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鬼子疯了?伪军的惶恐!(1/1)

傍晚,接到师团部电令的鬼子各部队纷纷开始骚动了起来,大批的鬼子兵冲出驻地,向着城内疾驰而去!

唐城,破败的街道上,尘土飞扬。

一队鬼子兵,端着刺刀,冲进一间间低矮的民房。

“出来!快出来!”

皮靴砸在地上的咚咚声,夹杂着鬼子兵的叫骂。

屋里的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懵了。

他们缩在墙角,身体抖个不停。

“这是……要干啥?”

一个老汉,抱着孙子,嘴唇哆嗦。

“太君,我们……我们可是良民啊……”

一个中年妇女,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少废话!统统出来!”

鬼子兵可不管这些,拽着他们的胳膊,往外拖。

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

街上,哭喊声,叫骂声,乱成一片。

很快,被鬼子兵从屋里赶出来的百姓,挤满了街道。

他们被围在中间,周围是明晃晃的刺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茫然。

“这是咋回事啊?鬼子又发啥疯?”

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问。

“不知道啊……这阵仗,吓人……”

旁边的人,压低声音,回答。

“该不会……是要……”

有人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脸色刷白。

人群中,一阵骚动。

恐惧,像瘟疫一样蔓延。

突然,有人注意到,被鬼子兵押着的,好像都是熟面孔。

“哎?那不是王队长家的大闺女吗?”

一个眼尖的,指着人群中一个年轻女子,喊道。

“还真是!她男人不是给鬼子当翻译官了吗?他爹不是伪军的小队长吗?”

另一个人,也认了出来。

“那边,那个……不是李大头的媳妇?”

“还有赵老三家的婆娘……”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不对劲。

被抓的,好像都是那些给鬼子办事的汉奸的家属。

“这……这是啥情况?”

“鬼子抓他们家属干啥?”

“难不成……那些二五仔,惹恼了鬼子?”

“活该!让他们给鬼子卖命!”

有人幸灾乐祸。

“嘘……小点声!别让鬼子听见!”

旁边的人,赶紧提醒。

大家又都闭上了嘴,只是用眼神交流着。

疑惑,不解,还有一丝隐隐的兴奋。

港城,保州,武城……

类似的情景,在各个城池上演。

大批的二五仔的家属被抓捕。

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那些原本还算安稳的百姓,看着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汉奸家属,此刻像丧家之犬一样被鬼子兵押着,心里五味杂陈。

有人害怕,有人疑惑,也有人暗自窃喜。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伪军”家眷,此刻却猪狗不如。

“他爹,你说这鬼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个妇人拽了拽男人的衣角,低声问。

“管他卖的什么药,反正跟咱们没关系。”

男人抱着孩子,眼睛却盯着那些被押走的汉奸家属。

“这些狗腿子,也有今天!”

........

“他娘的!小鬼子疯了不成?!”

一声怒吼,打破了武城冀东伪政府第三步兵旅驻地的宁静。

一个满头大汗的伪军士兵,跌跌撞撞冲进营房,上气不接下气。

“出啥事了?你小子慌个啥?”

一个正在擦枪的伪军,被吓了一跳,手里动作一顿,枪差点掉地上。

“出……出大事了!”

报信的士兵,扶着膝盖,喘着粗气。

“鬼子……鬼子把咱们家属都抓了!”

“啥?!”

营房里,瞬间炸开了锅。

“你说啥?再说一遍!”

一个正在吃饭的伪军,筷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米饭撒了一身。

“鬼子……鬼子把咱们在城里的家属,都抓起来了!”

报信的士兵,声音颤抖,重复了一遍。

“放他娘的狗屁!老子给他们卖命,他们抓老子家人?”

一个伪军军官,猛地站起来,一把掀翻了桌子,碗碟碎了一地。

“这……这可咋办啊?”

一个年轻的伪军士兵,脸色煞白,手足无措。

“还能咋办?跟他们拼了!”

一个老兵油子,眼里冒火,拳头捏得咯咯响。

“拼?拿啥拼?人家有枪有炮!”

另一个伪军士兵,泼了一盆冷水。

“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人被抓啊!”

“就是!跟他们拼了!”

“反了他娘的!”

营房里,群情激愤,叫骂声,哭喊声,乱成一团。

“都他娘的给老子闭嘴!”

一声怒吼,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第三步兵旅旅长,黑着脸,大步走进营房。

他身材魁梧,一脸横肉,腰间别着一把手枪,身后跟着几个卫兵。

“旅长!您可得给咱们做主啊!”

一个伪军军官,扑通一声跪在旅长面前,声泪俱下。

“旅长!我一家老小,可都在城里啊!”

另一个伪军士兵,也跟着跪下,哭喊着。

“都起来!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旅长怒斥一声,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他心里也慌得一批。

自己的小老婆和刚出生的儿子,可都在城里呢!

这要是出了啥事,他可咋活啊!

“走!去城里!”

旅长一咬牙,大手一挥。

“跟鬼子要人去!”

“对!要人去!”

“跟他们拼了!”

伪军士兵们,群情激奋,跟着旅长,冲出营房。

旅长亲自带着一个步兵大队,浩浩荡荡向着城内开去。

沿途,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

“哎呦,这不是那些二五仔吗?咋都往城里跑?”

一个卖菜的老汉,放下扁担,好奇地问。

“不知道啊……看这架势,是要出大事啊!”

一个卖豆腐的妇人,摇了摇头。

“该不会……是跟鬼子干起来了吧?”

一个年轻人,猜测道。

“不可能吧?他们敢跟鬼子叫板?”

旁边的人,一脸不信。

“这可说不准……狗急了还跳墙呢!”

“走走走,去看看热闹!”

“看看这些二五仔,能折腾出啥幺蛾子!”

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少人跟在队伍后面,往城里涌去。

第三步兵旅的大队人马,裹挟着一股子焦躁和怒火,冲进了武城。

“快看快看!那些二五仔来了!”

一个眼尖的小贩,抻着脖子,朝城外张望。

他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撇了撇嘴,啐了一口:

“呸!狗汉奸!活该!”

“嘿,这下有好戏看了,不知道这些二五仔,敢不敢跟他们的鬼子主子呲牙?”

一个剃头匠,停下手里的活计,饶有兴致地盯着远处。

“我看悬!这些软骨头,平时欺负老百姓一个顶俩,真要跟鬼子干,还不吓得尿裤子?”

人群中,一个穿着破烂长衫的汉子,冷笑一声。

“那可不一定,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旁边一个卖烟卷的小贩,反驳道。

他心里巴不得这些伪军跟鬼子干起来,打得越热闹越好,最好两败俱伤,都死绝了才好。

“等着瞧吧!看这群二五仔,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人群中,窃窃私语声,嗡嗡作响,像炸开了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支浩浩荡荡的伪军队伍上,眼神里,有鄙夷,有嘲讽,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他们都想看看,这群平时作威作福的二五仔,面对自己的家人被抓,面对自己的鬼子主子,究竟会是怎样一副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