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平安信(1/1)

“张县令,张主事,幸不辱命!”

“我们找到了一处水源,水流速度大,水质清澈,应该能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赵林走上前,拱手行礼,满脸笑意地说着。

“太好了!太好了!”

张县令听后,眼中瞬间泛起了泪花,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

那么多人出去找水源,可算有人寻到了。

“快说说,这水源具体在何处?离咱们这儿远不远?”

张主事也是一脸惊喜,快步上前。

“水源就在西北方向十里开外的山谷之中,路程不算太远。”赵林连忙回道。

随后,众人来到县衙大堂。

刘耕书摊开记录的纸张,详细地向张县令汇报了水源的位置、水量以及周边的地形情况。

张县令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

“事不宜迟,明日一早,我便组织百姓前往水源处,开始打井取水。”张县令果断地说道。

“还请各位大人帮忙指导,确保打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阳师傅点了点头,“张县令放心,我们定会全力以赴。”

“不过,打井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得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

众人围绕着打井的具体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县衙内的灯火依旧通明,映照出他们忙碌的身影。

“刘弟,这么晚了,你要出去?”

赵林看着正要往外走的刘耕书叫道。

“赵哥,我还没有和父母师父报平安,这不刚写了平安信准备寄出去。”

刘耕书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几分笑容。

“出来这么久了,一直忙着寻水源,也没顾得上家里。”

“现在总算是忙出了结果,再不寄信回去,他们肯定要担心坏了。”

刘耕书说着,把手中的那几封书信扬了扬示意着。

“刘弟,你这心思就是细腻,不愧是读书人,考虑得就是周全。”

“不过这大晚上的,你一个人出去,路上可得小心些。”

“这边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万一遇到个什么危险可就麻烦了。”

赵林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刘耕书的肩膀提醒道。

“多谢赵哥关心,我心里有数。”

“附近的路我都熟,这信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早一点寄出去,我心里也能早一点踏实。”

刘耕书感激地看了赵林一眼,点了点头应道。

“要不这样,我陪你一起去,多一个人,路上也能有个照应。”赵林思索片刻后说着。

刘耕书连忙摆手拒绝,“赵哥,你忙了一天,也累了,就别再为我操心了。”

“这点小事,我自己能行。”

赵林却坚持,“这可不是小事,我俩谁跟谁啊,我为长你为小,我陪着你一起去,也是应该的。”

“你要是再推辞,可就见外了。”

刘耕书拗不过赵林,只好笑着答应。

“那好吧,有赵哥陪着我,我心里也踏实多了,那就麻烦赵哥了。”

两人并肩走出屋子。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谈论着这次寻水源的种种经历,感慨着这一路的艰辛与不易。

………

百家村。

“他爹,你说耕儿去了京城那么久了,怎么还不回来啊?”

“这都好些日子了,也不知道他在那儿吃得好不好,住得怎么样,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牛枝花手中还握着一把未择完的菜,却早已没了心思。

她眉头不自觉地皱起,转头看向正在院子里收拾农具的刘知农。

“京城有耕儿的夫子在呢,你就放心吧,耕儿在那指定比待在咱们村里强。”刘知农嘴巴说着,心里也不住的担忧。

自家小儿子去了也快三个多月了,怎么还不见回来。

平安信倒是收到了两封。

可天高地远的,这孩子一个人在京城里待着,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哪里会不担忧的。

“话是这么说,可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夫子再照顾他,也比不上咱们在身边啊。”

“你说他一个人,要是碰上什么难处,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我这心里头就一刻都安宁不下来。”

牛枝花听了自家男人的话,非但没舒心,反而更担心了。

“你呀,就是太操心了。”

刘知农停下手中的动作,直起腰来,走到牛枝花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安慰道。

“耕儿都这么大了,也懂事,知道照顾自己,再说了,他去京城可是身负皇命,是去推广筒车的。”

“这筒车要是能在各地广泛用起来,那可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大好事啊!咱们可不能拖他的后腿。”

刘知农一脸严肃的说着。

虽然他也想小儿子,可是更知道那筒车对于他们这些庄稼人是多么的重要。

“我就是想耕儿了,怎么,当娘的还不准想想自己的亲儿子啊!”

“你说得倒是轻巧,可这母子连心,我这心里头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他,哪能说不担心就不担心。”

牛枝花一听这话,猛地转过身去,背对着刘知农,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凶巴巴地说着。

刘知农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心疼与无奈,只能伸手揽住自家媳妇默默安慰着。

“耕儿信里,他也只是报喜不报忧的。”

“老是自己在京城一切都好,可谁知道他是不是怕咱们担心,故意瞒着咱们呢。”

牛枝花说着说着,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逐渐哽咽了起来。

刘知农轻轻将自家婆娘的肩膀扳正,让她面对着自己。

他用粗糙的拇指小心翼翼地拭去牛枝花脸上的泪水,“孩他娘,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其实我又何尝不惦记着耕儿呢。”

“但咱们得相信他,他有能力完成好皇命,也能照顾好自己。”

“等他把筒车推广的事情办妥了,肯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的。”

牛枝花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刘知农,“我也盼着他能早点儿回来,只要他能顺顺利利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刘知农将牛枝花轻轻揽入怀中,拍了拍她的后背。

“会的,咱们就安心等着,日子过得快,说不定哪天一睁眼,耕儿就站在咱面前了。”

“知农,快来,你娘摔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