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科考考完(1/1)

刘耕书从恭房返回考棚,经过刚才那一番喧闹,考棚里早就安静了下来。

刘耕书靠在考棚壁上,闭目养神。

考棚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原来是衙役在巡逻。

脚步声渐行渐远,考棚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偶尔的翻纸声和考生压抑的咳嗽声。

次日清晨,天还未大亮。

清脆的铜锣声便再次打破考棚区的宁静。

刘耕书从短暂的浅眠中惊醒,简单洗漱后,强打起精神,等待着最后一天试卷发放。

今天考完就可以出去了。

衙役们鱼贯而入,两两一组,开始分发第三天的试卷。

刘耕书接过试卷,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题目

今天还是六道题。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里面的“道”是。

刘耕书继续往下看去,发现有一道竟然是之前策论比拼时出的题。

当下多地水患频发,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你身为治水官,可行的治水方案,何解民生之困,恢复地方生产?

刘耕书心中有些惊讶。

这道题他有十足把握,在之前的策论比拼中,他的策论可是还让齐山长推荐给知府大人的。

随后刘耕书继续看剩下的题目。

“无为而治”和积极入世”,哪种思想更具适用性。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深远意义是。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述此思想在指挥中的运用和启示。

在古典有云,“月”常常作为重要意象出现。

请以三首不同诗作中的“月”为例,其情感不同。

刘耕书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因看到熟悉题目而涌起的激动心情。

他深知,即便有把握,也不能掉以轻心。

刘耕书在脑子里思索,手也没有停的提笔在草纸上勾勒着。

“暴政,赋敛无度,刑罚严苛,失民心,违仁道,致天下大乱,……”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后尊儒术,以仁道治国,民心归附,………”

“可见,道为政权之基,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他这次并没有去誊抄在试卷上,而是接着往下看题。

之前的策论让他胸有成竹,这次必定要力求更加完善。

“首先组织精壮劳力,于洪水要道加固堤坝,以阻水势。”

“勘测地形,开凿沟渠,引洪水分流,减轻主河道压力。”

“设立物资调配点,为受灾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稳定民心。”

“待水患平息,组织百姓修复农田,发放种子农具,减免赋税,助力农业生产恢复。”

解决完这两道,刘耕书揉了揉手腕,看向“无为而治”和“积极入世”这道。

刘耕在草纸上写着:“道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过度干预,适用于社会动荡后休养生息……”

“儒家‘积极入世’,倡导以礼义道德为准则,参与社会治理,在社会稳定时,能促进文化繁荣、秩序井然……”

“二者并无绝对优劣,应依社会情境灵活运用。”

等刘耕书把六题都在草纸上答好,这才细细逐一去修改,润色。

中午饭他都没有去吃,为了减少去恭房浪费时间,刘耕书水都没有怎么喝。

实在是嘴皮子干的厉害,他便含上一口水润润嗓子。

等刘耕书把所有的答案誊抄在试卷上的时候,已经快接近傍晚交卷了。

刘耕书刚放下笔,就听到旁边考棚传来一阵慌乱的翻纸声。

这时,衙役们开始穿梭在考棚间,摇着手里的铃铛。

“各位考生,交卷时间快到了,没写完的抓紧!”

“完了完了,这最后一题还没写完呢!”一个考生带着哭腔喊道。

“我也是,这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另一个考生焦急地回应。

刘耕书看着自己工整的试卷,心中稍安,开始整理考篮,将笔墨纸砚一一归位。

先把毛笔洗净,插进笔套,再把剩余的墨锭轻轻放回盒子。

接着,他又把前两天的试卷和今天的一起摆放好,用一块干净的布仔细包起来,确保试卷不受折损。

就在他收拾妥当之时,旁边考棚的考生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能不能再宽限点时间啊,衙役大哥!”一个考生带着哀求的语气说道。

“不行,考试时间一到必须交卷,这是规矩!”

衙役一脸严肃,不为所动。

刘耕书起身,望向四周。

有的考生满头大汗,仍在奋笔疾书。

有的考生则一脸绝望,瘫坐在凳子上,看着未完成的试卷发呆。

他心中不禁感慨,有人踌躇满志,有人却留有遗憾。

不一会儿,衙役来到刘耕书的考棚前。

“考生,交卷。”

刘耕书双手递上试卷。

衙役接过试卷,交由后面两个衙役装订好,向刘耕书点了点头,又走向下一个考棚。

随着考卷都交了上去,刘耕书随着人群走出考场。

夕阳的余晖洒在众人身上,让刘耕书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师弟!”

一声呼喊传来,刘耕书回头,看到自家师兄张开阳正在自己身后。

“师兄。”

刘耕书看出自家师兄的不适,赶紧回过去搀扶着,“师兄,你这是怎么了?脸色看着不太好。”

“没事,就是这几日在考棚里没休息好,有些头晕罢了。”张开阳苦笑着摆摆手道。

两人并肩往官学走去,一路上,不断有考生从他们身边匆匆而过。

“这次的题可真难,我那篇关于‘月’意象的分析,总觉得写得不够透彻。”一个考生模样的人唉声叹气地说着。

“别想了,都考完了,说不定结果没你想的那么糟。” 旁边的同伴安慰道。

刘耕书和张开阳听着这些议论,相互看看,笑了笑。

刘耕书想到自己的答卷,虽觉得发挥还算正常,但结果如何,他也毫无把握。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廪生,要是能成为廪生,以后他就有官府的廪膳了。

增生虽然也可以,但是和成为廪生的待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的。

“那增生就没这机会了?”突然一个声音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