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被收关门弟子(1/1)

“阿爹,你等我,我去去就来。”

刘耕书顺着老者指的路走了进去。

他沿着小径缓缓前行,心里有些好奇和紧张。

不多时,他便来到一间屋子前停住。

刘耕书整理了下自己的衣裳,轻轻叩响开着的房门。

“进来。”

一个声音传来。

刘耕书缓缓踏入屋内,下意识地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徐徐吐出,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抬眼望去,只见屋内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儒雅中年男子,正端坐在书案之后,望向自己。

这人竟是!

刘耕书赶忙上前,恭敬地深施一礼。

“学生刘耕书,拜见夫子。”

“今日前来,实乃求学心切,望夫子收我。”

刘耕书低着头,心里忐忑极了。

他知道自己说这些话不对劲,可是没法子,这人他势在必得!

林启明微微颔首,目光在刘耕书身上轻轻掠过。

“哦,求学心切,那你便说说,你求学是为了什么?”

刘耕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默默想着。

林启明微微眯眼,端详着眼前这站着的孩童。

“夫子,学生求学是为了幼有所安,长有所倚,这就是学生求学之志。”

刘耕书抬头,神色端正的回答道。

刹那间,安静极了。

刘耕书心里很忐忑,等待。

半晌儿。

“哈哈哈,好一个幼有所安,长有所倚啊!”

林启明不禁拊掌大笑。

笑了,笑了就好。

刘耕书提着的心,可算安定下来了。

“孩子,你此前都看过哪些书籍?”

林启明耐人寻味的问道。

单单那几句话,就不是个农家子说的出来的。

“回夫子,学生并未看过书籍,不过是家中长辈念书时,有幸在一旁聆听过几回罢了。”

言辞之间,刘耕书脸上闪过一丝羞涩。

林启明有些诧异。

这孩子竟有此等灵慧之心,实乃可造之材。

“我欲收你为关门弟子,然时不我待,我仅能以三载时光授业于你,就要回京了。”

“若你甘愿,我便欣然将你收入门下,若是……”

言至此处,林启明微微顿住,直直地看向刘耕书,静然等待刘耕书的回应。

刘耕书听后,不假思索的稳步走向茶几之处。

生疏地摆弄着茶具,须臾间,便沏好了一壶香茗。

刘耕书端起茶杯,双手稳稳地捧着,款步走回,双膝缓缓跪地。

他将茶杯高高举过头顶。

“老师,学生心意已决,愿在这有限之期,受您教诲。”

“此茶敬奉老师,以表学生赤诚之心与矢志不渝之求学志。”

言罢,刘耕书目光坚定地望着林启明,静候其回应。

“好,好孩子!”

林启明开怀大笑着走上前去,伸手接过茶杯,继而一饮而尽,杯底朝天,点滴不剩。

饮罢,他凝视着跪下的刘耕书。

“为师必定倾囊相授,以成汝学道之志,亦全吾育贤之心。”

刘耕书赶忙叩首谢恩。

“多谢老师,学生定当不负夫子厚望。”

“好孩子,起来吧。”

“随我去见见你家中长辈,我有事儿要和他商量。”

林启明伸出手,轻轻拉起面前的孩童。

此刻,他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感慨。

这孩子,果然与自己有缘。

“耕儿!”

刘知农正在庭院中来回踱步,以排解内心的紧张与焦灼,抬眼间,便看见儿子走了出来。

“阿爹。”

刘耕书面带自豪,快步走向刘知农。

刘知农一看自家儿子的表情,再看向身后的人,面露惊喜。

“今日得见令郎,实乃三生有幸。”

“此子聪慧过人,我已决定收他为徒,只是我不日便要回京,仅有三年时光可全心传授。”

“这孩子需在此处住上三年,自然,你们若思念孩子,尽可前来探望。”

林启明道明缘由。

刘知农愣了下,脸上有些纠结。

“林夫子,耕儿这孩子能蒙您教诲,是他的造化。”

“只是孩子还小,这…”

刘知农看向身边的小儿子。

“只盼夫子别打骂孩子。”

他本来是想拒绝的,可是当看到儿子那渴望读书的模样,只能强行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