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后劲很大(1/1)

宋锦主动提出来免费送一件给张老管家,的确是真心。

前两年宋锦追在陆思贤身后跑的时候,老管家曾经善意的提醒过好几回。

却在别人面前替她遮掩,维护她的名声。说两人同窗,不过是小孩子间的玩闹罢了。

老管家平日里为人圆滑,这种出力又讨不到好处的事,他完全可以当作看不见。

宋锦活过一世,更能体会,这是多么难得。

这一世,她本就打算与张家合作,日后更是少不得与老管家打交道。

所谓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老管家收了宋锦的好处,就算宋锦人没在京中,老管家也会在她的事情上多费心。

不过,宋锦作为袁大家的亲传弟子,该有的派头还是得有的。

这雕品花的时间越久,才愈发显得矜贵,哪能说有就有呢?如此,只能让老管家多等些时日了…

宋夫子的生辰过后,安北州的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小门小户的宋家,已经被人们视为新贵。一提到宋夫子,大家也多了几分敬意。

刘家可就热闹了,送出重宝的刘子仪一时之间成了香饽饽,各大家族纷纷发出邀请函。

这家请他吃茶,那家请他吃酒,更有甚者,直截了当的请他去家中“赏花”。

什么花不言而喻,当然是自家闺女了。数量不限,只要能入得了刘子仪的眼,立刻洗刷打包送进刘家。

反正这种家族最不缺的就是女儿,嫡女好几个,庶女大把抓。用几个女儿巴结上刘子仪,稳赚不亏。

他们不是不想攀附宋锦,而是实在攀不起。

宋锦是宋家的千金,看张家对宋家那个态度,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更何况他们。

他们哪个不是人精?谁还看不出来,宋夫子那是深藏不露。

再说了,宋锦是个姑娘家。对刘子仪他们还能送几个女儿,宋锦呢,他们总不能送几个好大儿吧?

那还不被宋夫子碎尸万段?

其实呢,联姻是最牢固的关系。

他们自己的子侄自己最清楚,抛开家世不提,就说品貌才情,给袁大家的亲传弟子提鞋都不配。

主要是家世更比不上,宋家,他们可不敢招惹。

相比之下,难易立见。

于是,各府都派了人,带着礼物和请帖日日在刘家蹲守。因为,刘家人闭门不出,他们根本见不上面。

刘家人,迟早都会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的!

说人话就是,刘家人难道不吃不喝,一辈子待在家中不出门吗?

三天之后,他们傻眼了…

刘家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不见了…

刘家大门紧锁,人去楼空,刘家的馄饨铺也已经关门了。只有刘婶那家点心铺子,还在继续营业。

然而,掌柜并没有冷着脸驱赶他们,反而挂着礼貌又得体的微笑。

这让众人看到了希望,看吧,刘家人还是给他们留了个空子。欲擒故纵嘛,抬高自己的身价,懂,都懂。

然而,掌柜的回答每个字都像是“利箭”,给他们穿了个透心凉。

“各位,我们东家现在不在,她不会来铺子的。”

有人语气不善的说道,

“不会来?掌柜的,你看我们像傻子吗?哪有东家不来铺子里的?”

“这位小哥别动怒,我没骗你们,东家她真不怎么来。”

掌柜一脸真诚,似乎永远不会生气一样。

众人中有个机灵的,转了转眼珠,笑道,

“掌柜的,你们东家上次来铺子里,是什么时候?”

“去年年前,她是来给我们发红包的。要不,各位等进了腊月再来?”

……

一个方脸中年人搓了搓手,憨笑道,

“东家总不能一年只来一回吧?掌柜的,你们东家除了过年,还有什么时候会出现?”

掌柜的仔细想了想。

“除了年前一定会来,别的时候完全看她心情,除非铺子里有异常。”

一个络腮胡子不耐道,

“今天我把这铺子砸了,算不算异常?”

“你要砸别带上我们!”

“别犯浑,咱们来干什么的?真砸了刘老板的铺子,你回去怎么交代?”

……

众人一无所获,又返回刘家蹲守。

各家老爷们可是下了死命令,务必要将人请来。他们呢,也乐得清闲。

回去也是一大堆差事,哪有在这儿插科打诨舒服。

也有人不信邪的想立功,灵机一动,隐藏身形,在点心铺子蹲守了起来。

用事实证明,灵机一动要不得。

几天之后,又灰溜溜的回到了刘家大门口,加入了蹲守大军。

宋锦在府中待的甚是憋闷,她在父亲的生辰上一鸣惊人后,便收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邀约。

好在她本来也和那些高门小姐们没什么交情,而对方却是抱着攀附宋府的目的,宋锦拒绝起来毫无压力。

不过,这些天她根本不敢冒头。

本来有一肚子问题想要问刘子仪,谁知道这家伙这么多天,竟然从来没找过她。

哎,男人!

宋锦便打发绿芜去刘家喊他,才发现他家门口热闹的像是菜市场,而刘家却是大门紧锁,刘家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宋锦这才回过神来,刘子仪带着重宝出现,必然已经引起轩然大波。

真是出风头一时爽,后果担不起,但凡他准备个盒子,也不至于此。

没等来刘子仪,李朗却突然造访。

“阿锦,小胖让我给你带个话,他先出去避避风头,一定会赶在你生辰前回来。”

“他们去哪儿了?”

“小胖和刘婶悄悄去了庄子上,懿宁要赶制学政府的百寿图,被绣坊老板接到了府上。”

“那帮人都在他们家门口安营扎寨了,别说我生辰,他们过年能回来就不错了。”

李朗折扇一摇,

“放心吧,夫子已经在善后了,我爹也在帮忙。你忘了,那日夫子下了封口令。”

宋夫子知道,他的好女儿和好学生这两件事,随便漏出去一件,都要引起“地震”。

所以,别不让众宾客将当天的事说出去。张老管家也在场,还帮着说了几句,谁将事情漏出去半个字,就是与张家为敌。

宋家本不是高门大户,当日的宾客虽不乏各行各业的翘楚,却也没有权势大的过张家的。

那一分震慑,倒也十分奏效。

宋锦揶揄道,

“是啊,是没泄漏一个字,就是把刘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已。”

李朗高深莫测的一笑,

“你别急嘛,我们已经在行动了,估摸一个月,这事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