鸳鸯这是撞见司棋在园中偷情,知道她为此病了,特地赶过去宽她的心。

她倒是一番好心,想着全了跟司棋的姐妹情谊,只是将府中的规矩抛在了脑后,将园里姑娘的名节又置于何地?

受着贾府的银钱份例,转头又将贾府的利益扔到身后。

看似有情有义,实则舍大义取小情。

李纨叹气,“叫人给我请个太医来吧,就说我身子不舒服。”

她病的第二天,贾母就打发鸳鸯过来问候。

李纨因为用石榴皮抹了一遍脸,所以瞧着面色隐隐发黄,唬了鸳鸯一跳。

“奶奶快躺下,前几日不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病了?”

李纨无力地摇摇头,“不知怎么受了凉,说是得了寒症。”

“你回去就说我没事儿,过些日子就去给老太太请安,叫她别跟着挂心。”

鸳鸯看她面有病色,现还体力不支,知道怕是病得有些严重,只是不想叫贾母牵挂才这般说。

“奶奶放心,我缓着些说,老太太也正记挂着您呢。”

“您现在不舒服,可要接了兰哥儿回来照看您一二?”

李纨勉强晃了晃手,“不用,伺候有丫鬟们,他回来也没用,别打搅他了,叫他安心读书吧。”

鸳鸯点头应下,又说了一回话才出园去回禀贾母。

贾母:“她到底病得怎么样?可严重?”

鸳鸯:“不十分重,但也不算很轻。”

“大奶奶整个人瞧着乏力疲倦的很,应该是这病拔了力气去。”

“我说接兰哥儿回来,大奶奶还不让,怕耽误他读书。”

贾母叹气,“今年这是怎么了?”

“凤丫头那边身子才刚好,她这边又病了,竟是没有消停的时候。”

“前些天我过寿的时候,整整八天的席面,居然半点儿差错也没出,多亏了有她在后面操办。”

“听说她每顿都不少吃,却一点儿肉也没长,可见是真累着了。”

“到底因我而起,你把咱们的药材收拾出来一包给她送去,叫她养身子吧,嘱咐她不够了再来要。”

鸳鸯也猜到了,大奶奶一忙完就病了,多半是累着了。

念着她是因为老太太的事才病的,还特意挑了些上好的药材。

心里还在感叹,“大奶奶病得真是时候,现在谁不说她是因着老太太的事儿累病的?名头好听不说,还得了实惠,真真是命好。”

“早前凤丫头病成那样,也没见下面的人夸她,更别说劳动老太太给她送药了。”

“不过老太太还算公平,大奶奶这边送了药,凤丫头那边给了一箱子金银家伙什儿。”

…………

贾琏和王熙凤两口子朝鸳鸯借当的事情,李纨也隐隐听说了。

鸳鸯既然能给一箱子,必定是得了贾母的同意。

那些金银器具,价值一万还是两万,哪怕更多呢,也跟自己没有干系。

左右不是自己的,人家愿意怎么处置都行。

只是典当东西,有一就有二,越往后越难刹住,越当越穷。

典当铺子讲究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一次生意得的利够铺子半年的运转,其中的水有多黑可想而知。

典当行一开张,瞄准的客户群体压根就不是什么小家小户,而是那些在走下坡路的世家大族。

毕竟像荣府这样的人家,随便拿出一件东西来,就价值不菲。

抵押的价钱压得越低,才越能叫他们有利可图。

王熙凤那边儿虽典当了贾母的一箱子金银器具,但也不过得了两三千的银子,还都交给了贾琏,她只从中得了二百两的抽头。

都没捂热乎呢,转头就见到了来府里打秋风的小太监。

“夏爷爷今儿见了一所房子想买,不想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舅奶奶家借了用用,过一两日就送过来。”

王熙凤哪里敢不给,只能答应下来,“什么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拿去用。改日我们短了,再去借也一样。”

“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借的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年底一起送来。”

王熙凤:“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记在心上。”

“也就是没有,不然只管拿去用,提什么还?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早不知还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