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轻取泉陵县 领地功能(1/1)

荆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就是长沙郡,虽然现在“江东猛虎”孙坚已经离去,杨震也不打算首先占据此地。

而是将目光瞄向了湘江上游的零陵郡,然后再向珠江上游的桂阳郡发展。

零陵郡“泉陵县令”刘昆正在欣赏他的杰作。

只见一个青年腿脚都已经被打断,并且双眼也被剜除,整个人因巨大疼痛蜷缩成了一团。

刘昆眼中不仅没有任何怜惜神色,反而满是兴奋之情。

他就喜欢折磨人,喜欢听到哀嚎、求饶的声音。

每当看到断手断脚的犯人,他总会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这种感觉不仅让他“迷恋”,还十分上瘾。

原本刘昆还只是折磨犯人取乐,很快泉陵县内的囚犯非死即残,失去了为其提供“快乐”的源泉。

于是他开始将魔爪伸向百姓。

躺在大堂中的青年只是今天在集市当中看了他一眼,便被当作蔑视朝廷命官抓进大牢。

刘昆则是迫不及待对其施以酷刑,以满足他的特殊癖好。

类似堂下青年的例子在泉陵县比比皆是,只因刘昆的姐夫是零陵太守,百姓们投告无门,只得生活在这炼狱当中。

翌日,刘昆再次来到街上,百姓见到他都急忙低下头,不敢直视。

刘昆趾高气扬走过人群,他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他认为这些“贱民”就该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朝廷命官的威仪。

可就在这时他却发现有一双明亮眼睛直勾勾盯着他,其中还满是嘲讽意味。

不仅有嘲讽,还带有蔑视。

“公开挑衅朝廷命官,要造反不成?”

不由分说,一顶大帽子扣向对方。

“沐猴而冠,老子看的是禽兽,你待怎样?”

他的回答,令周边百姓抖若筛糠。

青年显然是外乡人,并不知晓刘昆的恶名。

今日恐怕就要丧生在这泉陵街头。

“不知死活,给本官拿下。”

刘昆则是恼羞成怒,直接下令抓人,

听到他的命令,衙役们如狼似虎扑向青年。

后者夷然不惧,微笑看着他们。

百姓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小子,竟敢开罪太爷,乖乖和我们回去。”

衙役的锁链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一刀削掉脑袋,鲜血如同喷泉一般涌出。

百姓惊讶看着眼前一幕,竟然没人逃走。

“为虎作伥,该死。”

随着青年的话,其身后出现一队壮汉,砍瓜切菜一般将衙役全都砍翻在地。

刘昆惊恐看向青年。

“我姐夫是零陵太守,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吗?要诛三族。”

“巧了,老子孑然一身。”

青年丝毫不惧威胁。

“好汉饶命!”

看到对方竟然连太守都不放在眼里,刘昆当即跪倒在地。

“能屈能伸,好性格。”

对于他的无耻举动,杨震也忍不住赞叹。

怎么就能做到如此丝滑!

没错青年就是杨震,他早就了解清楚泉陵县的情况,今日就是故意要和刘昆“偶遇”。

“老子是平天大王杨震,刘昆是我所杀,与其他人无关。”

杨震说完之后,便看向周边百姓。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你们还在等什么?”

听到他的话,百姓们抬起头看向刘昆,眼中没有一丝情感。

他们都领会到了杨震的用意,罪名由他承担,然后将刘昆留给众人处置。

很快第一个人慢慢走向刘昆,随后越来越多百姓加入其中。

“我姐夫是零陵太守,你们想干什么?”

刘昆吓的哭出声来,还在做垂死挣扎。

“打死他!”

“还我儿命来!”

“大壮,你死的冤啊!”

“二牛,哥给你报仇!”

······

刘昆很快就被人潮淹没,百姓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招呼他,甚至有人开始用嘴撕咬。

场面过于暴力,杨震都不忍直视,直接选择离开。

当他走到街道尽头,便听到震天哭声,泉陵县百姓苦刘昆久矣。

杨震都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就拿下了泉陵县,原本还以为会费一番功夫。

东汉气数已尽,否则怎么会出现刘昆这种地方官。

消息很快传到零陵,刘度听闻之后也是大惊失色。

“平天大王杨震?从哪儿冒出来的?”

“周朝”发动叛乱占领洮阳县,已经令他焦头烂额,如今又出了个“平天大王”,并且还杀了他内弟,全然没将他这个太守放在眼里。

只是现在正值乱世之秋,他手中这点兵力只够保全零陵县,对于其他各县可谓是鞭长莫及。

杨震也得到了周朝举事的消息,但他目前还顾及不上此事,因为系统操作界面突然多了个“领地”选项,并且在下面赫然标注着泉陵县。

“什么意思?”

杨震对此大为不解,他“恨透”了系统的突然袭击,连个说明书都没有,根本不清楚具体功能。

不过通常情况下,系统出现新选项都意味着好事,杨震决定还是“点击”查看具体情况。

就在他“按下”泉陵县后,眼前突然出现形形色色大约百余人。

“拜见主公。”

“你们是什么人?”

虽然知道都是系统召唤而来,只是他们的着装更像是县衙中人,而不是士兵。

“卑职是泉陵县令。”

接下来他详细为杨震介绍众人,也使得杨震对“领地”功能有个基本了解。

每座县城有“正印官”一人,也就是县令,是县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全县的政务、司法和教育等事务。

“佐官”两人,分别是县丞和主簿。

县丞负责管理文书档案、税收、户籍等事务。

主簿负责文书、缉拿等事务。

他们都是县令的副手。

“首领官”包括典史、巡检等,通常有3-4人。

典史负责监察狱囚和巡捕抓贼;巡检则负责治安和缉捕工作。

“杂职官”包括驿丞、税课大使、县仓大使等,通常有5-6人。

这些官员负责特定的地方事务,如驿站管理、税收和仓库管理等。

“吏员”包括典吏和其他吏员,通常有二三十人。

吏员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如税收、刑名、兵役等。

“衙役”包括皂吏、马夫、禁卒、民壮等,通常有几十到上百人。