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甘清县(1/1)

“张主事说得在理。”

“我们既然领了皇命,就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挖井虽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困难,我愿意带头参与挖井工作,为大家做个表率。”

刘耕书见状,迅速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在这支队伍里年纪最小,资历也最浅。

别看那筒车是自己造出来的,可在这些工匠面前压根没什么话语权。

这关键时刻,要是自己再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

况且,此次任务重大,想无功而返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唯有全力以赴,才有一线生机。

赵林也不是愚笨之人,瞬间就领会了局势,立刻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咱们不远千里赶来,就是为了救助这一方百姓,怎能因为眼前这点困难就畏缩不前。”

“我也愿与大家并肩作战,为寻找水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几位年长的工匠闻言,纷纷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透着思索与考量。

“大家都是吃朝廷俸禄的,为百姓做事本就是分内之事。”

“我们听主事的安排,一起想办法挖井找水。”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沧桑的老工匠,站了出来说道。

随着这位老工匠的表态,原本嘈杂的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大人,咱们还离甘清县多久?”刘耕书拱手问道。

张成微微皱了皱眉头,抬手从怀中掏出一张有些褶皱的地图。

他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又抬头看了看四周的地形。

“依我看,咱们快马加鞭赶路的话,约莫再有半日就能抵达甘清县了。”

“只是这一路上旱情如此严重,恐怕到了甘清镇,情况也不容乐观呐。”

众人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微微点头,神色凝重。

“张主事所言极是。”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挖井找水,不如趁着赶路的间隙,咱们得提前了解一下甘清县的地形地貌。”

“这样到了那里,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挖井地点。”几位有经验的老人提议道。

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工匠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要找合适的挖井地点,地势和土质最为关键。”

“一般来说,地势低洼之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土质松软湿润的地方,找到水源的可能性也更大。”

“还有半天才能到甘清县,这一路咱们不妨多留意这些地方。”

张成赞同地点点头,“老师傅说得在理。”

“等咱们到了县上,就先派人四处勘察一番,再结合村民们提供的线索,制定出详细的挖井计划。”

这时,一个年轻的工匠忍不住了。

“可要是挖了很久都找不到水,该怎么办呢?”

“这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让百姓们失望啊。”

他看着这一路的样子,要是能那么容易找的到水,怎么还会有人背井离乡?

其他人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本来就有些犹豫这会儿就更犹豫了。

刘耕书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应对之策。

“这位仁兄的担忧不无道理,咱们找不到水,无非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我们对地势、土质的判断出现偏差,选错了挖井的位置,其二,可能是挖掘的深度还远远不够,未能触及到深藏地下的水源。”

其他人一听都点点头称是。

刘耕书一看众人跟着自己的节奏,便接着。

“针对第一种情况,咱们在勘察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经验判断,还要多向当地的村民请教。”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周边的地形地貌、水源分布了如指掌,说不定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关键的线索。”

“我们可以将村民们提供的信息与我们自己的勘察结果相结合,反复比对、分析,尽可能地确定最有可能出水的地点。”

“至于第二种情况,挖掘深度不够。”刘耕书抬手比划了一下。

“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参考周边地区成功挖井的案例,制定合理的挖掘深度标准。”

“同时,在挖掘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土壤的变化。”

“如果发现土壤的湿度、质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很有可能意味着我们离水源越来越近了。”

“一旦遇到坚硬的岩石层,我们也不能盲目放弃,要仔细分析岩石的种类和结构,寻找可能存在的缝隙或者断层,说不定水源就藏在这些地方。”

“而且,就算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找不到水,我们也不能轻易气馁。”

刘耕书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

“我们可以在周边区域扩大勘察范围,多尝试几个地点。”

“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根据前一次的结果调整后续的挖掘方案。”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水源,解决百姓们的燃眉之急。”

赵林在一旁听完,带头忍不住拍手称赞。

“刘弟果然心思缜密,考虑周全,有你这番分析,咱们心里都踏实多了。”

张成也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之色。“这位刘相公所言有理,大家就按照这个思路来。”

“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攻克这道难关。”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一路大家都按照刘耕书提出的方法,仔细观察着沿途的地势和土质。

队伍走走停停,终于在快接近亥时抵达了甘清县。

随着距离的拉近,只见一群人举着火把,站在县城的城门口。

为首的一位身着官服,身形略显佝偻,却依旧努力挺直腰杆,此人正是甘清县的县令陈东安。

陈东安一见到队伍,便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下官甘清县县令陈东安,在此恭迎诸位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实在辛苦。”

张成连忙下马,双手扶起陈东安。

“陈县令不必多礼,这一路所见,甘清县的旱情着实严重,百姓们受苦了。”

陈东安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与愧疚,长叹一声。

“是啊,这场旱灾突如其来,下官想尽办法,却依旧难以缓解百姓的困境。”

“如今能盼来各位大人相助,实乃甘清县百姓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