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野心勃勃地褒洪德(1/1)

齐渊扛完粮包就给华彦打了招呼,往后庭去了。

康仲两兄弟,也自觉有些尴尬,继续去前店看门守着。

于是中庭,只剩下解着粮包准备洗麦粒的华彦,与商父华贾。

华彦将粮包中的麦粒倒入‘底大板浅’的特制木桶中,将水中漂着的麦皮与浮灰拿竹筛子舀出,

再拿手搅拌着桶中的麦粒,动作仿若寻常,却又有些久了。

“魂儿飘了?

“昨个你搅麦粒可是一袋不超过30下呢,

“还说什么反正不是自己吃的,那么干净做什么,

“怎么,现在不这般想了?”

躺着晒太阳的商父华贾,见周遭人都去,阴阳怪气地揶揄起了华彦。

“你说,将军从前也行过商贾之事吗?”华彦定了定神,问道。

“未曾听闻。”华贾也细细回想起来,又道,

“只听闻将军是在老周王行军中,自天而降之人,且其言甚异,能通鬼神,而知晓世间事。”

“当真是神人啊,这世间竟有非商贾而如此待我等的。”华彦又舀了一筛子沫灰,将其甩到地上,叹道。

“呵——”华贾讥笑着又躺下,“晚了。”

就听那边忽然精了一会儿,而后,

啪——

啪——

华贾有些意外地探头瞧了过去,却见华彦此刻正狠狠地抽着其耳光,

“我真该死啊!”还一边抽一边骂着。

“该!”

华贾只瞥了一眼,便又躺回了席上,自顾着想着方才之事。

‘女君日前已经搭上了王宫那条线,然将军之诺仍未变。

‘或许,真的可以向上传讯,再追加一些了。

‘总归,像是个长远的买卖。’

……

齐渊进入后庭的时候,

褒姒正引着一赤丝女子从侧厢房中出来。

齐渊没有贸然打招呼,只是微微行礼,并退至一旁,让出道来。

那赤丝女子便也只看了齐渊一眼,以为是寻常之人,便径直而过,往前去了。

褒姒眼见是齐渊到了,眸子中熠闪出了一抹惊喜,

却也没招呼出声,只是在路过时,对齐渊稍一颔首,并侧瞥了眼身前的赤丝女子,

眉目传意,要将赤丝女子礼送至店外,先失陪一下。

齐渊对其颔首,便听着褒姒与赤丝女子寒暄着走远了。

在西周刚亡了的此代,

内侍官中,宰夫(宰人)又或者说王之庖厨,是一个地位很高的职位。

其除了日常为国君烹饪饭食外,还有在燕礼中,代君向宾客献酒,的职责。

而如果按周礼中瞎吹(比较理想的臆测)那般,

宰夫还有‘掌百官府之政令’‘掌治法以考百官府’‘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等类似后世监察官般的职能。

可谓,很是有权势。

再加上,献蜂糕之法、石磨,觐见老王后,

看似是一锤子买卖,

但在实际上,却也并非数日就能完全交割。

是故,因谏言蜂糕有功的赤丝女侍,就得到了来此学习蜂糕制作的机会。

女侍这些日来学的很认真,以期能在宫中宰夫面前搭上话,排上号。

却也成了褒姒与老王后之间,彼此商谈联络的一根明线。

这根明线的主导权,当然还是在老王后那里。

不过对于贵人而言,因其所拥有的物质东西太多,其便更看重一些精神上的满足,

面见时,虽对王子伯服入主褒国这一提议,老王后明确表示了拒绝。

但另一些条件,老王后却又未尝不可答应。

甚至对于老王后来说,

如果能通过一些物品,就打发走褒姒,抵消其心中所愧,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那可再好不过了!

当然,这个考虑商谈的时间是有限的,就如贵人的耐心一般。

而现在,具象化一些,就是赤丝女侍的学习进度。

一旦这个剥离学习的过程结束了,且没有新的东西续上这个接洽,便也代表着所谓的缘分断了。

“女侍的教习进度如何了?”

走入侧厢房的齐渊,对收拾着案板上东西的芸娘问道。

这个齐渊自戎人营地救出的周女芸娘,才是实际制作蜂糕的关键,

“将军?”芸娘听到声音,放下了手中的竹制蒸笼,有些惊喜,又认真的回道,

“实际上前些日,蜂糕的几种制作方式,女侍她已全部学会。

“这些日来,便是馒头和包子,女侍也学得七七八八。”

“那明日女侍还会来吗?”齐渊又问。

“会的。”芸娘点了点头。

“那是你在教她炒菜之法?”

齐渊携芸娘与褒姒回队伍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一些现代的烹饪方式,曾教习给了芸娘很多,诸如煎鱼炒肉等。

“不是,是女君(褒姒)!”芸娘跑到门边,往外瞅了瞅,见看不到人,才回头又道:

“女君让我藏了那面粉发酵之法,

“这些日来,那女侍的一些面点,总做得味道不对劲,便自觉没学到家,还留在这里。”

齐渊闻言笑了,“还真有你们的。”

“就是这发酵之法也藏不久了,要是再有几日不告诉那女侍,就要真的成仇了。”芸娘有些愁道。

“菽(豆)浆之法,没有教习给她们吗?”

虽说豆浆、豆腐的制作之法,要到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才出现,

然而有了石磨后,磨制豆浆其实不过是顺嘴的事。

齐渊是瞒下了豆腐的制法,但豆浆,他也是提点给了芸娘她们。

“菽浆,不对,你所谓的豆浆之法不能送。”

却在此时,侧厢房门外又出现了一道女声。

褒姒让过芸娘走进侧厢房,对齐渊道:

“千人过境之事,并非老王后那里出了变故,

“实际上,在前些日,老王后已经准允我们的一支队伍过境。

“虽未提及千人之数,但以我对老王后的了解,想来是没问题的。

“然而,坏事就坏在了褒侯。

“其遣人来访,

“提及石磨面粉虽好,但利于农事而非战事。

“然放人过境,则为战事而非农事。

“其不仅否决了我的提议,还意图派兵将秦岭的那支队伍给抓起来,是老王后那边提了一句,才让褒侯又安生了下来。

“秦岭的那支队伍,其行踪已经被褒侯察觉到了。”

“其究竟何意。”齐渊皱起了眉头。

千人的队伍,一旦出了深山,临近乡野,其行踪确实是难以隐藏的,除非如战争那样,坚壁清野。

褒姒咬了咬唇,正色道:

“褒洪德从来就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不会正面与老王后交锋,

“但同时,他亦想完整地吃下那支千人队,及,我。

“除非是,我们这里能拿出一些对战事有利的东西,来堵住他的嘴。”

“此事,是你的意思?”

“不,是老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