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结盟(1/1)

“杨震是为祸一方的土匪,不管是丞相还是孙讨虏都有义务替天下苍生铲除这个祸害。”

鲁肃也察觉到言语当中过于强势,急忙强调双方的共同点。

“子敬先去休息,过两日自会给你答复。”

周瑜的密信才是整个事情的关键,曹操也不想继续纠缠下去。

入夜,书房。

不同于日间,能够进入此地的除了宗亲将领外,都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

“依照周公瑾信中所言,杨震当真不简单,竟然暗中培养了大批人才,才能迅速稳定新领地,其心可诛。”

由于曹操长期面临最大的压力都是袁绍,荀彧对于荆南关注极少,没有想到杨震隐藏的如此之深。

“周公瑾倒是将杨震研究的十分透彻,提出的计划也是切实可行。就怕到时江东翻脸不认账该怎么办?”

夏侯惇对于结盟倒是跃跃欲试。

“周瑜越俎代庖,亲自写密信给丞相,定会遭到孙讨虏的猜忌,江东未来很有可能生变。”

荀攸却敏锐察觉到江东的政治危机。

“周公瑾已经将家人安置在了洛阳。”

荀彧平静的说出一条爆炸性消息。

“看来江东上下所谓的同心同德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曹操对此倒是兴致盎然。

“周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荀攸对于周瑜的评价颇高。

“孙策败亡,周瑜曾经有过机会自立,他却没有做,现今更不会行背主之事。”

荀彧并不同意他的判断。

“此一时彼一时,孙权对他的猜忌过甚,各方面处处受到掣肘,心怀异志倒也十分正常。”

“此次将家人送到洛阳就是明证。”

荀攸则是坚持自身判断。

荀彧笑了笑,没有继续争论,而是重新将话题拉了回来。

“丞相做好了结盟准备?”

“杨震过于神秘,没人清楚他的来历,并且还在不断壮大中,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心中属实难安。”

“既然周公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自当成人之美。”

虽然曹操曾经判断杨震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可是这小子却不按常规出牌。

当他公开索要甄宓时,曹操便彻底对他失去了兴趣,不仅是他,荀彧等人也是如此。

可没有想到,悄无声息当中,杨震竟然具备了鲸吞江东的实力,让众人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如果此次未能成功阻止杨震崛起,其未来恐怕会成长为我方的心腹大患。”

荀彧不得不更正对杨震的判断。

“幸亏荆南贫瘠,杨震无力扩大军队规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荀攸颇有点儿劫后余生的感觉。

“我军也要加快征讨袁氏兄弟的速度。”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曹操不得不同杨震争抢时间。

此时的江东战场,甘宁等人郁闷无比。

“我们已经连续暴露了三次破绽,对方就是不上当。”

江东水系众多,想要找到设伏地点并不困难。

但白袍军始终跟随在荆南军主力周边,不管吴军抛出多大的诱饵,他们都视而不见。

“这些家伙难道就没有建功立业的心思?”

甘宁对此大为不解。

前期还大杀四方,现在就慈悲为怀了?

“他们的目标就是为了保障主力行军,至于杀敌数量并不重要。”

蒋钦现在彻底明白了白袍军的作战意图。

“只要我们不去袭扰荆南军,他们便不会出现。”

这段时间下来,周泰也看的十分清楚。

“再耗下去已经没有意义,撤军吧。”

蒋钦主动提出撤退,不能总让太史慈充当“恶人”。

现实情况如此,甘宁虽然不甘心,也只好点头同意。

没有了吴军的干扰,一周后荆南军终于到达丹阳城。

“卧槽!”

虽然蝶堂源源不断为杨震提供有关吴军的情报,但当他亲眼看到丹阳城的情况,还是忍不住发出惊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条环绕城池的深沟,每条深沟之间大约有三里的距离。

在这中间搭建了数不清的箭楼,如果荆南军想要填平这些壕沟,就会遭到居高临下的攻击。

丹阳城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防御设施,杨震放眼望去,了望塔都不止十个,可以从不同角度随时观察荆南军的动向。

“丹阳城的百姓不用生活吗?”

“主人,三个月前,周瑜开始逐步撤出所有百姓,现在丹阳城就是个大兵营,正因如此,蝶堂也彻底和军中内应断了联系。”

杨震身边一个满脸英气的女子向他汇报情况,她就是蝶堂“三姐”,江东地区负责人——金梅。

“周公瑾此举有诸多好处,将你们驱离就是其中之一。”

“主人英明。”

“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听从主人吩咐。”

“建业,盯住东吴重臣的去向,特别是孙权,不能让他们跑了。”

“是。”

“金梅”看向杨震的眼神当中满是崇拜。

战斗还没有开始,杨震便已经开始考虑接收俘虏,这是多么强大的信念。

金梅是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有了杨震的明确指令,马上带领蝶堂成员奔赴建业,生怕逃脱了重要人物似的。

“竟然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这是对本大王的公然羞辱。”

等到金梅离开,杨震忍不住破口大骂。

吴军选择在丹阳决战,就是笃定他不敢冒险突袭建业。

从周瑜一系列布置判断,对方是打算同他拼损耗。

丹阳城中有近十万吴军,这还不算士族的私军,哪怕十换一,周瑜都乐见其成。“欺负老子兵力少?”

杨震略带嘲讽的看向丹阳城。

恐怕东吴君臣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就是一个个移动的“金山”,能为杨震提供海量召唤机会。

清楚了周瑜的布置,杨震则是见招拆招。

第二天,荆南军将野战重炮推到深沟前,将目标对准后方的箭楼,只听一声巨响,箭楼被拦腰斩断,上面的弓箭手纷纷坠落。

吴军见势不妙,开始发动反击,虽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无奈弓箭的射程不及野战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