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急来急走(1/1)
听完徐家规矩。那若云觉得,徐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家。所有规矩,几乎都是针对“爱干净”。
她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规矩吗?”
徐蓉道:“别的规矩是针对工人上班的,你们不上班,用不着。”
“上班?”那若云从未听过这个词。
“或者叫上工、干活,都行。”
古代其实是有“上班”这个词的,它出自县衙班房。
一个县的衙门,三班六房。“三班”即:皂班、壮班、快班。“六房”即: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前者是差役,后者是书吏。
书吏一般都有自己的部门房间(可以理解为部门办公室),而差役们则统一在班房。
皂班:负责衙门站堂、行刑及看守牢狱。
壮班:又称“民壮”,掌管召捕罪犯。
快班:分为马快与步快,专司缉捕盗贼与案件侦缉。
差役到衙门干活,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首先是去班房“点卯”(即报到、签到),有活干活,没活就在“班房”里坐班。
于是他们每天去工作,又称为“上班”。
与此相对应的,是“上朝”。不过那是朝廷大臣或皇帝,才有资格称为“上朝”。
再延伸一下,平民百姓,那叫做“上工”。
那若云问:“上工有什么规矩?”
徐蓉道:“伙计们的工钱,是按照上工天数算。每天打考勤,上了几天工、发几天的工钱。如果有事可以请假,但如果请假太多,又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以后就不用来了。”
那若云听着有些新奇,问道:“为何是按天数算?人在家,不都要干活吗?”
徐蓉摇头:“不一定,在家也可以不干活。不干活就没工钱。”
那若云问:“那……有没有可以给我们干的活?”
徐蓉想了想道:“这个,我要先与穆青商量一下。”
她不知道穆青对她们的具体安排是什么。虽然穆青说了可以让她们干活,可是,干什么?
做饭,曹婆、草花她们,人已经够了。
做纸,她们中谁想做?最后又能做得怎么样?
纺织,徐蓉需要人纺织,可是现在没有棉花。
酒楼餐饮,徐蓉不知道这些人可不可靠。
另外还有就是,穆青说会为她们出钱,他会出多少?
这些问题都得与穆青商量过后,徐蓉才好决定要如何做。
那若云听她说话的语气,感觉她与穆青很熟,问道:“你认识穆公子他们多久了?”
徐蓉回想一下:“半年多。”
那若云诧异,看他们的熟稔程度,以为是老朋友。
两人又聊了些别的,徐蓉询问李国种辣椒的情况如何?
那若云说:他们寨子的土地全部被用来种辣椒,这才导致她的家人没有土地种粮食,没有吃的,于是来投靠她。
徐蓉暗暗惊了一下,问她为什么会这样?
那若云说了他们的灭族。粟召占领了他们的土地,把男人全部拉到别的地方,寨子里只剩下女人和小孩……
徐蓉听到男孩满十岁以后也会被带走,心中五味杂陈。
她是学过历史的,知道历史上发生过许许多多悲惨的事。
当无辜百姓遇上暴君,要么反抗、要么死,然而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没有几件。或许他们一时成功,但结局都不太好。徐蓉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文化。你看那些有文化的朝臣造反,他们的成功率就比较大。比如王莽、司马懿、李渊、赵匡胤等等。
两人聊着,邬冬燕过来对那若云道:“若云,这里的茅房是分男女的,如果你要去茅房,看清楚男女,别走错了。”
说完她对徐蓉微笑颔首,算是打招呼。
那若云问:“男女要如何分清楚?”
邬冬燕道:“茅房墙上写着字。”
那若云皱眉。她不识字。不过据她所知,表姐邬冬燕也不识字。
她问:“你怎么知道写的是什么字?”
邬冬燕道:“刚才那个小姑娘教我的。”
那若云朝厕所方向望了望,问道:“哪个是男?哪个是女?”
邬冬燕指给她看:“那个是男,那个是女。”
那若云似乎还是没有搞清楚。
徐蓉道:“男左女右,左手边的是男厕,右手边的是女厕。”
“哦!”那若云这下子分清楚了。
徐蓉看她俩好像不识字的样子,不过不好问,于是聊点别的。
中午,厉驰逸他们参观回来,厨房里也开饭了。
徐蓉穆青几人在她房间这边吃,那若云她们在食堂吃。
吃过饭,穆青将车上带来的东西卸下。然后告诉徐蓉,一会他跟厉驰逸他们一起回县城,之后送他们去京城;运回的辣椒都在荣顺号,有什么事情找阔昆。
徐蓉听到他要走,忙道:“别啊!事情都还没有说清楚,你就要走?”
“刚才在饭桌上说的那些事,厉驰逸现在也做不了主。要等他回到李国,跟国王禀报后才能定夺。”
“我说的不是那个!”
“那是哪个?”
“你带来的那群女人,我要如何安排?”
“随意,你想如何安排就如何安排。”
“别啊!我实在不知道让她们做什么。”
“让她们做饭。”
“现在厨房不缺人手,再说了,也不可能让她们全去做饭。”
穆青皱眉,想了想道:“你教她们点手艺。”
“我应该教什么?”
“随便。”
徐蓉扶额,看来穆青也是没有多余的想法。她问:
“对了,你说给她们出钱,你打算出多少?”
穆青道:“你想要多少?”
徐蓉翻了个白眼:“你真想让我开价吗?”
穆青想了想,说道:“如果顺利的话,她们在你这里大概就两三个月。每月二十两银子如何?”
“什么意思?”徐蓉听出他这话里有别的内容。
“每人每月一两银子,她们十几个人,我给你个整数,二十两,应该够了吧。你只用管她们吃喝。”
“我问的不是这个,你说顺利两三个月。”
穆青望了望周围,就他们俩个,压低声音道:“我们要扶持江云鹏。到时候他那边定了,就会来把人接走。”
“江云鹏是谁啊?”徐蓉一脸茫然。
穆青更茫然:“就是跟你去食堂,年轻的那个,娶了两个妻子的那个。他之前来过这里。他是姚通的义子。你不记得了?”
徐蓉回想了一下:“哦,是他呀!”
穆青抹汗。真是一孕傻三年。
曾经穆青跟徐蓉讲过江云鹏的身世。他母亲是个青楼女子,与谢家公子有过恩爱,后来生下江云鹏。当年江母抱着孩子前去认父,但谢公子认为孩子不是他的,江母是在讹他。江母为了自证清白,投江自尽,姚通收养了小婴儿。
后来江云鹏长大成人,他的容貌与谢公子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姚通前去说和,谢家这才同意将他认回去。但是,江云鹏坚决不去谢家。
姚通收养他,就是为了让他与谢家认亲,可是,江云鹏不听话。当然,姚通也没有因此就大发雷霆,而是假意随他去,想着慢慢说服。因为谢家蒸蒸日上,男人在朝中为官,女儿在宫中为妃。就冲这两点,姚通不会对江云鹏恶语相向。
但是,在姚通不厌其烦的劝说中,江云鹏也明白了义父对他的利用之心,他想脱离姚通。
徐蓉问:“扶持他什么?”
穆青道:“现在漕帮正在分裂,不少有势力的人都自立门户。我们要扶持江云鹏也自立门户。”
徐蓉不解:“为何要扶持他?”
穆青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她:“为了生意啊!”
荣顺号在京江运河上有自己的船,之前他们与漕帮合作,现在漕帮正在分裂瓦解,荣顺号有必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