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命格,王气 大章(1/1)

面对眼前的海漓,溟激并不打算杀了。

毕竟海漓的身份虽然比不上他这种纯正的海灵族,却也是有着海灵族血脉的异性王之后。

杀了得不到什么好处,还容易给族中招惹麻烦。

当初漓江王在娶了海灵族王女后,也是福泽了许多人的。

溟激并不想惹上这个麻烦,而且对方施法时被打断,看这模样,以后和修行路也无缘了。

看了眼脚边趴着的海漓,溟激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堂堂威压一地的漓江王一脉,后代不过短短百年就衰弱到这种地步,当真是世事无常。

溟激给了身后三人一个眼神,那三人立刻杀向一旁面色屈辱的城主府随从。

“等等!”

眼看两方就要交战,海漓突然出声大喊。

但他的喊声并没有让三人停手,其中一人锋利的兵刃已经砍断了其中一名随从的臂膀。

虽然人数不如对方,但刚一交手就能发现两方实力的悬殊。

“等等!我愿意告诉你铜雀台在哪!”

眼见一名随从即将命丧黄泉,海漓顾不得虚弱,连忙大喊。

溟激闻言,挥了挥手,三人立刻停手,退回身侧。

而对面的几名随从,则是惊惧的看着三人。

同为第三境,刚一交手他们几人就有溃败的趋势了。

这溟激不愧是最近风头正盛的定国公府的嫡系,光是这随行的客卿,全都是第三境中一顶一的存在。

溟激主动俯下身,将海漓扶起,靠在一侧墙壁上。

“那这铜雀台,就要劳烦漓兄了。”

“漓江王昔日威名,我也有所耳闻,甚是钦佩啊。”

帮海漓整理了下衣襟,溟激笑眯眯地道。

海漓面色惨白,皮肤干瘪,此时正大口喘着气,一时答不上话。

溟激也不着急,见海漓还要缓一会,溟激随意把玩起一旁的青铜器来。

在这座主墓中,有着许多陪葬用的青铜器皿,其中有些是祝由一脉的法器,不过品阶都不怎么高。

阴暗的角落里,陈觉几人正交换着意见。

眼下海漓已经被制服了,他那几个随从也不怎么顶用。

不过经此一役,几人也能大概看出溟激一帮人的大概水平。

其中两名武者境界都在第三境中阶上下,所修行的功法都不一般,而且都有品阶不错的战技伴身。

还有一名应该是巫蛊师,刚刚并没有直接出手,不好判断水平。

溟渊一边分析着,一边将没有出过手的溟激情报说出:

“溟激是第三境初阶,但他修行的是国公府亲自为他寻来的法门,不仅兼顾武道玄妙,更能开发自身血脉,增强肉身。”

“因此溟激实力要远超同阶之人,能与寻常第三境高阶的人抗衡,不过他身后的三人也不简单,差不多与他们三人水平相当。”

“我们几人,想胜过对方,怕是有些难度。”

溟渊说完,几人默然。

陈觉倒是开始盘算起来:

洛殷实力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面对对方四人,他也只能勉强抗衡其中一人,能做到纠缠,短时间不落败。

溟渊更不用提,第二境的修为基本排不上什么用处。

不过联想到之前有底气拒绝自己,想来应该是有什么压箱底的手段。

但他有,溟激就没有吗?堂堂国公府的长子,若说身上没有什么保命手段,他是不信的。

黄大三人则擅长防守,三人同胞而出,自幼心有感应,因此极其擅长联合阵法。

他们三人不修武只修阵,修为虽然弱,但结成阵法也能面对第三境武者而做到不败。

哪怕对方几人实力非凡,也能做到撑住一刻钟。

他们三人这次前来的任务就是护住溟渊。

至于秦月,陈觉则有些难以判断。

对方虽然以一种不善正面战斗的修仙者姿态,但这女人身上的谜团却很多。

武道在这边盛行,相应的修仙者就真的很少。

这里的修仙者多以各种百艺为主,例如炼丹,布阵,画符一类的非战斗职业。

所以修仙者基本都是各个势力中的后勤人才,并没有什么以修仙者为主导的组织。

秦月年纪轻轻修为到了第二阶,而且交谈之中能看出对方身后的情报库非常丰富。

仅此两点就能看出对方出身势力不凡。

而且秦月并没有展现出画符一类百艺的造诣,这就让人有些浮想联翩了。

对方要么是什么神秘势力推出来行走世间的代言人,要么是和他一样,来源于其他大陆的外来者。

相较于后者,他更倾向于前者。

毕竟这女人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对西洲极其了解的模样。

陈觉这边思考着,溟渊几人还在不停交换意见。

洛殷依然和一开始一样,想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否则等到溟激拿到了铜雀台,就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

秦月则相反,他认为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现在主动出击风险很大,而且很难摸清海漓那边的立场,若是对方趁着他们两方争斗浑水摸鱼,他们会很被动。

溟渊则是还在沉吟,陈觉看得出来,他很犹豫。

溟渊想了一会,把目光放在陈觉身上,问道:“陈觉,你怎么看?”

陈觉一愣,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

洛殷和秦月此刻也把目光转了过来,盯着他。

陈觉想了一会,回答道:“可以先等等。”

“海漓对比我们有情报优势,溟激对比我们有实力优势。”

“但反过来看,我们实力比海漓强,还有着在暗处的优势。”

“之前海漓需要用替魂咒这种副作用极大的咒术来唤醒先祖,掌管这座陵墓。”

“由此可见两点。”

“第一,铜雀台一定在陵寝之中,但拿到铜雀台后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战力。”

“可能是认主或者其他方面的限制,但一定有着认主的限制。”

“第二,拿到铜雀台后大概率不能直接离开陵寝,需要完成其他先决条件才可以离开。”

“否则海漓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花费代价掌管石卫,他大可以直接拿着铜雀台离开这里。”

“所以这铜雀台并非要紧之事,哪怕先让给对方也没事。”

“只要能在离开陵寝时确保铜雀台在我们这里即可。”

陈觉侃侃而谈,逐渐将整件事抽丝剥茧。

一旁原本主张出击的洛殷也不由连连点头,无法否认陈觉话语中的正确。

但紧接着,他忍不住问道:“那我们该如何谋取铜雀台呢?”

陈觉还没说话,溟渊先开口了:“当然是合纵连横,以弱胜强。”

“拉拢海漓,共同对付溟激。”

秦月却摇了摇头,道:“海漓身边跟着的人全是武者,没有像其他体系那样的手段。”

“如今海漓等人就在溟激眼皮子底下,我们如何来的机会能说服对方?”

溟渊也有些哑然,一时沉默。

就在这时,大殿中央的海漓在服用了宝药后,终于缓过来一口气。

溟激走到他身边,笑道:“麻烦漓兄指点了。”

海漓点了点头,道:“我会告诉你铜雀台的位置,但你要答应放我那几名随从一命。”

“留下他们,也不会对你们有什么威胁的。”

溟激点了点头,对他来说,宽恕几名落魄王侯家中的随从不是什么大事。

说白了要不是海漓身份特殊,哪来的资格和他溟激一同争夺这铜雀台?

真正有资格的是海漓身后的安国公府罢了。

溟激也没兴趣去为难一条走狗,他的目光始终都在那些同等水平的人身上。

海漓应该也很了解这位国公府公子的性格,见他答应下来,也不墨迹,娓娓道来:“铜雀台是一件规则奇物。”

“在我先祖漓江王得到后,他借助此物掌控漓江城附近,并且迎娶海灵族王女,一跃成为海灵族为数不多的异姓王之一。”

溟激眉头皱了皱,对这些老黄历不感兴趣。

好在海漓话锋一转,道:“铜雀台随我先祖下葬后,有一道秘旨流传下来。”

“铜雀幽暝,随王入冥。真王临世,铜雀复醒。”

铜雀幽暝,随王入冥。圣主临朝,铜雀复醒?

将这几句话念了一遍,溟激有些皱眉。

什么都看不出来。

海漓并没有卖关子,继续道:“一开始,族中并不需要铜雀台的力量。”

“毕竟铜雀台虽是奇物,却极难认主。”

“而且当时漓江王刚刚离世,族中势力也很大,并不缺一件奇物的力量。”

“可随着族中慢慢衰落,也开始有人打起了铜雀台的主意。”

“而这道秘旨,也被人翻了出来。”

“族中钻研上百年,结合族里流传的传记,大概总结出来了铜雀台该如何获取。”

“前两句的意思是铜雀台随着漓江王一同入墓,不见天日。”

“后两句的意思是等到真王临世,铜雀台会摆脱幽冥,前往真王身边。”

这两句说完,溟激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真王?要不是真王,岂不就拿不到这铜雀台了?”

海漓苦笑一声,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了。”

“漓江王曾有一偏传记,在族中流传不广。”

“这篇传记记载了,漓江王并没有完全掌握铜雀台。”

这话一出,不仅溟激吃惊,溟渊几人也有些惊讶。

铜雀台可是规则奇物,当年漓江王微末之时,依靠铜雀台足以抗衡第五境修士,后面随着自己迈入第五境,更能和第六境修士短暂抗衡。

如今据他所说,居然还没完全掌握?

那这铜雀台究竟得多强?

几人都忍不住有些浮想联翩。

海漓还在继续:“根据漓江王所留下的自传,铜雀台,以王气为食。”

“这也是为何漓江王没有完全掌握铜雀台的原因。”

“何为王?封侯拜相的不叫王。”

“一统寰宇,扫清六合,才叫王。”

“漓江王自述自己终究只掌管了一隅之地,只能称作假王罢了。”

“所以漓江王王气不够,自然只能掌管部分铜雀台的威能。”

溟激却抓住了海漓话语间的漏洞:“照你所说,铜雀台被王气吸引,可漓江王微末之时就得到了铜雀台,借助它才有后面的疆域。”

“这又该如何解释?”

海漓苦笑道:“王气,或者说气,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

“气这种东西,是命格中经常提到的,被视为命格的外在表现。”

“命格难见,而气易现。”

“有的人生而具有富贵命,那么他自然有富贵之气伴身。”

“但命格也好,气也好,它并不能百分百地决定一个人。”

“只不过具有气的人,更容易吸引到与气有关的事,或是主动,或是被动。”

“气既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未来。”

“命格既来源于上天,也来源于自身。”

“普通人凭借自己封侯拜相,也能反哺命格,成就王侯之命,具备王气。”

“相应的,天生具备王气的人也会因为后天的埋没失去王侯之命。”

“此之谓,明珠蒙尘。”

“铜雀台也是同理。”

“漓江王早期具备王命,所以铜雀台才会青睐于他。”

陈觉也不禁默然。

这套理论和人教的理论相差无几,可以说同根同源。

望气术,正是人教为了方便搜寻命格之人所开发的术法。

只不过还兼顾了很不错的侦查之能,所以才被陈觉拿来侦查。

但它本身,确是观察命格的法术。

海漓解答完,继续道:“命格之说玄之又玄,它起源于那些方士,在薪火王朝之时盛行,后续随着时过境迁,在西洲却几乎没了他们的踪影。”

“族中上百年的搜寻,终于求得了一些有关命格的书籍。”

“其中一本,讲述了一种禁忌之法,替魂咒。”

“在这本书里曾讲述了一个故事。”

“上古年间,曾有一座遗迹,需要特定命格之人才能开启。”

“但这种命格举世难寻,如何才能寻找到呢?”

“这时有一擅长祝由之人说,他可将死人短暂复生,那么,是否也能将命格复生呢?”

“后续的记载与这无关了,讲述一行人进去遗迹,却损失惨重,只有一人活了下来,将这些经历整理成册。”

“从结果来看,很明显,他们成功了。”

“替魂咒让人复生,也可以复生命格。”

“因此我刚刚施展替魂咒,也是想让具备王气的先祖复生,唤起铜雀台。”

讲到这里,溟激神情已经有些不对劲了。

照他这么说,只能把那死人复活,才能拿到铜雀台?

陈觉听到这里,心下却明了了:

这海漓在说谎。

关于命格他没有说谎。

先祖的经历也没有。

但替魂咒那里说谎了。

刚刚海漓施展替魂咒时,那头颅上根本没有任何“气”!

“气”尚且不能复苏,何谈命格?

这海漓就是在赌,赌溟激当中没有人了解命格之说!

他也不老实啊。

陈觉感慨。

场中的溟激神色已经很差了。

直觉告诉他不对,但海漓所说他听起来确实不像假的。

虽然他不了解,但想诓骗他也没那么简单。

只有施展替魂咒才能拿到铜雀台,但眼前的海漓已经濒死了,不可能再支持施展一次替魂咒。

而且这替魂咒应是不能施展在别人身上的,否则海漓不会用自身为代价。

想到这里,溟激面色一冷,他不信。

确实海漓说的没有任何漏洞,但他就是不信。

海漓看着眼前沉思的溟激,一言不发。

他确实说谎了,而且不止一处。

他故意模糊了漓江王获得铜雀台时的经历。

铜雀台确实以王气为食,没有王气无法让它认主。

但,认主和发现是两码事。

溟激与海漓对视,前者目光中满是质疑,后者目光中满是坦荡。

溟激忽然笑了,他想起来了一件事。

海漓编的再天花乱坠,再严丝合缝也无妨。

他溟激不是什么判官,做事要靠证据。

有些时候只要怀疑开始,罪名就成立了。

溟渊蹲下身,声音轻幽:“漓兄啊,还在跟我玩花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