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请柬(1/1)
一个小小的香料铺席一天就进账千两。确实出乎人的意料。
周新兰仔细琢磨着其中门道,其实就是椒宴围绕着胡椒的稀缺性进行了一系列操作,此等手段确实逆天,这背后之人的路子也的确野得很,难怪值得佟掌柜的注意。
“这是谁家的人,是不是那几家子的?”周新兰问道。
“绝无可能!”佟掌柜连连摆手,十分肯定地说道,“咱们与那几家子打了数十年的交道,说句难听的,他们眼珠一转,我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椒宴的手段绝非他们任何一家可以比拟。”
“不是李家,也不是吴家,那你可打探清楚了背后的东家?”
“打听过了,可也只知道这椒宴的掌柜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姓董。但背后人是谁完全没有头绪。”
“掌柜的姓董?”周新兰仔细想了一遍,可也对不上号,“这偌大个东京城,也没听说哪个董家。”
“说的就是啊,若之前不是做买卖的,那怎么可能仅用几天就开起了香料铺席。可要说是城里的商贾,却又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怪就怪在这啊,好像凭空出现的。要不发个请柬,见上一面?”
“不错,没有人是能凭空跳出来的,只是还没摸清楚底细,”周新兰点头同意,“这样也好,总归是要见一面的,你安排一下,两日后沁芳馆吧。”
佟掌柜的回道:“那好,我去安排。”
佟掌柜的起身告辞,而周新兰却没有离开,而是仔细端详着铁罐,先是打开尝了一尝,确实是胡椒的味道,这个假不了。又看到了罐子上仙风道骨老者旁边画个了圈,里面写着“孙”字。
孙?
周新兰仔细想了想,可也没出来汴京有哪个孙家。她吩咐女使把这椒盐送到后厨去,就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椒宴铺子刚开门,佟掌柜的就亲自登门送上请柬了。起初董芸还挺诧异,接过请柬一看是周家,也就并不感到意外了。
毕竟才开门第一天就做出了这等成绩,若是作为汴京首富的周家不闻不问,才显得奇怪。她也只是礼貌的表述会把请柬转达给东家,至于去与不去,到时还要东家定夺。
佟掌柜的极有底气,也没难为董芸,又夸赞了两句后转身离去。
毕竟在整个汴京,敢拒绝他们周家的绝不在市井之间,便是朝堂上的人物也要看在周家背后的宰相府,给上几分薄面。
接了拜帖,佟掌柜的告辞。香料铺子继续开门做生意。
董芸本以为第二日的进账会比昨天少一些,哪成想汴京人似乎不在乎钱财,而是更在乎一个面儿。
一天三罐的供应根本不够,而且经过了昨日的发酵,看板上的排名已经成了东京汴梁“中产阶级”吹嘘的资本。
“吃上胡椒了吗?听过椒宴吗?”
“当然啦,我家排一百多名。”
“那你不行,我家十六名,算一算六七天就轮到我们了。”
“吹什么,我家已经买到了椒宴双绝!”
……
而有些土财主已经开始为了这一罐胡椒,在铺子里预存了三千两白银,成为了尊贵的椒王VIP,获得了优先购买权。这也让椒宴今日的进账更加恐怖。
不过他们也觉得预存物有所值,毕竟椒宴铺子里卖的其他香料,全部都是董家采买精心挑选的高档香料。寻常人家没有门路根本买都买不到的。
到了晚间关门,董芸回到府里与孙延召讨论明日赴周家宴一事。
孙延召接过请柬,看了看,问道:“你认识周家?”
“汴京首富啊,谁没听过,不过……”董芸摇了摇头,“但从未有过交集。”
“那周家是对我们的铺子感兴趣了?想要强买强卖?”
“周家家大业大,有盐铁茶的专营权,倒不至于对我们这小铺子怎样,可能也是好奇吧。想看看这日进斗金小铺子背后的东家到底是谁。”
董芸觉得自家铺子虽然赚的不少,可比起皇商周家还差得远嘞,周家总不至于贪得无厌到连一个小铺子都不放过吧。能挣得偌大家业,想必也是有格局的。
孙延召对周家不感兴趣,而且刚腾出时间来处理夜枭禁军的事宜。这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远比想象的要困难,不得不处理海量的文书。
他直言道:“既然不认识,就回了吧,也没工夫与他们打交道。”
“我觉得,还是可以见上一面。”董芸解释道,“周家有榷货务的专营权,不如去探探虚实,多了解一下,或许有合作的机会。况且人家还是汴京的地头蛇,不是有句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是想做好生意,不拜拜码头怎行,周家明面上或许不敢怎样,可暗地里怕会使绊子。”
正巧这时,李清清从外走进来,笑道:“你们聊什么呢?”
孙延召把周家的请柬拿起,回道:“收了张请柬,请我明日去沁芳馆赴宴。”
“沁芳馆?那不是周家的……”李清清赶忙问道,“不会是周家找你吧?”
“嗯,这请柬,结尾写着周新兰。”
一听是周新兰,李清清脸色微变,好像有话想说,却又没说出口,脸色忽明忽暗,瞟了孙延召一眼,最后伏在了董芸的耳边,轻声耳语了几句。
董芸听罢也是睁大了眼睛,十分诧异,只是回道:“姐姐放心,有明儿有我陪着,什么妖魔鬼怪都近不了他的身。”
“有芸妹妹跟着我就放心多了。”李清清握住了董芸的手。这两人相互给了对方一个坚定的眼神。
这看的孙延召多少有些云里雾里。
孙延召这些天看在眼里,这董芸和李清清才认识不过几天,虽不是亲姐妹,可关系却胜似姐妹,晚上同床而眠,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搞的孙延召也有些无奈。
……
第二天傍晚。
沁芳馆就在大相国寺一旁的白云巷子中。此时的夜晚凉风阵阵,正是最舒服的时节。
汴梁街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这一路燃烧的烛油熏的孙延召眼睛都一阵火辣。
他和董芸穿过大相国寺的正门口,再走上两个路口,就到了那白云巷。
这巷子离大相国寺,汴河大街不远,颇有些闹中取静的意思,比起外面,行人倒是少了许多,这里面黑漆漆一片,唯有几十步一盏的红栀子灯还发着光亮。
孙延召向里面走去,挨个查看,终于在一家小门户看到了木牌子上沁芳馆三个巴掌大的小字。这字写的清丽娟秀,猜是女子所写。
他站在门前,整理衣衫,轻轻叩门。不大工夫推门出来一年轻俏丽的姑娘,她警惕的问道:“你找何人?”
“我是来赴约的,周新兰!”
这年轻姑娘听到周新兰三字,连忙笑道:“那赶快里面请,东家正等着您呢。”
孙延召进了门只觉一阵香气扑鼻,见这沁芳馆果然与众不同,毫无俗媚之气。院中园林雅致,庭前种满了花卉,再往里走了一进,又有怪石盆池,水声阵阵。
他跟这姑娘绕过了假山,只见远处一挂着素帐的小室正亮着光,隐约有琴声阵阵,同时传来的还有那婉转的歌声,这歌声字真韵正,令人听之不厌。
董芸悄声道:“延召哥哥,怎么觉得不对劲啊,这不会是花楼吧?”
孙延召早就看出来了,不过不是外面那种明牌的,而是类似于现代非请勿入的高端私人会所,不用想也知这里最少是带点擦边性质的。
他轻声道:“莫怕,随机应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