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应是随手刚好为之,不值一念(1/1)
“啊?啊~”
还在兴奋头上的顾耒看到站起身来的秦浮双眸浮现茫然,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口中茫然的应声。
“要走了?”
下意识的顺口接来的话语,让兴奋上头的顾耒迅速的冷静下来,愣愣的看向秦浮,“你要走了?”
“走了。”
秦浮走到顾耒的身旁,抬了抬手,想去抚摸下顾耒的头发,却又将手臂放下,“我还要继续南下,南边那里我还有事情要去做呢。”
“不再多等待两天吗?”
看着秦浮摇了摇头,顾耒面色黯淡了下去,抿了嘴唇,“吃过饭再走吧。”
“好。”
秦浮应道,顾耒挽了挽袖袍,朝灶房走去,秦浮也转身朝柜台内走去,坐在了那里。
客栈内,秦浮坐在柜台里面,看着被顾耒称为柳爷爷留下来的书籍,一旁,锅碗瓢盆的声音接连响起。
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饭菜的香味钻进秦浮的鼻腔之内,让垂头看着手中书籍的秦浮缓缓了抬起头,有些僵硬的扭动了几下脖子,才站起身来朝八仙桌走去。
三个菜。
一荤两素。
米也是灵稻种植出来的灵米。
及笄少女鼻尖上的细汗,身上的油烟味,面前升腾而起的热气。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二人默默不语的吃完饭,秦浮起身朝门外走去离开,顾耒站在门槛处,遥望挥手。
瞳孔中的那道身形消失在街道拐角处,顾耒才红着眼眶回身走到客栈里面,看到被秦浮拿到柜台上面的地契银票还有那数十张符箓。
无声的滴落泪珠。
坐到秦浮刚刚坐的位置上面,身前一个抽屉打开一指宽余,带着些许好奇心,顾耒打开了这个抽屉。
数十颗中品灵石,还有零零散散,数上去约莫有数百颗的下品灵石,另外还有一叠符箓一同安静的放在抽屉里面。
无声之间,顾耒的肩膀耸动的更频繁了起来。
说来,好像……应该是自己遇到过最好的旁人了吧…………
城主府。
曹宗和那师爷坐在城主的书房里面,相对而坐,中间的书案之上浮现着一道犹如水质的圆形,而圆形其中显露的正是秦浮慢慢走出金州城的样子。
自己还是心太软啊…………
但是,怎么说呢,对比自己的以前,还不如自己,不能怪自己心软啊…………
大唐王朝这般事情多吗?
秦浮不知道,或许很多,也或许很少,也许这个叫顾耒的小姑娘刚好被自己碰上。
至于灵石,符箓,秦浮没有丝毫的心痛之意。
无论放在哪里都是给人用的,给谁用不是用?而且自己在这放下灵石符箓,也是在为大唐王朝增添一名修士。
离开金州城,继续朝南走,三百余里,便是天堑函谷关,坐落在万里长城的路线之上,是万里长城版图线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烽火台。
函谷关里金州城中间距离三百余里,这中间的距离对于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来说都想把这点距离完全给缩减掉。
最好就像是蜀山和蜀山镇那样。
函谷关和金州城成为姊妹共生关城。
可惜,连年的作战,总会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突破防线进入后方之中,那么如果依靠函谷关建立金州城的话那么来说每年要有大量的平民百姓死于非命。
后来选择建立在函谷关三百里外。
中间三百余里一半荒地一半耕地,零零散散坐落着几个村庄。
依旧游走在官道之外,出了金州城朝南边走,悬挂在苍穹之上的金乌所带来的热量逐渐减弱,而踩在脚下的土地因为逐渐寒冷而天气变得硬邦邦。
眼前的景色多数呈荒凉破败之意,只有接近消融的积雪之下才零散的露出黄色的土地。
这里往南,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绿色的,哪怕是现在是开春的季节。
薄薄的零星积雪之中,一个被踩出来的小路之上,秦浮犹如在自己家后花园散步一样,闲庭信步的慢悠悠的走着。
临近日落西山,方才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小村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零散错落不一的几户人家,几乎一眼望去就可以数完。
村子四周,枯败的景色之中点缀着些许翠绿之色,秦浮看了一眼便知道那是种植下去还在冬眠中没有进入返青期的小麦。
略微加快了脚步,赶在了日落前踏进了村子。
村子里没有驿站,秦浮大致转了一圈之后,才看到了一位面容枯黄,可能是因为地域的缘故脸皮皱巴巴的,没有一点水分的样子的老者坐在门槛之上,手里拿着一柄旱烟枪,吧嗒吧嗒的抽着。
一明一暗之间吞吐着云雾,显露出一张心事重重的面庞。
“老伯。”秦浮也蹲下了身子,依靠上门框,看着瞅着旱烟略显愁容的老者问道:“我看你这小麦长势还可以啊,应该有农司的人吧,你有啥愁咧。”
“就是因为农司我才愁啊。”愁容的老者说道:“去年来一波农司的人走了,要不是今年开完春来了一波农司,现在这些小麦都要冻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嘛,来了几天,又走了。”
老者说道这里,大口的吸了几口旱烟,愁容满面的说道:“其实小麦倒无所谓,没有了可以再种,主要是听说他们都去了函谷关那边,去了两波都没回来,要是有事从函谷关走也托个信回来啊…………”
“这个村子里面就我们几个老家伙了,又走不远,函谷关那边到底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唉…………”
秦浮微微眯了下眼睛。
农司,和测灵机构一样同样隶属于大唐王朝的官方组织,这个机构主要就是管种植粮食这一块。
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协助百姓把粮食给种植出来,当然,是那种蕴含灵力,吃了能强身健身改善体质的那种稻米、小麦。
大唐王朝疆域辽阔,有很多偏僻的地方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百姓的话估计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吃不饱饭,差一点的就是都要饿死一些人。
农司应运而生,一寺三山王朝会有一些修士定期到一些地方进行布置阵法,降雨。
一些野兽多的地方,农司还会布置一些防御阵法。
村子里,甚至田中都布置上聚灵阵,这个阵法唯一的用处就是布置好了之后可以自行缓慢的聚集流散于虚空中的灵力,一部分用于阵法的运行,另一部分反馈出来。
虽然是最低级的聚灵阵,但凡一寺三山的入门弟子都可以布置,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长期处于聚灵阵中虽然没有修炼天赋无法修炼,但是也能减病去灾,而处于聚灵阵中的小麦,稻米也会沾染上一丝灵力,长期食用同样有改善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和测灵机构一样,这些都是秦浮那个后山里面的师傅建立起来的,包括学塾和书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是裴水墨成为蜀山掌教的时候立下的道愿。
而现在,函谷关是什么地方,万里长城工事的主要关卡,就连农司这些非战斗性机构都要调往函谷关,很难让人往好的方面联想。
“没事,我也是正准备朝函谷关去,明天到了帮你问问,让他们给你捎个信回来。”
又扯东扯西的唠了一圈,天色悄然中染上了灰褐色,逐渐加深变成黑褐色。
秦浮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个村子的情况。
村子里现在还有不到二十位村民,其中只有两位不惑知命的壮年,其余都是花甲古稀。
面前这个老伯殳姓,和许多村子里的老人一样,老伴先走了,儿子儿媳妇去集镇上或者去城里去了。
离开了这村庄。
剩下的老人固执的守在他们生长的地方,还好身体还算硬朗,依靠农司种植点庄稼,还能养活自己,不至于饿死。
结束了一个话题的秦浮不着痕迹的撇了一眼夜色,却刚好被殳伯看到,活了那么久的殳伯哪里还不懂?
“天色这么晚了,公子哥要是不嫌弃老头子家里寒酸,今天可以暂住一宿。”
秦浮刚习惯性的推辞一下,就看到殳伯磕了磕燃尽的烟灰,站起身来朝里面走去。
“没其他人了,就我一个糟老头子了,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
“来吧,家里很久没有住过外人了,就是不知道你这个公子哥能忍受的了不。”
看着落着些许尘埃的屋子,秦浮看向面庞干巴的老者殳伯,笑道:“什么公子哥,就是一个赶路的,有个地方睡就行了。”
“公子哥吃饭了吗?我这里还有一些蒸熟的地瓜。”
老者仿佛唠家常般的习惯性的问出这句话之后脸色就微微变了变,目光之中浮现一丝拘谨。
或许是农司的人和自己和气惯了,也或许是刚才面前这个公子哥没有一点架子的和自己唠了两句。
自己竟然说出这种话语。
“无碍的。”
秦浮温和一笑,轻声道:“多谢殳伯的好意了,我路上吃过干粮了,暂时不饿。”
“好、好,那公子哥先且歇息。”老者脸色一阵变换,带着些许后怕之色关上了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