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黯夜弥殇 国破魂泣(1/1)

君玄夜昏迷不醒,整个皇宫乃至整个南昭国,都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太医们在寝宫外焦急地忙碌着,进进出出,神色凝重。殿内,君玄夜静静地躺在龙榻上,面色苍白如纸,额头缠着厚厚的纱布,那被石头击中的伤口仿佛一道深深的裂痕,撕裂着南昭国本就摇摇欲坠的希望。

大臣们齐聚在宫外,往日里为了权力争得面红耳赤的他们,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乱了阵脚。“这可如何是好?六皇子若再不醒来,南昭国必将大乱啊!”一位年迈的大臣捶胸顿足,满脸的忧虑。

“是啊,边境敌军虎视眈眈,京城又疫病横行,如今六皇子昏迷,我们连个主心骨都没有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声音中透着深深的绝望。

而那些之前还在朝堂上争论求和与主战的大臣们,此时也没了争吵的心思。局势已经严峻到了极点,每个人都清楚,南昭国正站在生死存亡的悬崖边缘,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民间,君玄夜昏迷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原本就因为战乱、疫病和生活的困苦而人心惶惶,如今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低声议论着国家的未来,恐惧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蔓延。

“听说六皇子昏迷了,这国家没了他,可怎么办呀?”一个老妇人忧心忡忡地说道,脸上满是沧桑与无奈。

“唉,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敌军要打进来,疫病又到处都是,现在连皇子都倒下了。”旁边的年轻人唉声叹气,眼神中充满了迷茫。

与此同时,边境的敌军得知君玄夜昏迷的消息后,认为这是进攻南昭国的绝佳时机。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南昭国的守军虽拼死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且君玄夜昏迷后指挥系统出现混乱,防线逐渐被敌军突破。

“报……将军,敌军攻势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士兵浑身是血,跌跌撞撞地冲进营帐。

守将面色凝重,望着远方战火纷飞的战场,心中充满了绝望。“传我命令,死守防线,不能让敌军再前进一步!”然而,他心里明白,这样的抵抗或许只是徒劳,没有了君玄夜的统筹指挥,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在京城,疫病的蔓延愈发严重。由于君玄夜昏迷,之前的抗疫措施无法有效推进,药材的征集和调配出现了混乱,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在痛苦中死去。大街小巷,不时能听到悲痛的哭声,那是亲人离世的哀号,是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叹。

“娘,你醒醒啊!娘……”一个孩子跪在地上,抱着母亲冰冷的尸体,放声大哭。周围的邻居们也只能无奈地摇头,眼中满是同情与悲伤。

而那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大臣们,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不仅没有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反而各自为战,妄图在混乱中谋取最后的利益。一些大臣暗中与敌国勾结得更加紧密,企图通过出卖国家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另一些大臣则忙着转移自己的财产,准备在国家覆灭之前逃之夭夭。

“大人,我们真的要与敌国合作吗?这可是卖国求荣啊!”一位忠心耿耿的幕僚小心翼翼地劝道。

那位大臣却冷哼一声:“哼,如今南昭国大势已去,不这样做,我们都得死。只有投靠敌国,才能保住我们的荣华富贵。”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还有一些正义的大臣试图力挽狂澜。他们四处奔走,试图集结力量,稳定朝局,抵抗敌军。然而,他们的努力在各方势力的夹击下显得如此渺小。

“各位大人,此时我们应团结一心,共抗外敌,切不可再心怀鬼胎。六皇子虽昏迷,但南昭国还有无数的百姓,还有我们这些大臣,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啊!”一位正义的大臣在朝堂上声泪俱下,苦苦劝说着其他大臣。

但回应他的,却是冷漠的眼神和无情的嘲讽。“哼,都到这个时候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

京城内,暴民之乱虽然在君玄夜昏迷后暂时平息,但百姓心中的不满和恐惧依然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再次煽动百姓,企图制造更大的混乱。

“乡亲们,都是那些大臣们的错,他们无能,才让我们陷入如此境地。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抗争!”煽动者站在高台上,声嘶力竭地喊道。

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再次被激怒,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朝着皇宫和大臣们的府邸涌去。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地狱。

皇宫内,侍卫们拼死抵抗着暴民的冲击。但暴民人数众多,且愤怒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侍卫们渐渐难以抵挡。

“保护皇上!保护皇宫!”侍卫统领大声呼喊着,手中的长刀早已沾满了鲜血。

而在君玄夜的寝宫内,太医们仍在全力抢救。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但君玄夜依旧昏迷不醒。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上。

“太医,六皇子到底何时能醒来?”一位大臣焦急地问道。

太医无奈地摇了摇头:“六皇子伤势过重,微臣们已经竭尽全力,但能否醒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此时,边境的防线彻底崩溃,敌军如潮水般涌入南昭国的领土。他们烧杀抢掠,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村庄被焚毁,百姓惨遭屠戮,妇女和儿童的哭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快跑啊!敌军来了!”一个村民惊慌失措地大喊着,然而,很多人已经来不及逃跑,被敌军无情地杀害。

南昭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士兵们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士气低落,纷纷逃亡。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苏瑶的父亲,礼部侍郎苏怀仁,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无奈。他深知,若再不想办法,南昭国必将不复存在。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苏怀仁独自坐在书房,望着窗外的战火,喃喃自语。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虽然这个办法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但他觉得这或许是南昭国最后的希望。苏怀仁决定冒险一试。

他乔装打扮,偷偷离开了京城,前往敌国的营地。一路上,他风餐露宿,躲避着敌军的巡逻队。终于,他来到了敌国将领的营帐前。

“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我军营地!”守卫拦住了苏怀仁。

苏怀仁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是南昭国礼部侍郎苏怀仁,有重要之事要与你们将军商讨。”

守卫犹豫了一下,进去通报。不一会儿,苏怀仁被带进了营帐。

敌国将领看着苏怀仁,冷笑道:“苏侍郎,你大老远跑来,所为何事啊?”

苏怀仁看着敌国将领,诚恳地说道:“将军,如今南昭国虽面临困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将军执意灭我南昭,必然会遭遇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不如我们谈个条件,南昭国愿意称臣纳贡,年年向贵国献上丰厚的财物,只求将军退兵,放过南昭国的百姓。”

敌国将领听后,沉思片刻。他心中明白,苏怀仁所说不无道理。虽然南昭国此时局势混乱,但要彻底征服这个国家,也并非易事。而且,若能让南昭国称臣纳贡,既能得到丰厚的财物,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苏侍郎,你的提议倒也有些道理。但我如何能相信你?”敌国将领盯着苏怀仁,眼神中透着一丝怀疑。

苏怀仁赶忙说道:“将军放心,我以我个人的性命担保。而且,我可以留下作为人质,待贵国与南昭国签订条约后,再放我回去。”

敌国将领权衡利弊后,终于点了点头:“好,我可以答应你。但南昭国必须立刻停止抵抗,并且在一个月内献上第一批贡物。”

苏怀仁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多谢将军!我这就回去告知朝中大臣,让他们尽快准备。”

然而,苏怀仁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被朝中那些与敌国勾结的大臣得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破坏苏怀仁的计划。

当苏怀仁回到京城,还未来得及将与敌国的谈判结果告知其他大臣时,便被那些叛国的大臣诬陷为通敌卖国。

“苏怀仁,你竟敢私自与敌国勾结,出卖国家,该当何罪!”叛国大臣在朝堂上大声指责苏怀仁。

苏怀仁心中愤怒不已:“你们这些贼子,明明是你们在卖国求荣,却反过来污蔑我!我是为了南昭国的百姓,才去与敌国谈判的。”

但那些叛国大臣根本不听苏怀仁的辩解,他们买通了一些大臣和侍卫,将苏怀仁打入大牢。

“苏怀仁,你就等着死吧!”叛国大臣看着苏怀仁被押走,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而此时的南昭国,在敌军的进攻和内部的混乱下,已经奄奄一息。君玄夜依旧昏迷不醒,苏怀仁被诬陷入狱,正义之士无力回天,叛国之臣横行无忌。百姓们在战火和疫病中苦苦挣扎,整个国家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南昭国,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等待它的,或许只有灭亡的命运。那曾经的繁华与荣耀,都将随着这场悲剧的蔓延,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无数的冤魂和无尽的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