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农桑(1/1)

“列祖列宗在上,咱们刘家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耕儿这孩子给咱们长脸了啊!”

“哈哈哈………”

刘大同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他双手颤抖着捧起祖宗牌位前的香烛,对着列祖列宗念念有词着。

说完,刘大同又缓缓跪下,对着牌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起身时,他紧紧握住刘耕书的手。

“好,好啊,你爹娘若是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走,咱们这就去告诉你阿奶和你爹娘!”

两人匆匆走出安放祖宗牌位的房间。

牛枝花和大齐氏正在堂屋收拾碗筷。

她们看到刘大同和刘耕书满脸喜色地走来,还有些奇怪。

“你们爷俩这是怎么了?瞧把你们高兴的。”牛枝花端着碗筷走过去问着。

“哈哈哈,”

“快,给你娘和你阿奶说说,让她们也高兴高兴!”

刘大同哈哈大笑着,自己不说让小孙子过去说。

“阿娘,阿奶,孙儿此次在府城官学考核中,中了廪生第一名。”

刘耕书笑呵呵的给两人说着。

本来他在吃饭的时候要准备说的,结果被刘知学给破坏掉了。

大齐氏手中的抹布“啪”地掉落在地。

她愣了一瞬,随即满脸笑意,双手合十。

“老天爷保佑,我的乖孙儿就是有出息!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儿啊,你可太给娘长脸了啊!”

牛枝花把碗筷随便一放,快步走到刘耕书身边,一把将他搂进怀里。

“怎么了?怎么了?”

刘知农从后院进来,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等他也得知了这个喜讯,更是仰天大笑。

一家人全部沉浸在喜悦之中。

“耕儿,咱们要不要把村里的乡亲们都请来,庆贺一下?”

刘大同在征取刘耕书的意向。

“阿爷,不要了,等孙儿考中举人了再办酒席也不迟。”

刘耕书摇头拒绝了。

他这次回来,可不是单单为了看看父母的。

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回来办的。

刘大同和刘知农相互对视了一眼,也只好同意了。

“耕儿,你这次回家休假多久?”

刘大同转移了话题问道。

他有了解过的,进了官学的学子和其他书院的学子不同。

“阿爷,此次回来,抛去来回路上的时间,孙儿能有五天的假期。”刘耕书回答道。

“五天也好,能回来陪陪家人也是好的,只是时间确实紧了些。”

刘大同听了,脸上闪过一丝遗憾,但还是强笑着。

“阿爷,孙儿想在村里找些有经验的老农,向他们请教一些关于农桑的知识。”

“阿爷,可有人给孙儿推荐一下?”

刘耕书凑在刘大同的身边。

若是谁知道村里人的本事,那非自家村长阿爷了。

“耕儿,你在官学好好读书就是,怎么突然对农桑感兴趣了?”

刘知农有些疑惑着,不是念书吗?怎么还要知道农桑了。

“阿爹,孙儿在官学里听闻了不少关于民生的事,深知农桑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况且,咱们村里的农桑之法多是口口相传,有些可能已经过时了。”

“孙儿在官学中也学习了一些改进之法,说不定能为村里做点实事。”

刘耕书给解释着缘由。

在现代都说,想致富先修路。

在古代,农业就是根本,有了好的农桑之法,百姓才有盼头 。

他们这个村子不过是当年逃荒的流民聚集而成。

论凝聚力,怎能和那些同宗同根、血脉相连的大族相比?

“好,耕儿,你有这份心很是难得。”

“咱们村里倒是有几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你去问问他们,准能学到不少东西。”

刘大同听后,眼中满是赞赏。

“说起种庄稼的老把式,刘老栓和王铁头肯定算。”

“他们俩种地的本事,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你尽管去找他们。”

刘耕书忙点头记下。

“儿啊,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要忙这些,可别累着了。”

牛枝花有些心疼地劝道,拉着小儿子的手不愿意松开。

“娘,我不累。”

“能为村里做点事,孩儿心里高兴。”

刘耕书握住牛枝花的手安慰道。

第二天。

刘耕简单洗漱后,正准备怀揣着纸笔,去自家阿爷说的那两家老把式家里。

刚跨出房门,他便瞧见院子里的石桌旁有两个意外之人。

刘老栓和王铁头正与自家阿爷刘大同围坐一处,一边品着茶,一边谈笑风生。

刘耕书又惊又喜,快步上前:“刘爷爷、王爷爷,你们怎么来了!”

刘老栓笑着放下茶碗。

“你阿爷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到我家啦,说你有农桑的事儿要问,我们这就赶来了。”

王铁头也爽朗地大笑。

“是啊,耕书,听说你在官学里学了不少新东西,可把我们好奇坏了。”

刘耕书感动不已,看向刘大同:“阿爷,您这……”

刘大同摆摆手:“你时间紧,阿爷想着把人请家里来,能多聊会儿。”

众人围坐,刘耕书打开话匣子。

“刘爷爷、王爷爷,我在官学里知道咱村现在的农桑法子,有些地方是能改进的。”

“就说播种,现在咱间距不固定,作物采光和养分吸收都受影响。”

刘老栓听后若有所思。

“确实,有时候苗太密,长着长着就弱了。”

“可这间距咋定才好?”

刘耕书立马拿出纸笔,边画边解释。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最佳间距,像小麦,这么宽比较合适,既能保证光照,又不浪费土地。”

王铁头皱着眉,“那这间距固定了,要是遇到灾年,会不会影响收成?”

“王爷爷,合理间距能增强作物抗灾能力。”

“而且,我们还能结合轮作,比如今年种小麦,明年种豆类,豆类能固氮,让土地更肥沃。”

刘耕书耐心解释着里面的事情。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大家都先吃点东西,聊了这么久,都饿坏了。”

“耕儿,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牛枝花端着点心出来,一脸心疼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