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客人来访(1/1)
第二日,穆青等人前往岩脚村。
他怕徐家没有准备,除了五百斤辣椒,又带了些吃的用的。
岩脚村。
新纸坊已经正式启用,不过最近秋收,在徐家做活的村里人都回去割稻子,少了工人,目前新纸坊暂时停工。
不过,这也正好给徐蓉腾出地方,做她的印刷。
偌大草棚屋檐下,小五面前是一个固定位置的纸槽,里面叠好一摞纸,她在木刻印版上均匀涂抹上油墨,像盖章一样压进纸槽,用力一摁,一张“印刷品”就出来了,然后小宝将印好的纸拿到一旁晾晒。
“小宝真厉害!”徐蓉站在一旁加油鼓劲。
曹婆四岁的孙子曹小宝,在徐蓉的鼓动下,干得卖力又认真。
小五已经印了好一会,手有点酸,徐蓉道:“我来吧。”
她俩从早晨到现在,已经干了好几个小时。一会是徐蓉负责印刷,小五晾纸;一会是小五印刷,小宝晾纸。两人轮流着来。
你问其他人呢?
山谷纸坊还在运作,男人们在那边干活。
家里的几个女人,有的在摘菜,有的在洗衣,有的去碾米,总之她们也没有闲着。
反正印刷这事不着急,徐蓉慢慢来,所以也就没叫其他人来帮忙。
徐蓉正印着,忽然听到有人喊她。
她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道路上停着一排马车,一个有点熟悉的身影朝她走来。
待人走到草棚底下,徐蓉意外又兴奋。
“穆青!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
徐蓉望了望不远处的马车,看到有人下车。
“你这是带了……”徐蓉顿了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人?”
第一眼,她以为穆青带了批伙计来,但看到车上下来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明显那不是伙计。
穆青道:“给你添点小麻烦,我带了批李国的老弱妇孺,让她们暂时先住在你这。你放心,她们的生活费用由我出,不过,你不要跟她们讲,就当是你好心收留她们。家里有什么活,你让她们干,就当是收了一群下人。”
徐蓉望了望下来的人,问道:“全都是吗?”
穆青回头望了一眼:“那几个男的不是,他们是李国使臣。我带他们来参观一下,或许下一步我们可以在李国开纸坊。”
然后又道:“对了,我给你带了些辣椒过来。李国的辣椒已经开始采摘,我们这次带了一万斤入境,余下的,他们会陆续往华国运送。”
“一万斤?”徐蓉打量了一下马车的容量,觉得那不可能是一万斤,就算是磨成辣椒面也装不下。
穆青道:“多的都在县城荣顺号,我只带了五百斤过来,我知道你这里堆不下。”
两人说着,江云鹏和厉驰逸几人朝他们这个方向走来。
在他俩说话的间隙,厉驰逸对这纸坊很感兴趣,于是江云鹏介绍了一下他知道的情况。
比如这里之前并没有一条河,这条河是人工挖掘的。
又比如,厉驰逸问,为何这里的房屋全是白色?江云鹏介绍,这是因为徐玉蓉喜欢白色,她说白色会反光、会显得比较明亮。这白色用的是石灰。
关于白色墙壁,之前江云鹏也好奇问过,所以他知道。
几人边走边参观,走进草棚。
草棚底下有很多个到大腿高的木架子,架上铺着竹席,竹席上晾着纸。
厉驰逸问江云鹏,她们这是在做什么?江云鹏摇头说不知道,他对纸坊的事情不太懂。
待走近,厉驰逸看到晾晒的纸上有字,细读一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看起来是一首诗,诗的意思厉驰逸能理解,但是,它为何印在纸的一侧?这看起来不像是在印书。
穆青见他们过来了,于是主动上前。
厉驰逸问:“这纸是做什么用的?”
他好歹也是有头脑的大臣,知道这里是造纸坊,不是印书坊,所以纸才是主要的,字是其次。
穆青在这里聊了半天,其实他也不知道徐蓉在干嘛。
徐蓉上前介绍:“这是在印日历。”
“日历?”
在场几人都很疑惑。
徐蓉介绍:“这是日历中的插画纸,顾客可以根据纸上的诗,自行作画。”
一开始她设计的是:一半日历、一半画,但后来发现空白处不够画,于是改成一张日历、一张画。反正她印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卖纸,怎么费纸怎么来。
穆青也感到新奇,问道:“这要如何作啊?”
徐蓉道:“比如这首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不是描绘了一种场景?”
几人暗暗点头,望着她,等继续解释。
徐蓉道:“每个人对诗的场景理解不同,根据诗的描述,你想到的可能是个宏观场景,他想到的可能是个局部场景,总之千人千样。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诗中场景描画出来,这纸上的空白处,就是给他们作画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穆青拧了拧眉,道:“不是每个人都会作画,你这……?”他质疑徐蓉的想法太过高雅,不是谁都能附庸得上的。
徐蓉道:“我会给他们做个示范,等他们看到之后,或许就会人人想画了。”
“什么示范?”穆青好奇。
徐蓉道:“这里没笔,到有笔的地方我给你画一个。”
然后她道:“我们先请客人到家里坐吧!”
刚才穆青提了一嘴,说这几个男的是李国使臣,但是他没有正式介绍,所以徐蓉称他们为“客人”。
穆青这才想起来,于是向双方正式介绍了一下。
其实在路上,穆青就给厉驰逸介绍过,徐家是女人当家,他们之前遇到的那个男人,是徐蓉的丈夫;这里的纸坊最早是徐家人自己做,后来与荣顺号合作,又扩大了规模。
徐蓉前面带路,领众人回家。她让小五去山谷纸坊那边,通知邹长青、邹子义。
厉驰逸见徐蓉牵着个小孩,问道:“这是你儿子?”
徐蓉笑道:“不是,他是我们家曹婆的孙子。”
曹小宝有点怯生,他虽然被徐蓉牵着,但在他看来,他是在保护徐蓉。因为奶奶说,徐娘子怀着身孕,肚里有宝宝,不方便,你要照看着点,如果徐娘子有要蹲身弯腰的事情,你要帮忙做,有需要跑腿的地方,你要帮忙跑。
总之曹婆没给小宝灌输低人一等的概念,只是叫他要“帮忙”,就像曾经在家里帮奶奶母亲做事一样。
小宝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也知道他们寄人篱下。不过他觉得徐蓉就像他们村里的邻居大姨,所以他一方面不自卑,一方面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小小年纪,知道进退。
一行人爬上坡,徐蓉对小宝道:“你去告诉草花姐姐烧水泡茶,送到我屋里。”
小宝撒腿跑去找草花。
徐蓉将人带到她的房屋。此时此刻,她觉得或许应该弄间“会客厅”。因为平常来的都是熟人,在她屋里议事也没什么,可是,像这样尊贵的异国使臣,总感觉在屋里接待有点不太好。
当然,也可以把他们带去“食堂”,平常男人们会在那里议事。但是,食堂里有些杂乱,又是甑子又是碗,一看就是吃饭的地方,那样显得更不好了。何况厨房那边正在准备午饭,一会开饭怎么办?他们这边在聊天,那边在打饭,想想那情景就皱眉。
不得不说,徐蓉开始有点在意“面子”了。
她好歹是岩脚村首富,家里却连个像样的会客厅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